智能应用 影音
DForum1101
ST Microsite
印度之旅(12-2):先做功课再到印度!
2022年,印度从台湾、国内、香港、韩国、日本进口的半导体逆差是114.5亿美元,但电子产品的总逆差金额是471亿美元,如果跨产业计算中印贸易逆差时,印度对国内的逆差总额超越1,000亿美元(参阅附图)。问题是来自国内逆差有多少是台商贡献?表面上看,来自两岸三地销往印度的电子产品,多数来自香港、国内,但实际上背后却有不少台商的比重,如果因为美中贸易被迫调整生产线时,我们如何观察生产基地的改变呢?根据DIGITIMES整理自国内海关的数据显示,2022年印度出口到国内的总金额是175亿美元,进口是1,185亿美元,印方的贸易逆差是1,010亿美元,而印方的逆差有3分之1是来自国内的电子产品。我相信这些产品多数是手机、电视机、NB等系统产品,印度当务之急是将组装大厂吸引到印度设厂,一方面发展进口替代,一方面创造就业机会,中长期目标则是建立零件需求的经济规模,发展自给自足的产业生态条件。当友达、群创决定与印度合作夥伴进行面板计划时,如何去理解商机与背景呢?印度需要最先进的面板线吗?一开干就做「关灯工厂」吗?一个关灯工厂仅需要1,000名技术人员,这对印度或许不是大问题,但关键是生产出来的面板要卖给谁?印度没有自己的品牌,如果印度消费者买的都是日韩、国内的电视机品牌,那我保证面板采购权不会在自己手上。几年前我到印度拜访了Micromax、LAVA等几家印度本土的手机品牌厂,看得出来他们的事业模式别说是跟小米、华为、OPPO竞争,连二线的手机品牌都可能难以抵抗。我跟印度官员说,台商不需要补贴,但一定要赚钱,没有理由台商会牺牲利益去栽培印度的品牌公司。由于双方认知不同,过去30年台印电子厂商是相看两相厌。没有好的顾问、中介机构,大家各说各话,虚掷的是企业的商机与产业发展契机,而台湾也需要产业的代言人或信息交流机制。「大军未到,信息先行」,让印度人更了解台湾的产业结构,也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认知落差。印度错过了几班车?印度没有机会了吗?如果我们相信印度会在2030年成为成长最快的国家,全球第二大手机市场、第三大汽车市场、第四大电脑市场,那麽我们就得在区域型生产体系的概念下,理解印度电子工业的成长模式与商机。印度有很多独角兽,也有很多元的工业应用,如何做好系统整合,更是高难度的工作。厂商未到,信息先行,策略思维更不可少,有谁愿意投资人脉吗?如果厂商知道有对台湾的年轻夫妇在浦那的大学教书,这样的人脉能成为台商进军印度的助力吗?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总裁马诺查说,SEMI全球行销长曹世纶告诉他,我在台湾是知名专家,谢谢世纶兄的美言,台湾小,不互相帮衬,行吗?我跟印度科技教父穆尔蒂(Narayana Murthy)一样苦口婆心,在场的DIGITIMES总编辑乌凌翔说,我短短的演讲被掌声打断了几次,谢谢印度朋友,我把印度人当朋友,每次都得到掌声,希望下次能看到台印合作的成果。
2023/3/7
印度之旅(12-1):我跟印度人说了些什麽?
浦那(Pune)位于孟买东南方160公里处,海拔560米,这里有德系的汽车工业,更是印度知名的避暑胜地,也是英国殖民政府囚禁甘地之处。2018年,我受邀到邦加罗尔参加印度的半导体产业年会,与我同台的,除了这次在浦那再次相会的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总裁马诺查(Ajit Manocha)之外,就是刚刚卸任不久的新思科技(Synopsys)总裁陈志宽,以及从东京威力科创(TEL)退休之后不久,又被徵召担任Rapidus董事长的东哲郎。1949年生的东哲郎老骥伏枥,承担起日本联合几家大厂,瞄准2纳米的攻坚计划。印度出身的马诺查担任过GlobalFoundries总裁,是业界知名的前辈,论坛一开场,担任首场讲师的马诺查就说,全世界发展半导体业最成功的国家就是台湾与韩国!在亚洲经济对话(Asia Economic Dialogue)的半导体与供应链论坛中,我被安排接着马诺查后第二个上台。开场时我就说,谢谢邀请,这是我第一次到浦那,但是我第20次的印度之旅。30年前,我受印度电子工业部之邀来访,一周的行程,见了Infosys、Wipro与HCL的董事长或CEO。我也在印度电子工业部讲课,我说IT是指India & Taiwan,软硬结合,将可以创造出不同的产业格局。马诺查是印度裔,他说半导体牵涉产业的稳定与国家安全,印度不该错过,而现在印度政府也从生态系的角度建构印度本土的半导体工业。投影幕上显示SEMI掌握80多个预定兴建的新工厂,他希望全球半导体的地图,能钉上印度的注记,但印度深情远望的半导体产业,究竟该是外来和尚,还是本土苦行僧呢?与我们同台的,还有史瓦尼(Ajay Sawhney),他是刚刚卸任不久的印度信产部常务次长(IT Secretary)。他也谈到印度诸多困境,特别强调印度应从Groundwork开始做起,但一样用的是「Groundwork」这个字,我们与他们的理解也可能大不相同。我说,台湾总人口就跟邻近的孟买差不多,但地狭人稠,所盖的工厂最有效率,90%科技公司总部都在新竹以北,「一寸长,一寸险」,小个子专注、灵活,甚至刁钻也可以过得很好。我们很幸运,起步初期靠着婴儿潮时代与个人电脑产业的基础,而有立足之地。透过生产规模的扩张,台湾培养了IC设计产业,产值贡献全球超过20%,全球前十大IC设计公司有3家是台商,现在有超过6万名IC设计产业的从业人员,规模与14亿人口的印度相当。透过上市募资的手段,加上下游的组装厂,台商竞争力上下串连,且产业政策不像新加坡得从跨国公司的需求去盘点,台湾的产业竞争力实打实,看似必须仰人鼻息的OEM订单,却可以在自由竞争中找到无比的竞争力。全世界都看到台积电的竞争力,但不知道台湾的封测产业全球市占过半,零件代理业也不遑多让,想建立本土的组装工业,先说服大联大、文晔与安富利(Avnet)这些公司,有他们打点仓储、模块化等工作,企业才能专注设计、生产。
2023/3/6
电动车带来的产业变革(9-9):电动车生产的热门议题
激光雷达(LiDAR)是汽车利用光源精确测量距离,并藉以建立3D的地理信息模型,短期内要协助汽车部分自驾的功能,长期则是自驾车完成完全自驾的核心功能元件。激光雷达分成机械式、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固态激光雷达-OPA、固态激光雷达-Flash等几种不同的激光雷达元件,生产激光雷达元件的厂商以Velodyne、InnovizOne、Quanergy、Leddartech等公司最为知名。机械式激光雷达扫描速度快、测量范围广、抗光能力佳,但也有笨重、昂贵、制程水准高等问题。混合式固态激光雷达体积小、成本低、低耗损,面对逆光与恶劣天候时也能因应,但稳定性仍在测试中。OPA固态激光雷达成本低,但光学波长短,制造难度高,富士康的电动车就以OPA LiDAR为主要的解决方案。Flash固态光盘虽然寿命长、体积小,但侦测距离有限,生产难度也高。由于无法突破高成本的问题,Tesla曾在2021年宣称不使用激光雷达元件,但最近又宣示将于2023年在Model Y重新导入激光雷达,关键是想利用激光雷达元件,训练、累积更多人工智能应用,显然Tesla挣扎于4D毫米波(mmWave)高解析雷达与激光雷达之间的关系。在组装激光雷达元件上,上游耐高压、高温,移动速度比矽芯片快的砷化镓半导体元件成为首选,台湾的稳懋是砷化镓代工第一名的业者,但砷化镓相关应用非常多元,必须与中游的应用方案进行垂直整合,稳懋与中游业者合作切入激光雷达应用,这是显而易见的策略。奇景光电在3D传感技术、晶圆级光学镜头上多有投入,微软(Microsoft)投资Lumotive,以及佳凌为Velodyne提供激光雷达镜头等,都是想发挥垂直整合的优势。台湾包括鹏程、神达、研勤、为升等很多厂商,分别在镜头、软硬整合方案、整合影像元件的组装与下游的车厂或Tier 1的供应商合作。自驾车传感器刚刚进入市场时,使用较多的仍是雷达、镜头传感器,但很多车厂正以激光雷达元件开发车用自驾芯片,这是甫萌芽的新产业,前景不可限量。从供应链角度看,包括英飞凌(Infineon)、恩智浦(NXP)与德仪(TI)等上游的芯片厂,已经将微控制器、数码控制处理器、信号放大器,及收发雷达波的芯片合而为一,芯片尺寸也愈来愈小。来自台湾中游组装厂环隆科技、启碁、明泰等,目前以24GHz为主要的发展重心,但77GH等更高精度的产品,单价高,也可以让汽车的警示距离等精确度更高,仍在客户验证的过程。环隆营收已有40%来自毫米波雷达产品。电池、电机、电控,被称为电动车的三电系统,电池是汽车动力的来源,电机主要指的是马达,电控则是动力系统的大脑。电池在未来的电动车是扮演关键的角色,所占的成本经常超过3分之1,但由于电池效率愈来愈好,预期电池将会是未来电动车降低成本的主要项目。关于电动车的议题非常多,对于厂商而言,如何掌握关键字、查找信息的基本架构就显得更为重要。业外人士可以透过查找引擎寻找数据,产业内的人,也要有不同的逻辑与方法,找寻相关的产业信息。我深信这个产业谁读得多,谁就是专家,而DIGITIMES与逢甲的合作,只是协助中部车用电子业者的第一步。
2023/2/21
电动车带来的产业变革(9-8):共创、共荣、共享的电动巴士营运模式
受到车王电子董事长蔡裕庆之邀,到位于台中梧栖的新厂参观。如果认为车王电子与旗下的华德动能只是一家做电动巴士的公司,那您就错了。车王电已经在各大洲广设据点,希望能接近客户,建立彼此之间的信赖。已经有电动巴士销售实绩的华德动能,与住友合作,出口市场包括日本、印度在内的市场,估计2023年底前将有500辆的规模。在梧栖工厂里,最先进的电池与巴士组装线,主要是印证整个运作模式的可行性,最后的目的并不是整车输出,而是将整个营运模式与海外目标市场的合作夥伴结合。蔡裕庆说,巴士是公共运输的一环,巴士公司或当地政府基于维持当地物价、生活品质上的考量,连20万美元的传统巴士都不会轻易购买,遑论更换动辄售价40万美元的电动巴士。华德动能强调的是,从电池到运输管理系统的整套服务出口,至于电动车的部分,可以选择由当地业者组装、主导的营运方案,这样可以避免与当地合作夥伴的利益矛盾与价格障碍。日本有6万辆的巴士等待替换,台湾总共不过是1万辆的商机而已,所以不要期待以国内市场的规模鼓励或养活特定产业,而是应该以市区巴士的安全性、自驾技术、运输管理的控制经验协助厂商建立实验场域。此外,淘汰过的电动巴士电池,也可以成为储存电力的系统,如何将这些剩余的价值充分利用,更是电动巴士真正的商机所在。华德动能强调FMS/APTS市占率,也强调山区、坡度电动车的优势,车王生产的车用工具机,强调工具与数据之间的结合。拴紧螺丝的扭力,在汽车产业与工业用途上仍有差异。车王试着在当中找到新的市场定位与商机,更与比亚迪争取补助的策略区隔。目前车王旗下的铨鼎已与研华合作,以工控的模式外销越南、国内的城际纳管体系。听完简报最大的收获是,软硬整合才是王道,无论从技术移转,内化、重调合适的成本配置,要与战略夥伴建构一个合理的成本架构,同时考虑零排碳、不能涨价等问题,电动巴士的解决方案也呼之欲出。当大家都将商机放在取代传统汽车的电动车上时,车王与华德动能结合台湾与企业本身的优势条件,正在布局一套符合区域生产、在地价值的营运模式。
2023/2/20
电动车带来的产业变革(9-7):充电桩的布建
台湾宣示要在2040年之前汰换所有的燃油车,然到2025年为止,台湾预计要设置的充电桩仅有7,800个,远远不如国内计划的70万个,以及欧洲的350万个、美国的50万个。理论上,台湾人口密度高,设置充电桩的使用频率、效益都可以是世界翘楚,而充电桩的供应商,也有很多是台系的业者,但台湾为何舍此不为呢?「充电」绝对是目前电动车普及上的一大障碍,一般的电动车续航力420公里,大家都往700公里的目标迈进,但快速充电,以200公里为目标的微型电动车也有一定的商机。一方面电池的续航力是个挑战,二方面充电设施设置的地点、普及性、速度、成本、国家别的电力政策都是主要的考量。以充一次电可以续航200公里为标准,Level 3的充电设施要0.5~1小时,Level 4则是5~7分钟。台湾厂商中,参与充电桩事业的公司有台达电、群电、飞宏、康舒、全汉等多家业者,其中规模最大的台达电,原本以电源供应器闻名,目前台达电与日本罗姆(Rohm)合作,导入碳化矽(SiC)的解决方案,将重心放在双向快充的高端产品上。合作夥伴包括通用汽车(GM)、恩智浦(NXP)、EVgo等公司,也在德州设立新厂,就近服务美系客户。飞宏以消费电子的电源供应器起家,以480kw直流快充为主力,并与东元、Getka合作,也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设置新厂。台系业者显然将重心放在美国市场,关键在于国内、韩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偏好本国业者,日本还在挣扎于油电混合动力车,美国相对开放,而且新的降低通膨法案(IRA)也鼓励外资厂商前往美国设厂。不过,充电桩与工业控制等相关的解决方案,对很多国际级大厂都是个利润不高,但却很繁琐作业过程,而这也是台湾产业的优势所在。据我们所知,韩国的充电桩工控系统,很多便是由台商操刀负责。不久之前,欧洲部分国家因为冬季可能面对限电的问题,对于电动车有诸多限制,在绿能、核能的可用性未能充分满足用户的国家,电动车的导入展可能不如预期,甚至会出现限制使用的状况,台湾会是其中之一吗?
2023/2/17
电动车带来的产业变革(9-6):传感器与镜头的新商机
Sony与本田(Honda)联手在CES 2023大展中展示「Afeela」电动车,这辆车有45个传感器,这些可能是雷达、激光雷达或COMS影像传感器(CIS),除传感器厂商之间的技术合作外,也牵动后端半导体大厂之间的竞争关系。车载镜头的镜片大致区分为玻璃镜片、塑胶镜片、玻塑混合镜片。代表性的企业有韩国的世高光(Sekonix)、日本Kantatsu、舜宇光学、富士四家业者,大约贡献了全球车载镜头市场的80%。三种镜片中,玻璃镜头的工艺难度、生产成本最高,也有重量的问题,但透光率,耐受性高,主要用在单眼镜头、车载镜头、机器视觉上。塑胶镜头以大立光、玉晶光、舜宇、佳凌最知名,这种镜头工艺难度中等,但耐受性较差,主要用在手机与平板电脑。至于玻塑混合的镜头工艺难度较低,容易量产,主要用在手机、监控装置、车载镜头,最知名的是舜宇光学。车载镜头数量持续提高,且与ADAS息息相关,平均每辆车有5~8颗镜头,若以每颗1,000台币计价,这也是个诱人的商机。舜宇在内的4家车载镜头业者,占总市场的80%,富士、欧菲光都积极布局,关东辰美甚至投资生产设备,由此可见电子产业正在吸纳全球最尖端的技术,并创造出更多元的创新应用。汽车毫米波(mmWave)雷达相较于激光雷达,成本低了很多,且与智能座舱、ADAS、车载应用、自驾的需求息息相关。毫米波雷达还分为远程雷达(LRR)与近程雷达(SRR)两种。无论是Level 1~5,都需装设一颗远程雷达,而近程雷达则根据安全规格上的需要,数量约在4颗不等。在2017~2022年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毫米波远程雷达CAGR达到35%,近程雷达CAGR更是达到48%。毫米波为波长1~10毫米的电磁波,也就是10GHz~300GHz之间的频率,车用毫米波雷达可以透过电磁波信号,掌握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藉以测定角度、速度、距离。简单来说,车用毫米波用于自动煞车预警、行人撞击防护、防止车道偏移等功能。对业者而言,如何发展出高精确度的毫米波雷达,就是市场上竞争的关键。相较于精度更高的激光雷达(LiDAR),毫米波雷达的精度较差,但具成本优势,且在雨天时,也有比激光雷达更好的条件,因此成为煞车装置的关键选择,两者之间具有互补的意义,并非是完全相斥或竞争。此外,Tesla在2021年时一度移除毫米波雷达,理由是毫米波雷达对于蝶状金属、垂直桥面的判断上容易失真,不过Tesla在2023年再度导入毫米波雷达,关键在于毫米波雷达在收集数据时,仍具有很大的优势。
2023/2/16
电动车带来的产业变革(9-5):关键零件与应用创新
在2022年,车用芯片荒让汽车产业短少400万辆的生产,预期芯片荒仍会持续到2023年底。短缺的原因在于许多MCU仍使用90纳米制程,全球产能有限,想提高产量并不容易,而新芯片需要3~5年的检测验证等程序。此刻车用芯片尚未成为晶圆代工厂的事业主力,台积电车用芯片仅占营收的5%,因此IDM厂缺乏与晶圆代工厂讨价还价的空间。2021年时,平均每辆汽车有价值550美元的820颗半导体零件,2022年已经增加到620美元,估计到2027年时,一辆汽车使用半导体的金额约是912美元,总量将达1,100颗。估计到2027年时,车用半导体市场可达807亿美元,未来这5年的年均成长可达11.1%。现在国内正出现的第三类半导体投资热潮,规模都大于富士康、环球晶、汉民等台厂10~20倍。碳化矽(SiC)元件被认为是未来车发展之钥。SiC元件有38%用在汽车产业上,有15%用在新能源产业上,国内厂商更虎视眈眈抢进基板(Substrate)领域。但国内磊晶业者缺乏精密设备,引进设备要花2年时间,提升良率与国际关系变量很多,仍是国内发展SiC的罩门。为避免过度投资与竞争,国内政府正在限制基板业者的总量,期待过度竞争的问题能在2023年改善。第三类半导体有量小、差异大的事业特性,需要量身定做,营运模式以IDM较为合适,但因为是成熟制程,国内政府补助很可能漏接,成熟制程必定出现多元供应来源的问题,政策执行上有很多困难。其次,国内车用MCU市场占全球23%,但高端车用MCU仍多数仰赖进口。由于车用芯片短缺,打破传统一级供应商(Tier 1)寡占的局面,加上Tesla与Apple Car的未来商机,半导体原厂都愿意铺陈长期的发展机会。台积电赴美以5纳米制程为主力,即是着眼车脑(MPU)的未来商机。无论从传统的市场需求或技术规格,车用半导体都是业者在电脑与移动通讯商机之外非常关键的新需求,更可能是2023、甚至2024年景气低迷时「寒冬送暖」的重要商机。
2023/2/15
电动车带来的产业变革(9-4):造车新旧势力捉对大厮杀
在CES 2023大展中,新旧势力为了抢占电动车市场的桥头堡拉帮结派,从上下游、软硬整合、跨业合作、外观设计等不同的模式出发,各种组合多元并举,让人目不暇给。产业界之间的整合,提出各种不同的应用方案,这已经是很多年难得一见的盛况,但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智能座舱」的角色。在电动车领域,电池的成本比重最高。电机、电控的三电系统,基本上都与硬件制造业息息相关,也已有一定的运作模式,基本上已经趋于稳定,那是2025年以前进军电动车产业的门票。反倒是以智能座舱为号召的新车种最引人注目,也印证未来购车者中,「乘客」而非「驾驶」的采购决策权。Sony与Honda的合作案,背后是Sony充分发挥传感器与影音优势的战略高地,使用Unreal Engine的游戏引擎,是娱乐功能的一大进展,Sony甚至认为这是一套挂上轮子的PS5游戏系统,也看到合资新公司CEO亮相。奥迪(Audi)、博世(Bosch)、Panasonic是另一组的组合,主打的是电子影音与汽车业的高度整合,在汽车里拥有VR影音娱乐功能,已不再是空中楼阁的想像。另外,Google高画质地图与视觉芯片的导入,都将带来非常不一样的使用样貌与行为。AR HUD以前座挡风玻璃做为显示屏幕,这个功能甚至可以依据车主使用自驾功能与否,决定投射式显示屏幕的大小,而结合AR娱乐功能时,更可以全面显示在最大范围的车内空间,甚至用来投射电影,让使用者从游戏到娱乐体验完美的消费功能。另外,如结合语音助理的紧急救难、疲劳监控、幼童行为监控的功能等,让用途几乎完美渗透到所有的生活细节中。而在众多功能驱动下,正副驾驶与后座专用的屏幕大型化,甚至可拆卸,都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功能。我们很难想像,车厂竟然会为了提高续航力,竟然会从加温安全带、音场控制上着手,从舒适度上,透过功能的改善,降低各种汽车的耗电,提升续航力。以上这些功能,多数押在2025年之前商品化、量产销售的车辆中。2022年是电动车销售量超过1,000万辆的元年,而2025年可能是所有大车厂一决胜负的关键之年。
2023/2/14
电动车带来的产业变革(9-3):造车新势力观察
Tesla在美国市占率依然过半,但因平价汽车上市,2025年时能否维持20%以上的市占率仍是未知数。2022年国内补贴政策结束,但美国IRA法案上路,独厚当地业者,各厂短兵相接,Tesla降价,比亚迪、福特(Ford)扩厂。但Tesla在国内市占率跌到7.3%,排名第三,输给比亚迪的30%与上汽的11%,而韩国汽车产业受到IRA法案与本土市场欠佳的影响,2023年可能小幅下滑,这些都是市场上影响力消长的重要变化。台湾富士康集团2022年营收超越2,000亿美元,对这样的企业集团而言,如果对电动车的转型商机无感,可能是万劫不复的失策,而富士康也不可能只以生产零组件为目标,以MIH做为整车发展的布局,并不令人意外。估计2022年集团年营收可达140亿美元的台达电,宣示要在2030年达到营收倍增的目标,在汽车三电上都不会缺席。早已经与Tesla搭上线的广达,还有许多生产传感器、网通的厂商,甚至晶圆代工大厂都不会错过电动车的商机。自从Tesla在2017年生产电动车之后,透过资本市场的资金优势,相继在国内、墨西哥、德国等地布局生产基地,近期甚至传出也将在韩国进行大规模投资。但Tesla在国内市场显然遇到瓶颈,欧美系的车厂被当地多种品牌、规格围剿,而国内限制Tesla进入特定区域也影响销售,未来Tesla产出的数据如何管理,更是外资车厂的重要挑战。汽车不仅仅是制造业,也是必须与在地网络服务高度连结的服务业。相较于后起的Tesla,苹果(Apple)显然更为谨慎,预期在2026年推出Apple Car,以单价10万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为目标。苹果就是苹果,定义市场、连结网络与忠实客群,都是苹果引以为傲的企业DNA。富士康则希望2025年时电动车市占率达5%,估计营收是1万亿元。近期富士康与NVIDIA合作ECU,进军自驾车商机。在整车模块设计上,富士康与恩智浦(NXP)合作,并发展智能座舱系统。美国的Lordstown,则是做皮卡的夥伴。至于车用半导体,富士康与国巨之间的合作是个序曲,而透过鸿扬半导体投资盛新,取得第三类半导体碳化矽(SiC)的门票。2022年6月的东协南亚之行,刘扬伟除促成整套的跨国合作机制之外,也为富士康在新时代的东协南亚布局做最好的铺陈。任何一个转身都是艰困的挑战,刘扬伟如何下棋、郭台铭会在背后下指导棋吗?全球化量产的时代已经过去,系统整合、软硬通吃、分散型生产体系才是王道,我们预期结合租赁、车用电池再利用等各种创新的营运模式,也将影响电动车产业的商机。
2023/2/13
电动车带来的产业变革(9-2):国内电动车产业观察
我们可以将参与角逐电动车的业者区分为国内大厂、传统车厂、造车新势力、网络巨擘等四大主力,根据市场趋势、产业格局与技术变迁,逐一探索厂商在电动车的布局与战略。国内松紧不一的防疫政策,高度影响车厂生产与销售量,欧系的大众汽车(Volkswagen)等厂商调低2022年销售量,很多外资车厂面临退出国内市场的淘汰边缘。相反的,欧洲市场对国内而言极具吸引力,关键在于欧洲相对完备的充电设施,而欧洲车厂专注高端市场,国内车可以弥补平价市场的空缺,估计国内电动车的欧洲市占率,将从2022年的5%,增加到2023年的8%与2025年的15%。如同前述,2022年国内电动车市场大约600万辆,而美中贸易大战与「去中化」,让国内车厂努力往上游整合,也往外突围。不久前比亚迪宣称,要在印度抢下4成市占率,但「排中」氛围对比亚迪不利。目前比亚迪在印度已经有两条电动车生产线,但产量仍小,仅年产1万辆。德国租车公司向比亚迪购买10万辆,背后不会只是成本优势,极可能是营运模式的突破。一旦国内有计划地维持诱人的地位,所有的上游芯片厂,都会调校出适合国内规格的芯片,而比亚迪也将自行开发智能驾驶芯片。不仅如此,国内的车厂积极建立一条龙的产销体系,监于海运机制失衡,国内车厂比亚迪、上汽甚至正在建构自己的船队。除比亚迪之外,其余车厂,如蔚来汽车,都是卖愈多亏愈大。但国内业者为何不退,关键在于手机饱和、智能汽车是智能应用的关键环节。最重要的是,国内将以电动车为突破西方封锁的突破口。小米将在2024年开始量产电动车,雷军说电动车是接续手机的核心事业,更是智能应用的关键平台,尽管汽车产业高手如云,但小米不会错过这个风云际会的新商机。国内市场是电动车产业温床2022年前三季,国内汽车出口220万辆,电动车扮演主力,贡献率达29%。已经具备经济规模,且能维持获利模式的比亚迪,在IGBT领域积极布局,在SiC半导体上,比亚迪半导体在国内19%的市占率也仅次于英飞凌(Infineon )。国内车厂价格优势十分明显,主要原因是国内的电池优势、产品多元选择,而政府补贴则是另一大优势。内需市场提供很大的助力,估计国内汽车市场在2021~2023年间电动车渗透率是15%、27%、35%。而短里程(250km内)的微型电动车更是国内的强项,多元并举、高度的市场渗透力,是国内未来在电动车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力。对国内汽车业者而言,到底是卖汽车,还是卖服务呢?未来购买汽车的人是驾驶、副驾驶,还是享受汽车空间与应用服务的乘客呢?一旦汽车产业不再卖产品,而是卖服务时,海外市场的经营将会是一大挑战。
202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