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DForum0705
ADI

印度之旅(12-2):先做功课再到印度!

India-Asian Trading Partner, 2022

2022年,印度从台湾、国内、香港、韩国、日本进口的半导体逆差是114.5亿美元,但电子产品的总逆差金额是471亿美元,如果跨产业计算中印贸易逆差时,印度对国内的逆差总额超越1,000亿美元(参阅附图)。

问题是来自国内逆差有多少是台商贡献?表面上看,来自两岸三地销往印度的电子产品,多数来自香港、国内,但实际上背后却有不少台商的比重,如果因为美中贸易被迫调整生产线时,我们如何观察生产基地的改变呢?

根据DIGITIMES整理自国内海关的数据显示,2022年印度出口到国内的总金额是175亿美元,进口是1,185亿美元,印方的贸易逆差是1,010亿美元,而印方的逆差有3分之1是来自国内的电子产品。

我相信这些产品多数是手机、电视机、NB等系统产品,印度当务之急是将组装大厂吸引到印度设厂,一方面发展进口替代,一方面创造就业机会,中长期目标则是建立零件需求的经济规模,发展自给自足的产业生态条件。

当友达、群创决定与印度合作夥伴进行面板计划时,如何去理解商机与背景呢?印度需要最先进的面板线吗?一开干就做「关灯工厂」吗?一个关灯工厂仅需要1,000名技术人员,这对印度或许不是大问题,但关键是生产出来的面板要卖给谁?

印度没有自己的品牌,如果印度消费者买的都是日韩、国内的电视机品牌,那我保证面板采购权不会在自己手上。几年前我到印度拜访了Micromax、LAVA等几家印度本土的手机品牌厂,看得出来他们的事业模式别说是跟小米、华为、OPPO竞争,连二线的手机品牌都可能难以抵抗。

我跟印度官员说,台商不需要补贴,但一定要赚钱,没有理由台商会牺牲利益去栽培印度的品牌公司。由于双方认知不同,过去30年台印电子厂商是相看两相厌。

没有好的顾问、中介机构,大家各说各话,虚掷的是企业的商机与产业发展契机,而台湾也需要产业的代言人或信息交流机制。「大军未到,信息先行」,让印度人更了解台湾的产业结构,也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认知落差。

印度错过了几班车?印度没有机会了吗?如果我们相信印度会在2030年成为成长最快的国家,全球第二大手机市场、第三大汽车市场、第四大电脑市场,那麽我们就得在区域型生产体系的概念下,理解印度电子工业的成长模式与商机。

印度有很多独角兽,也有很多元的工业应用,如何做好系统整合,更是高难度的工作。厂商未到,信息先行,策略思维更不可少,有谁愿意投资人脉吗?如果厂商知道有对台湾的年轻夫妇在浦那的大学教书,这样的人脉能成为台商进军印度的助力吗?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总裁马诺查说,SEMI全球行销长曹世纶告诉他,我在台湾是知名专家,谢谢世纶兄的美言,台湾小,不互相帮衬,行吗?

我跟印度科技教父穆尔蒂(Narayana Murthy)一样苦口婆心,在场的DIGITIMES总编辑乌凌翔说,我短短的演讲被掌声打断了几次,谢谢印度朋友,我把印度人当朋友,每次都得到掌声,希望下次能看到台印合作的成果。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着有《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数码台湾》、等多本着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国内、欧美、亚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