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EVmember
Event

电动车带来的产业变革(9-7):充电桩的布建

台湾宣示要在2040年之前汰换所有的燃油车,然到2025年为止,台湾预计要设置的充电桩仅有7,800个,远远不如国内计划的70万个,以及欧洲的350万个、美国的50万个。

理论上,台湾人口密度高,设置充电桩的使用频率、效益都可以是世界翘楚,而充电桩的供应商,也有很多是台系的业者,但台湾为何舍此不为呢?

「充电」绝对是目前电动车普及上的一大障碍,一般的电动车续航力420公里,大家都往700公里的目标迈进,但快速充电,以200公里为目标的微型电动车也有一定的商机。

一方面电池的续航力是个挑战,二方面充电设施设置的地点、普及性、速度、成本、国家别的电力政策都是主要的考量。以充一次电可以续航200公里为标准,Level 3的充电设施要0.5~1小时,Level 4则是5~7分钟。

台湾厂商中,参与充电桩事业的公司有台达电、群电、飞宏、康舒、全汉等多家业者,其中规模最大的台达电,原本以电源供应器闻名,目前台达电与日本罗姆(Rohm)合作,导入碳化矽(SiC)的解决方案,将重心放在双向快充的高端产品上。

合作夥伴包括通用汽车(GM)、恩智浦(NXP)、EVgo等公司,也在德州设立新厂,就近服务美系客户。飞宏以消费电子的电源供应器起家,以480kw直流快充为主力,并与东元、Getka合作,也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设置新厂。

台系业者显然将重心放在美国市场,关键在于国内、韩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偏好本国业者,日本还在挣扎于油电混合动力车,美国相对开放,而且新的降低通膨法案(IRA)也鼓励外资厂商前往美国设厂。

不过,充电桩与工业控制等相关的解决方案,对很多国际级大厂都是个利润不高,但却很繁琐作业过程,而这也是台湾产业的优势所在。据我们所知,韩国的充电桩工控系统,很多便是由台商操刀负责。

不久之前,欧洲部分国家因为冬季可能面对限电的问题,对于电动车有诸多限制,在绿能、核能的可用性未能充分满足用户的国家,电动车的导入展可能不如预期,甚至会出现限制使用的状况,台湾会是其中之一吗?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DIGITIMES,着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等多本着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国内、欧美、亚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