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DTRAPP40
ITRI

印度之旅(12-1):我跟印度人说了些什麽?

浦那(Pune)位于孟买东南方160公里处,海拔560米,这里有德系的汽车工业,更是印度知名的避暑胜地,也是英国殖民政府囚禁甘地之处。

2018年,我受邀到邦加罗尔参加印度的半导体产业年会,与我同台的,除了这次在浦那再次相会的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总裁马诺查(Ajit Manocha)之外,就是刚刚卸任不久的新思科技(Synopsys)总裁陈志宽,以及从东京威力科创(TEL)退休之后不久,又被徵召担任Rapidus董事长的东哲郎。

1949年生的东哲郎老骥伏枥,承担起日本联合几家大厂,瞄准2纳米的攻坚计划。印度出身的马诺查担任过GlobalFoundries总裁,是业界知名的前辈,论坛一开场,担任首场讲师的马诺查就说,全世界发展半导体业最成功的国家就是台湾与韩国!

在亚洲经济对话(Asia Economic Dialogue)的半导体与供应链论坛中,我被安排接着马诺查后第二个上台。开场时我就说,谢谢邀请,这是我第一次到浦那,但是我第20次的印度之旅。

30年前,我受印度电子工业部之邀来访,一周的行程,见了Infosys、Wipro与HCL的董事长或CEO。我也在印度电子工业部讲课,我说IT是指India & Taiwan,软硬结合,将可以创造出不同的产业格局。

马诺查是印度裔,他说半导体牵涉产业的稳定与国家安全,印度不该错过,而现在印度政府也从生态系的角度建构印度本土的半导体工业。

投影幕上显示SEMI掌握80多个预定兴建的新工厂,他希望全球半导体的地图,能钉上印度的注记,但印度深情远望的半导体产业,究竟该是外来和尚,还是本土苦行僧呢?

与我们同台的,还有史瓦尼(Ajay Sawhney),他是刚刚卸任不久的印度信产部常务次长(IT Secretary)。他也谈到印度诸多困境,特别强调印度应从Groundwork开始做起,但一样用的是「Groundwork」这个字,我们与他们的理解也可能大不相同。

我说,台湾总人口就跟邻近的孟买差不多,但地狭人稠,所盖的工厂最有效率,90%科技公司总部都在新竹以北,「一寸长,一寸险」,小个子专注、灵活,甚至刁钻也可以过得很好。我们很幸运,起步初期靠着婴儿潮时代与个人电脑产业的基础,而有立足之地。

透过生产规模的扩张,台湾培养了IC设计产业,产值贡献全球超过20%,全球前十大IC设计公司有3家是台商,现在有超过6万名IC设计产业的从业人员,规模与14亿人口的印度相当。

透过上市募资的手段,加上下游的组装厂,台商竞争力上下串连,且产业政策不像新加坡得从跨国公司的需求去盘点,台湾的产业竞争力实打实,看似必须仰人鼻息的OEM订单,却可以在自由竞争中找到无比的竞争力。

全世界都看到台积电的竞争力,但不知道台湾的封测产业全球市占过半,零件代理业也不遑多让,想建立本土的组装工业,先说服大联大、文晔与安富利(Avnet)这些公司,有他们打点仓储、模块化等工作,企业才能专注设计、生产。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着有《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数码台湾》、等多本着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国内、欧美、亚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