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新创生态系的必要角色!寻求第二成长曲线 外部创新为最上策 智能应用 影音
Event
DFORUM

企业是新创生态系的必要角色!寻求第二成长曲线 外部创新为最上策

  • 杜育绮台北

(左) Lydia AI 共同创始人暨CEO李俊毅、(右) SparkLabs Taipei 共同创始人暨管理合夥人邱彦錡。TTA
(左) Lydia AI 共同创始人暨CEO李俊毅、(右) SparkLabs Taipei 共同创始人暨管理合夥人邱彦錡。TTA

近年来,台湾 AI 新创如雨后春笋般的生长,SparkLabs Taipei 共同创始人暨管理合夥人邱彦錡指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大数据分析之间最关键的是做到「预测」的能力,要在众多的 AI 新创里面找到真正有机会挺进国际市场的新创,不外乎思考三个重点:其一为数据来源是否足够且独特;其二为能否建立以数据为核心的产品循环;其三则为是否具备商业化落地的策略。

专注以其自建 AI 平台协助保险业者建立自动化健康评核机制,为使用者建立个人化健康评估工具的 Lydia AI,过去两年,民众为降低染疫风险,而减少进出医院的次数,致使其健康现况难以有书面文件来进行评估,进而使得核保及投保困难。此外,疫情也加速企业数码转型,相较于其他科技产业,属于变动较为缓的保险业,亦在金管会持续推动金融产业数码化、线上化的力道渐强下,让新创Lydia AI 抢占许多潜在商机。

「健康即服务(HaaS)」平台,用AI打造个人专属「健康分」

Lydia AI 共同创始人暨CEO李俊毅表示,Lydia AI 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演算法,可分析不同的疾病并预测风险,并利用AI将健康数据分析结果转化成为个人化「健康分」,同时以去识别化、符合政府网安标准的评监机制来制定标准,并与各国政府、医疗机构合作打造的一套个人专属健康指标,让每一个人可以透过其独家风险评估技术,来评估身体健康,进一步取得更完善的保险规划。

2021年,Lydia AI 成功完成 800 万美元(约新台币2.2亿元)的 A+ 轮融资,累计募资总额达到 1,400 万美元,并带着其原生技术前往日本、新加坡、欧美等国参与产业论坛及学术成果发表,在学术的验证下,Lydia AI 获得国内外医疗院所、国际级保险公司的合作机会,期待透过技术创新,协助更多人保障自身的「身体健康」与「财富安全」。

李俊毅认为,目前全球的 AI 新创共分两种,第一种为「Applied machine learning」,无自身研发技术,透过既有的模型来提供 AI 解决方案,以个案的方式来解决用户痛点,使得新创到后期易成为顾问公司。第二种则为「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此团队通常以大学教授为中心,透过国际期刊去证明其演算法的有效性,相当专注于研发实力,而这样的团队很容易以 R&D 心态与企业提案,在缺乏产品商业化的思维下,也很容易踢到铁板。

Lydia AI 则介于两者之间,具备产品化思维,亦有坚实的研发力,团队以明确的应用场景为基础,前期数据策略方向就更能依照应用端的需求进行数据蒐集、清理及建模,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打造产品,将会更有利于未来对接市场。

新创国际化首要难题:海外投资人对接与市场策略

谈及台湾新创国际化现状,邱彦錡指出,许多台湾新创对于海外扩张、如何进行市场对接仍相当陌生。由数据可知,2020年获得创投资金的103间新创中,仅有 18 间取得海外投资人的资金,以此公开报告数据显示一年仅有不到 20% 的新创取得国际资金的入门票。「海外资金」可被视为前往国际市场的敲门砖,邱彦錡表示,资金除了资本外也象徵着在地人脉与资源,凡团队取得海外投资人资金,进到当地市场的速度将会事半功倍加速许多。

对创业者来说,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因此创始人如何以极大化单位时间的价值相当重要。当新创团队有一个很远大的目标,SparkLabs Taipei的角色是协助从新创的角度厘清,如何将该目标落实于每日、每周、每月、每季、每年的目标当中。其中,包含新创各阶段所需资源、资金、人才、商务拓展的机会,SparkLabs Taipei亦可透过自身的资金投入、辅导课程、和业师辅导协助产品验证及市场开发,并引荐企业合作及链结后续投资人。然而回到企业本质,一间新创公司的产品是否已经过市场可行性验证,有无真正切中并解决产业的痛点与需求,及能否更好地与市场沟通和与国际新创对标,这些都是台湾创业者容易忽视,但对于海外市场扩张缺一不可的条件。

台湾企业参与新创落后日、韩? 邱彦錡:企业转型需要新创

针对台湾产业现况提出观察与建议,邱彦錡认为,台湾企业对于如何参与新创生态系较不熟悉,这是相当严重的问题。举韩国、日本为例,其政府皆刻意促成企业、新创及资金的三方交流。日本方面,过去企业内部重视流程,因此扼杀许多创新的能量,现今相当多知名企业成立 CVC 积极参与国内外新创投资,包括耳熟能详的日本老牌企业在内,皆在这波趋势下重本投入,目的在于透过外部创新促成传统企业的内部转型。

企业透过投资、收并购的方式,使新创 DNA 融入企业,在日本、韩国已经不是新鲜事,然而台企参与新创的氛围尚未建立。邱彦錡指出,创业生态系要真正「成型」,最重要必须仰赖两个元素:一是企业的参与,二是成功创业家回头提供经验、资金来支持新进创业者,而这正是台湾创业生态系始终缺少的两块关键拼图。

目前企业参与新创生态系的现况,邱彦錡不讳言表示,目前台企多半以「参加活动」为主,但涉入不深。真正的企业参与,在于企业愿意敞开心胸,在遇到成长瓶颈和问题之前,开放新创解决方案进入企业场景合作及测试,即便失败也没有关系,应积极投资新创以协助新创的成长。然而,目前台湾企业仍限于自身心魔,参与的状况相对不够活跃。

现在所谓的「护国神山」以及多数台湾指标型上市柜企业,过去也曾为新创,当初政府营造一个相当好的环境,以利半导体及 ICT 产业之发展,然而针对未来的 AI、软件产业呢?近年来政府为活络创业生态系,积极投入资源。包括 TTA 在内的诸多政策及计划,皆持续为促进台湾新创与国内外企业、投资人等资源链结,发挥相当重要的影响力。

邱彦錡指出,无论是海外企业、投资人、加速器来到台北,都希望可以有一个「One Platform for All」的场域,而 TTA 便为此搭建了这个舞台,结合人才、场域,甚至刻意的聚会安排,透过交流激荡出更多火花,使新创有机会颠覆新时代人的思考逻辑、行为模式,打破传统企业文化,以持续转变作为推动创新文化主要元素。

本文原刊载于TTA四周年数码专辑,更多国际加速器与新创团队报导欢迎至TTA官网浏览。


关键字
议题精选-数码转型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