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IC设计服务可进入AI芯片市场吗?
四月初Google公布其使用定制化ASIC设计的TPU测试报告,性能及功耗都远远胜过市场上的CPU/GPU组合(注1),非常适合人工智能及深度学习的运算。报告公布之后网上就有很多相关讨论,也有一些朋友问我,IC设计服务公司可否进入AI芯片市场?回答我的看法之前,让我先简单交代一下IC设计服务市场的演进。
台湾企业筹资今不如昔
台湾的上市、上柜公司以前自公开市场的资金取得管道就只有在台湾的股票发行,包括上市柜的首次公开发行、以后的增资股票、公司债等。90年代后,开始进军国际资金市场,大约有30、40家的电子、半导体业公司经常性的在国际资金市场募资,与股票形式有关的筹资工具包括美国存托凭证(ADR;American Depository Notes)、全球存托凭证(GDR;Global Depository Notes)、欧洲可转换债券(European Convertible Bonds)等。
创新与创业无关年龄
文汉几篇谈创新的文章微言大义,发人深省,而俊豪两篇谈创业的文章更清楚阐述了创业的特质与要件,这一系列的文章对拟创业者有极佳的参考价值。不过,创新与创业是必然相关的吗?一个毫无创新的创业也可能因为产品或服务的地域性、成本结构、客户关系等因素而成功,只不过对高科技领域的创业者而言,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至少要掌握其一才比较有成功的机会。当然,创新者与创业者就不必然是同一人或同一团队了。
大巧若拙的荷兰
清晨3度C微冻,站上14米小船的顶蓬甲板,一望无垣。最惊讶的不是沿途的绮丽,是意外发现河道的水面竟然比两旁悠闲地啃着牧草的牛群高上一截,好个登高望远!
机器智能、人类慧能、和你我的未来
比起「深度学习」和台湾人的关系,您可能更加关切人工智能对自身未来的影响。由智能革命主要发动国传来的消息的确实骇人听闻:纽约时报从新证据看〈机器人抢工作 美国人输定了〉(注1)、大陆上〈总理点赞,亿万人关注!国内最牛翻译器面市,翻译员要直接下岗了!〉(注2)。有心追究耸动新闻背后实情的读者可以细读吴军去年的《智能时代》来龙去脉解说,和李开复上周出版的《人工智能来了》(大陆版书名为《人工智能》)深入浅出分析。身兼研发老将与创投新锐的两位作者能够把他们对智能革命的真知灼见及时分享给中文读者,是华人在以往的重大科技变革里所不曾有的福气。
启动基因医疗需要伦理与法律先行
千禧年时,对我最重要的新闻是人类基因图谱(human genome)的解密-两个原来相互竞争的团队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Human Genome Organisation)和塞雷拉基因组(Celera Genomics)最终携手完成人类约20,000~25,000基因组计划工作草图,后续的基因详细定序以及应用由此展开(注)。
创新产品/服务早不如巧?
在线短租平台代龙头Airbnb上个月又融资了10亿美金(第F轮),6轮累积共募了30亿,目前估值已超过300亿美金,是全美估值第二高的独角兽(注1)公司,仅次于另一家共享经济平台霸主Uber的680亿美金。大陆的共享平台起步比美国晚了3年,但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市场快速膨胀,也顺利地吸引大量资金注入。陆版的车辆共享平台(滴滴)及在线短租平台(途家)也都跻身于全球独角兽公司估值排名的前段榜单。
由外而内的学习三部曲
我们每天透过各样的方式、经历与生活进行学习。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工作后必须要学习来处理每一天工作的需要,退休后要学习如何善用自己的时间,不只照顾自己的健康,也能够对社会还有一些剩余的帮助。
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
2000年初有一阵子经济景气持续低迷,当时的经济部长何美玥向立法院提出5,000亿的巨额振兴经济方案,这大概相当于当时中央政府年度预算的3分之1,立法院一时哗然,方案所遭遇的阻力很大。
台湾科技业:过往成功竟成未来障碍
读王文汉的专栏“得软件者得天下”一文,深有同感,此篇想做点回应。1980年初期,个人电脑(IBM PC)崛起,渐渐加上工作站(workstation),从而取代了大型电脑主机(IBM Mainframe)。主机板及半导体业因势利导,慢慢在台湾生根。给了我们这群专栏撰写的台大电机系同班同学(1981年毕业)及前后7届绝佳的机会。我们这届一共99位出国,66位拿到博士学位。惊人的是,其中共有15位念名校柏克莱加州大学(UC Berkeley),主修电机、半导体、自动化的占了14位,只有一位主修软件(Computer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