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Event
国际级的教材就在身边
我看到台清交这些顶大拿到多家企业的赞助,这些企业赞助的费用,弹性应该远高于来自政府的预算。DIGITIMES赞助台大领导学程与逢甲的特约讲座课程,都是针对如何鼓励学生理解,喜欢这个产业而投入相关的资源。
掌握结构性优势,就可以好整以暇了吗?
台积电掌握了结构性的优势,接下来就好整以暇的收割成果吗?当然不是,好的公司会不断挑战自己的弱点,让自己更无懈可击。DIGITIMES近期与台大领导学程合作,针对科技与汽车两大产业的ESG议题,进行全面性的分析与报导,其中关于台积电与其他世界级大厂的对比,台大学生做出的研究让我印象深刻。
一旦掌握结构性优势,我们该做什麽事?
台湾的半导体业已经是众所瞩目,或者说是「众矢之的」。做为产业领袖,台湾的半导体业必须以自己为核心,思考各种影响产业未来的关键议题,并研拟各种策略。
如何理解结构性的优势?
台积电2021年的成长率是24.9%,估计2022年可能接近30%,刘德音董事长说这是结构性的优势,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理解晶圆代产业特性,以及「结构性的优势」这几个字对我们的启示!
避开要命的「中间地带」
「Fast Follower」,快速跟随者一直都是台湾产业界奉行不悖的真理。这牵涉到台湾市场太小、游戏规则不在台湾手上的特性。跟好领先者,追着订单跑,台湾人不落人后,也成就斐然。只是如今到底谁在领跑?跑步的方式、步伐是否如前?还有,会不会杀出一些程咬金,打乱了市场的格局?
台湾热到发烫,但须保持策略性的耐心
国内现阶段显然希望「太平洋大到可以容纳中美两强」,争取更充裕的时间、空间,以便让国力走向高峰。无论是闯进他国航空识别区,进出宫古海峡,都是为了在对峙的环境中,找到有利的论述与立足点。但美国显然不让他人在睡榻之侧酣睡,采取的策略是极限压力的策略(Strategy of maximum pressure)。
临渊羡鱼,还是退而结网?
看到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到韩国进行国是访问,第一站就去参访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3纳米工厂,台湾人,或台积电羡慕吗?相较于韩国在国际社会上动见观瞻,甚至左右大局,对台湾产业界而言是福,还是祸?
吊诡的数据:研究国内半导体产业该从哪里着手?
DIGITIMES Research近期针对国内IC设计产业做出报告,根据收集到的数据,2021年国内半导体进口总金额为4,325亿美元,比2020年成长23.6%,出口金额1,538亿美元,成长31.9%,贸易逆差是2,787亿美元。海关的数据通常不会有太大的落差,只是台湾是半导体生产大国,2021年的出口金额也只有1,555亿美元,国内的进出口结构显然需要有更多的解释。
亚洲供应链100大(下):东协、南亚的供应链合作机制
郭台铭说未来的世界只有G2,没有G20,意识形态之争,很可能让所有的厂商被迫选边站或者布局更多元的生产体系,东协、南亚的劳动力与潜在市场,都成为业者的最佳选择。为了避免成为两只大象争斗时的草皮,最好的策略就是创造第三个战场,并且让G2都需要自己,而现在的产业结构确实有机会可以让日本、韩国与台湾厂商在新兴市场找到更大的空间。
战争教程序设计的一堂课
最近检视学生硕士论文写的系统程序,有些太过零散,战线拉太长,觉得自己像普丁(Vladimir Putin)总统,不知如何收拾乌俄战局。第一阶段俄罗斯在乌克兰东北部推进失败中耗损和分散的单位,只能希望藉着地理上集中作战力量、缩短补给线和简化指挥管制等方式,纠正第一阶的问题。学生写的系统程序也一样,说模块化不像模块化,说集中也不太集中,指导教授如普丁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