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member
感性体验之二:太平,与天国之春
每个人都期待「太平盛世」,但在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横扫长三角的时代却是人类历史上杀戮最重的时代。估计有2,000万人死于内战中,曾国藩麾下的大将鲍超说:「江北百里,渺无人烟」,那是个什麽样的时代呢?
感性体验之一:科技人谈燕云十六州
史学家不必然是战略家,但战略家必然是业余的史学家。我不是战略家、史学家,但基于产业战略分析的必要,我也广读各类书籍,尽量让自己做到「兼听」的要求。
从科技业的视角,观察两岸关系演化
1990年,资策会长官要我跟着科技访问团到北京,并担任第一场公开研讨会的主讲人。那时我只是MIC的经理,派个「半吊子」研究员讲课,说白了就是「试探」而已。1990~2000年间台商在国内的投资,多数只是来料加工而已,直到厂商的投资前进长三角时,产业关系才出现关键性的转变。
从时代差异看就业机会的选择
这两年毕业的年轻人,搭上了半导体业繁荣与台商回流的大潮,而有更多选择工作的机会。但听说甚至是大公司,第一年的流动率也不低,所以关键可能是他们投错胎、入错行?
市场调查与简报的基本概念:取长舍短、因地制宜
1986年时,当时的资策会CEO何宜慈接受IDC的邀请,担任一场跨国研讨会的演讲人。何宜慈将撰写讲稿的任务交给MIC,任务转到我手上,我清楚记得IDC要求的讲稿规格。40分钟的演讲,不要超过15张的投影片,每张投影片不要超过8行,从左到右不要超过多少个英文字母,这启发我对简报规格的新认识。
救急英特尔、助力苹果 以色列何以成为科技大国?
最近一项全球科技实力分析的报导显示,以色列的科技实力是仅次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居于全球排名第五,其科技实力甚至高于法国、瑞典、加拿大等传统的科技大国。一个人口950万,没有天然资源的国家是如何做到的?
三人行:我的三位前老板
瑞鼎、联发科、瑞昱这些台系IC设计公司,员工平均年薪动辄新台币500万元,羡煞一般的升斗小民,但很多人也说「这是用新鲜的肝换来的」,台积电新人第一年流动率超过17%,这很令人震惊。每个人生活体验不同,工作37年来,我想不会比半导体业的从业人员轻松,但我乐在其中,从未有脱轨的念头。
从八二定律到九一实践
在后工业时代,全球化与效率化的管理,让大家对「八二理论」有深刻的认识。我们每一个人都明白,80%的附加价值,可能来自20%菁英的贡献。
远离国内,往哪里跑?
在上海关了一段时间之后的好友带回来第一手信息,上海人如果是根正苗红的就被徵召成「大白」,庶民百姓打交道的对象就是小区里的管理员,短时间衣食不缺,但要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实体经济的冲击,使得过去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上海人正在落难,当中央要求提振经济时,被动员的对象也以国营企业为主,国内正在变,私营企业与外资留与不留各有盘算。
量子通讯的中继器:量子存储器
量子存储器从基础观念上就与传统存储器不同。首先,这里的存储器是指类似DRAM或SRAM的缓冲器(buffer),只是暂存信息之用。类似NAND能永久储存的量子储存器还早,有待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