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 Follower」,快速跟随者一直都是台湾产业界奉行不悖的真理。这牵涉到台湾市场太小、游戏规则不在台湾手上的特性。跟好领先者,追着订单跑,台湾人不落人后,也成就斐然。只是如今到底谁在领跑?跑步的方式、步伐是否如前?还有,会不会杀出一些程咬金,打乱了市场的格局?
DIGITIMES Research研究员郭宜玲提报7家已经推出AR设备的公司数据,这7家公司都有国内背景。我们明白这7家的产品都是依附在手机,并非一体机、单机独立操作的AR设备,因此单价都在700美元(2万台币)以下。这与国内发展手机、无人机的模式类似,新锐厂商搭配硬件制造完整的生态系,加上政府提供的租税优惠,百花齐放,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为何不见台商的踪影?郭宜玲指出,台商关注OEM商机,大厂如和硕等也有着墨,基本上是为将来承接OEM订单预作准备,至于新创与软件企业则专注于应用环境的研发,硬件制造比不过量产大厂,生产AR设备还得面对国内厂商的竞争,所以中间就让出了一大片要命的「中间地带」。
至于一体机,要搭配应用处理器、导航功能,软件环境也尚未成熟,真正形成市场也许要在2025年之后,到目前为止单机型的AR设备单价可能上万美元,谁会用一辆重型摩托车的价钱买AR设备呢?
一旦百花齐放,到最后一定是比价钱,经过残酷的淘汰杀戮之后,结果可能剩下标准规格的产品,到那个阶段,谁会是赢家呢?手机市场告诉我们,赢家是苹果(Apple)、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残存的是小米、联想与OPPO,只投入AR设备的发展,确实可能落入「要命的中间地带」。
为了重新掌握年轻族群,Facebook改名为Meta,AR设备牵涉到元宇宙的商机,不止Meta,微软(Microsoft)、亚马逊(Amazon)、苹果、Google都不会缺席,可以从它们的研究报告中去理解未来的科技大势。
苹果在硬件设备上的研发积极转移到AR、VR等可以成为元宇宙入口的新设备上,台系的IC设计业者十分关切这样的趋势,而Amazon、Google都将重心放在如何说服企业转移到云端服务。除了无所不在,难以归类的人工智能应用之外,未来车、智能医疗、生物科技、机器人、太空科技都在「Big 5」的雷达范围之内。
面对无穷变化(Massive)的市场,过去类似Bell Lab.等科技机构是为了创造未来而创新的,现在的网络巨擘却为了生存,或者并非现阶段的需要而创新。他们掌握庞大的资本优势,上下串连,多轨发展,并长期布局,我们也必须明白,赛局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
根据金融时报(FT)报导,无所不在的Big 5,在2021年的研发支出是1,490亿美元,占营收比重从9%增加到12%。除此之外,Big 5的资本支出也十分惊人,而且大部分集中于数据中心。2021年Big 5的研发+资本支出是营收的53%,而S&P 500大企业的平均值是32%。
如果再考量Big 5的市值已经超过9万亿美元,如何理解这些网络巨擘将来在硬件设备上的布局,并且胸有成竹的跟着擘划短、中、长期的战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