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DForum1018
ADI
人脸识别:有宦官之利而无宦官之害
IBM在2020年6月宣布退出人脸识别领域,不再研发、使用及贩售相关技术,主因是这项技术侵犯人权。而就今日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广度而言,国内大陆是世界之最。为何美国和国内对这项先进技术的认知有如此落差?我个人认为并非资本民主或共产专政的差异。君不见,英国伦敦也放了一堆监视器?人脸识别这种资通讯技术的采用,和政府组织以及行政制度很有关系。资通讯业者必须搞懂这关键,否则一厢情愿地想将先进技术卖给错误的客户对象,会做不成生意。
二维材料新发展与高科技材料产业
二维材料自石墨烯的发现后,陆陆续续发现了一千余种。原先的应用重心放在石墨烯上,但是石墨烯没有带隙,不能当做半导体。其他的二维材料,特别是过渡金属二硫属化合物(TMD),却开始在半导体及其他应用大放异彩。譬如用MoS2、WSe2等做CMOS的通道材料,有效解决了纳米元件通道漏电和热耗散问题,使得纳米元件不必借诸3D几何形状以及其所需要的复杂制程。其他的应用如用CaF2当成介电物质、WS2(也是TMD)当成光子波导内层防光漏的材料等。
疫情下硅谷工作模式 给台湾的2大借镜
究竟在这次的疫情影响下,线上工作会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或将加速改变人类的工作型态?台湾又能在此得到什麽借镜呢?
单晶堆叠的高速矽光子芯片
尽管英特尔(Intel)在2019年开始销售一系列以矽光子制作的收发器(transceiver),矽光子元件的销售额也逐渐上升,但是矽光子在半导体产业中的设计和制造比预期中的进度要缓慢,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来自于光子和电子元件的有效紧致整合。
哪有吃烧饼不掉芝麻的?论Micro LED三大挑战
在个人先前的文章中,曾说过Micro LED是个终极的显示器,它不需要背光,不需要彩色滤光片,不需要液晶来控制光的输出,当然也就没有了偏光片。相较于OLED,Micro LED本身是无机物,在制作及使用过程中,是不需要担心水及氧气的侵袭。而LED红蓝绿三原色的光谱又窄,有绝佳的色度及饱和度。最后一个优势就是省电了,尤其对于携带式产品更是重要,因此没有任何一种显示器能够望其项背。
企业或许不要创新比较好
最近被几个朋友催稿,酝酿了一阵子,开始打开笔记本电脑要开始下手,顿时发现我想不出适合的标题,结果发现这篇两年多前预定要写的文章,标题早已下好却又超级适合这次想讨论的内容。
模拟人生的方法
最近大家都在高喊云端运算,谈虚拟化(Vitualization) 、负载平衡(Load Balancing)等等。其实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在2、30年前就已存在。例如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平行模拟(Parallel Simulation),系以多部计算机来模拟离散的事件(Discrete Event) ,在负载平衡上就下了极大的工夫。
推进空间感知技术(一)
这阵子关心车辆安全技术以及新能源车产业的朋友,目光焦点都在某辆开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在高速公路发生意外的车子。大致状况是在高速公路光线良好的情形下,前方内车道一辆白色货柜车倾覆,其他驾驶人减速绕道而行,而这部在Autopilot模式的车子却直接驶入货柜车厢。大家好奇,这显而易见的障碍,应该是目前快速发展的深度学习技术或是各种传感元件可以侦测得到,而车子应可以自动绕道或是停止,为什麽失误?或是从这个意外我们可以学习到什麽?
从智能电表谈台湾 HAN电力数据应用
过去我花了许多的篇幅谈论电力市场的演进,甚至先进国家在面对能源转型时,所导入的新兴商业模式及能源管理技术,这季文章我想带大家回头深入探讨这一切的根源「智能电表(Smart Meter)」。
信息的异名创意
我在发展物联网应用时,一直问自己,同一个物联网程序,是否能只改变量名称,就可用于不同的应用。例如我实验室发展的停车场应用和洗衣机的应用,物联网程序是一模一样的。更浅显的例子,追踪汽车、人员,或是校园流浪狗,甚至电子围篱,物联网程序也是一模一样的。我称之为「异名同程序」的应用,越多异名,这个程序的性价比(price–performance ratio)越高,维护的成本也越低。我的「异名同程序」观念来自于佩索阿(Fernando Pess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