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AI守护隧道安全 绿捷能携手华硕打造智能侦测系统
台湾山地地形占比较高,公路系统多以隧道穿越山区,形成全球少见的高密度隧道网络,尤以中长途高速公路为甚。由于隧道具备封闭空间特性,一旦发生事故,容易导致人员伤亡。绿捷能科技采用华硕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开发的IID(Incident Information Detection;事件信息侦测系统)智能平台,可利用AI技术实时侦测隧道异常事件,大幅提升危险预警与应变效率。
国际上已将隧道列为高风险管理区域,实时预警与通报成为必要机制。然而,传统的隧道监测方式,却因人力极限而面临挑战。
绿捷能CEO洪国洋指出,长达数公里隧道的摄影机数量庞大,管制中心人员需同时监看上百路监控影像,难以实时发现异常,对此绿捷能开发出IID系统,透过AI技术打造出多功能智能化监控系统,此系统结合绿捷能自主研发的AI引擎与部署于机房的华硕主机,自动从大量监控画面中筛选出可能的异常事件,根据实际运行数据,此系统的侦测准确率接近98%,在稳定环境下甚至可达100%。
洪国洋表示,绿捷能IID系统的强大效能,除了来自AI能力与特定领域专业经验外,硬件合作厂商的技术能量也是重点。
在此系统中,绿捷能采用华硕智能物联网的EBS-4U700工业级边缘运算服务器作为核心运算平台。这款高效能服务器支持多张高端GPU卡,可同时处理上百路高分辨率摄影机影像,军规级元件与先进散热设计,则满足了严苛的隧道环境需求,确保系统可在24小时全天候运作时维持稳定效能。
EBS-4U700工业级边缘运算服务器内部整合的NVIDIA GeForce RTX 4090 Ti GPU,提供强大AI推论运算能力,可实时处理多路高分辨率影像流,确保AI模型在毫秒级时间内完成事件识别与判读,大容量显示卡存储器则支持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加载,大幅提升识别准确率与处理速度。
除了硬件设备,华硕智能物联网也供完整技术支持服务,包括针对AI运算需求进行BIOS调校、精密调整操作系统兼容性、智能化GPU资源分配机制,确保AI软件与硬件的高效协作,模块化扩充设计能依据不同隧道规模弹性调整,支持各种工业通讯协定,与既有系统无缝整合。
洪国洋透露,国内多处隧道已采用绿捷能的IID系统作为管理平台,除此之外,具备高度通用性的绿捷能AI侦测系统,也应用于其他场域,例如侦测非授课时段的校园是否有逗留人员、港口码头内的重型车辆是否依指定路线行驶、透过热感摄影机识别装载化学品货柜的异常烟雾与升温。
洪国洋指出,随着AI技术不断进步,安全管理应用也逐渐从单纯的「通用型」辅助功能,转向「专业管控型」整合系统,透过AI系统进行全天候监控与实时决策的需求日益明确,接下来绿捷能将持续携手华硕,重塑基础建设安全管理模式,从隧道延伸至更多需要实时监控与预警的关键场域,以AI技术守护公共领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