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8 RT加速处理器的多核、强效GPU整合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1
外贸协会
DForum1017

Win8 RT加速处理器的多核、强效GPU整合

  • DIGITIMES企画

在Windows 8推出后,常规笔记本电脑与平板电脑的界线越来越模糊。Lenovo
在Windows 8推出后,常规笔记本电脑与平板电脑的界线越来越模糊。Lenovo

在Microsoft推出Windows 8/RT产品后,使得原先在移动设备与常规桌上型电脑、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界线越来越模糊,对于后续的终端产品设计,尤其是移动设备应用,已经朝向同时融合移动设备的易于携带、长效,同时又需兼具高端的高效运算,这对于现有的移动处理器来说是极大的设计挑战,必须大幅升级嵌入式处理器的微架构、与导入更具优势的新制程...

在Microsoft Windows 8/RT系统正式推出后,现有的IT产品,在移动设备与PC/NB的产品界线正渐渐模糊,新产品设计除朝向兼容此两大潮流设计方针外,也进而提高新产品的设计难度,尤其是左右终端装置的效能、功耗关键的SoC元件,也因为新产品对于省电与效能必须兼顾下,使得新款SoC不但要大幅提升应用处理器核心的效能表现,同时还须迎合市场需求,朝大量整合通讯应用与图形加速的设计方向,在必须维持小尺寸封装、高效能表现、多功能整合与高省电特性,新款嵌入式移动处理器研发俨然是不可能任务。

Windows RT版使用嵌入式电算平台,虽然运算负荷较常规版本低,但未来应用在系统资源与软件聚合下,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吃重的状况。Microsoft

Windows RT版使用嵌入式电算平台,虽然运算负荷较常规版本低,但未来应用在系统资源与软件聚合下,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吃重的状况。Microsoft

为提供接近常规笔记本电脑的性能表现,部分Windows RT产品会采行以x86为基础的Atom处理器为运算平台。Samsung

为提供接近常规笔记本电脑的性能表现,部分Windows RT产品会采行以x86为基础的Atom处理器为运算平台。Samsung

新款Windows RT为达到跨界应用综效,大多采行平板/笔记本电脑变形设计方案。Toshiba

新款Windows RT为达到跨界应用综效,大多采行平板/笔记本电脑变形设计方案。Toshiba

SoC移动处理器 整合异质核心优化性价比

现有移动芯片商,正积极善用既有优势。例如,以显示芯片开发见长的芯片业者,SoC即锁定PC/NB等级的图形加速效能切入,而通讯基带技术见长的芯片业者,则针对通讯应用与高端平板电脑推出高度整合通讯应用的SoC方案,透过更丰富的整合功能项目,让解决方案除能取代大量离散元件外,还可在料件成本进一步压低,吸引终端产品开发业者导入应用,至于拥有制造、制程与晶圆设计优势的业者,则积极利用现有优势,以更前卫的前端制程,透过新颖的封装与制程技术达到更优异的SoC产品表现。

对不同芯片业者来说,共同的挑战即是在有限的SoC尺寸下,塞入更多原本需要多元件整合的相关移动运算应用,同时还要提高内部应用处理器的运作时脉、处理效能;而在前述需求一一解决后,还必须赋予SoC更优异的节能设计,不只是整合与IC制程的严苛挑战,对于处理器的微架构也需要以更多新颖的概念与创意进行开发设计。

2?4核心SoC渐成主流 高端产品朝八核心迈进

以目前的SoC产品需求,在高端产品已纷纷导入四核心的应用方案,而原有双核心解决方案也开始成为中、高端产品主流。而2013年CES展已有业者提出新颖的八核心设计方案,在追求SoC应用处理器内核数量,已从原有的2~4核渐渐升级至八核心应用。除核心数持续飙高外,设计概念也持续翻新升级,像是针对低效能应用情境于SoC内设置一至四核心低功耗处理单元,而针对高效能应用处理核心,也尝试利用IC制程技术升级,如芯片制程朝28nm甚至20nm升级改善外,也开始导入高端IC设计方案,让SoC的性能满足更严苛的应用条件,外频从现有主流的1~1.4GHz朝超过2GHz的运作时脉大幅升级。

尤其是2013年更多双核、四核心处理器推出后,嵌入式系统也同步进行应用环境与媒体的跳跃式升级,例如Apple带起的Retina高解析屏幕移动应用热潮,在Android预期也将在中/小尺寸产品导入2K甚至4K分辨率屏幕设计方案,而现有设定高端应用的1080p已成为基本需求,对终端硬件设计与第三方软件开发商来说,预料也将会大量出现如增实境、3D等耗用大量CPU效能的应用需求,这对于SoC整合趋势来说,进一步也会加速推升整合异质核心的效能需求,例如更快的应用处理核心、GPU甚至是更新颖的IEEE802.11ac/LTE、DSP等无线网通应用整合需求。

Win 8 RT加速效能升级需求 移动处理器大厂审慎面对

Windows 8/RT系统推出,也进一步加速后PC时代的产品变革速度!原先在应用处理器以Intel独大的状况已渐渐产生质变,反而是众移动处理器业者的产值与影响力,在移动应用领域大幅超越PC/NB产品为主的CPU业者,甚至在移动运算领域创造的产值已可与PC/NB处理器市场相匹敌。尤其是在对应Windows 8/RT系统各大硬件厂商推出的硬件平台,如Asus、Dell、Sony等PC大厂,已尝试推出兼容NB/平板电脑泛用或变形产品。

但目前此类装置若是采行嵌入式SoC解决方案,仍会遭遇巨量运算性能不如常规NB/PC的处理器效能,毕竟常规PC/NB使用的处理器在功耗与效能弹性相对较移动应用取向的SoC产品多更多性能空间,但先前也提过,新的趋势是PC/NB与移动设备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与使用情境正在产生聚合,对移动芯片开发业者来说,必须整合更强效的多核心处理架构,搭配新颖的异质核心整合技术,来满足此波产品设计趋势变革。

双核SoC经制程优化 可达常规CPU时脉水准

已目前单核移动处理器观察,其外部时脉大多可达1~1.2GHz,而双核心设计方案则可达到1.5GHz,但对于未来在Windows 8/RT系统大量进阶应用导入,对于此性能表现势必会出现效能瓶颈,原有使用的微架构必须进一步强化、改善与升级,在加上新的SoC整合趋势为了让解决方案可以大量替代现有离散元件方案,将SoC整合应用处理器、GPU、DSP甚至通讯芯片已成设计趋势,而打造兼顾效能表现、低供耗效益与高度异质核心整合特性的SoC产品,在市场上才能取得最佳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改善SoC性能表现,最快的方法亦可在IC特性进行强化,例如采行更新颖的制程、更先进的材料科技制作芯片,对于SoC的性能、功耗与相关指标表现,也能获得显着的改善效果。例如,多数移动处理器业者,已在其中/高端应用方案导入28nm或更先进制程,例如Qualcomm等重点业者,也将为旗下SoC导入20nm制程,利用更先进制程则可大幅改善现有SoC架构的产品表现。

而在目前锁定高端应用的四核设计方案中,以nvidia选择大核搭小核方案,大核处理负荷重的运算需求,而搭配用的小核心则处理节能或低功耗应用的运算需要。另外联发科与ST-Ericsson在四核产品则选择不同的设计架构,例如联发科的四核心SoC选用ARM Cortex-A7核心,可兼顾缩减SoC的应用处理器核心、同时压低功耗,也能为SoC腾出更多封装空间进行更多异质核心整合需求。

而ST-Ericsson四核方案则利用自有28nm制程搭配可支持动态调整之核心驱动电压、运作时脉,达到有效控制运算效能与元建功耗的设计目的,而ST-Ericsson的新一代SoC在高效能驱动应用情境下,可达到2.5GHz运作时脉,而在低功耗运作情境下可以利用800MHz作为外部时脉,对于性能提升与功耗改善有相当大的助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