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智能电网 创造7,000亿元产值商机
随着台湾社会化与工业化的持续发展,总能源需求、电力占最终能源需求比例、电力负载曲线中扰动逐年增加,加上温室气体排放与电力自由化等因素,台湾现有电力系统正面临日渐严峻的挑战。如何藉由电力电子与资通讯技术,发展智能电网,以提升电力使用效能、提升电网再生能源容忍度、提供高品质电力、并同时带动电力产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台湾投入智能电网与先进读表的单位,包括台电公司、核研所、经济部技术处(资策会) 、以及工研院,至2010年总经费共为新台币3.74亿元。核研所主要投入微电网方面技术研究与建置,资策会投入先进读表相关之应用计划,工研院则投入智能电、能源管理与分散式电力系统并网与控制技术的开发。
台电公司在2006年便开始展开智能电网与读表相关研究计划工作,至2010年投入总经费共新台币2,600万元。研究项目包含分散型电源并入配电系统之保护协调与电压控制研究、监控系统(设备)通讯协定验证实验室之建立、电力线通讯技术于配电馈线自动化之应用、发电机组模型参数定期量测与确认、整合分散型电源建构优质配电网、本公司建置先进读表基础建设(AMI)可行性效益分析研究、应用IED于设备状态监测及IEC61850通讯协定评估研究、微电网试验场之研制。
智能电网总体规划方案正式启动
为推动台湾智能电网发展,达成电力基础建设升级目标,经济部于2012年11月正式宣布,将推动长达20年的「智能电网总体规划方案」,预计投入约新台币1,400亿元的经费,预计在2015年建立住宅用户时间电价制度,2030年完成全台半数、600万(低压)用户装置智能电表,将从用电大户、都会区以及偏远远地区难以维修的用户优先推动安装电表费用由台电负担,用户不需出任何一毛钱。
而在推动智能电网的同时,也要「确保稳定供电」,在2030年达成每户每年平均停电时间降低5.5分钟,以及减少全国超过10亿度线路损失等,未来希望能引导创造智能电网相关产业产值达7,000亿元。
能源局电力组长李君礼表示,台电规划2013年中将会先安装1万户,2015年时再建置10万户,初期将让住宅用户自愿性选用时间电价制度,待制度成熟、多数用户皆选用后,再强制性推行采用。
李君礼透露,藉由上述示范计划,台电预计明、后年规划不同套时间电价制度(即尖、离峰用电有价差),当尖、离峰价差越大,时间电价效果越显着,预计未来两者价差约2至3倍。未来将先锁定智能电表用户进行试验,由用户选择使用哪套时间电价,希望能在2015年先建立一套家户时间电价制度。
经济部长施颜祥指出,传统电网是由台电公司集中式发电,单向发电后,送到用户端,智能电网建置完成后,住宅或大型公司也能自行发电,并反送到台电端,将可比传统电网增加供电的稳定性,推动配电自动化,还能带动低碳产业发展。
由于时间电价是否落实,将可能会影响智能电表推动速度,施颜祥表示,需先建立使用时间电价的诱因,一旦用户觉得有利时才会选择。目前该方案也已规划离岛澎湖为示范区域,提供相关产业技术验证的机会。
澎湖与英国康瓦尔郡携手合作
澎湖为了推动低碳岛和再生能源政策,日前也已与英国着名观光小镇康瓦尔郡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未来将就智能电网、再生能源和应用技术与低碳岛计划的合作发展,建立实质的交流平台。
康瓦尔郡是位于英格兰最西南角的郡,拥有50万人口;和澎湖一样也是观光胜地,在夏季游客数量可以达到450万人。康瓦尔郡目前已从欧盟取得5亿英镑经费,预计在整个郡推行智能电网计划;第一阶段康瓦尔郡将在Wadebridge推行测试智能电网,并使用再生能源,由于澎湖与康瓦尔郡的资源条件及低碳发展愿景相似,澎湖未来将可援引及复制康瓦尔郡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智能电网的推动。
澎湖县长王乾发指出,澎湖积极推动低碳岛,风力发展将来可以取代火力发电,减碳高达50%,使澎湖成为全世界排名前十名的低碳岛,成为节能减碳的标竿地区。
该郡「智能康瓦尔」专案主管Jonathan Adey博士表示,康瓦尔郡和澎湖的合作关系包括发展智能电网科技、智能电网技术标准、电力供应网络、能源存储研究发展、再生能源和低碳科技研究、双边产业及联盟合作等,以促进参与澎湖低碳岛和智能康瓦尔计划的产官学界间的交流。他也希望未来能与县府、澎湖科技大学等相关机构有进一步具体合作计划。
迈向低碳社会 智能电网势在必行
依据国际能源环境趋势与永续能源策略,结合能源、ICT、网络科技,整合智能电网、通讯、安全、交通等网络,已是台湾创建低碳经济新格局策略之一。行政院更于2008年颁布「永续能源政策纲领」, 以加强能源供应面的「净源」与能源需求面的「节流」主策略,迈向节能减碳的社会,并设定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洁净能源、确保能源供应稳定等多项目标。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设定未来8年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以上,使能源密集度于2015年较2005年下降20%以上;并藉由技术突破及配套措施,2025年下降50%以上。
台湾虽然并不属于京都议定书之成员,但根据IEA / OECD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数据,台湾于2006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之0.92%,排名全球第22位,而台湾每人每年平均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为11.87公吨,名列全球第18名,因此有很大的机会被列为第二阶段要求减量之国家,若是我们一直不正视这个问题,且未采取有效的方法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未来其他国家一旦开始寻求贸易途径,抵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大量制造温室气体的国家,这将严重影响台湾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推动智能电网,提高台湾电力使用效率,对台湾的未来,将会有关键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