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捣乱电信光缆 拖累企业存取SaaS应用效能
受到日本宫城9.0强震及海啸的影响,使得亚太地区电信营运商饱波及,据香港固网业者亚太环通透露,粗估穿越太平洋的电信光缆中,有高达近半数受到影响,预计得耗时5~7天,才可望悉数加以修复,特别是在连结美国的网际网络方面,相信有不少终端使用者都明显感受到,联网速度确实较往常来得慢。
此外,日本KDDI坦承其连接美日的1条海底电缆严重受损,现已无法传输任何信号,只能暂时避开这些受损环节,改以其他光缆传送信号,以维持服务的畅通;香港电讯盈科亦碍于部分日本光纤受创之故,其客户若欲联网至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速率也趋于迟缓,必须耗时数周才可望修复。
看了前述种种现象,对于一些刻正评估采用「软件即服务(SaaS)」等云端应用的企业,无疑是1场显而易见的震撼教育;主因是许多用户对于透过网络存取SaaS应用,早有颇多疑虑,深究个中最大疑虑,便是在于应用效能管理部分,多数人都无法忍受,必须饱受冗长的网络反应周期,方能存取其所欲采用的应用工具。
原本还处于太平盛世之际,企业用户尚且有此疑虑,更何况如今受到日本强震影响,网际网络连结速率不是大幅下降,就是趋近于中断,无论结果为何,都可确定企业已无法在正常效能的前提下,针对存取托付于远方SaaS数据中心的各项应用程序、数据进行存取;而在企业所订阅的SaaS服务项目中,若与业务发展息息相关,此时所遭受的冲击程度,更是难以承受之重。
持平而论,天然灾害毕竟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并非SaaS供应商蓄意漠视其服务品质与效能,故硬要向对方进行究责、甚至求偿,除非已有合约白字黑字加以明订,否则用户亦无立场;然根据先前1项来自海外的调查报告指称,所有的受访者,咸认为有关云端应用「服务层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的订定,不宜全以服务供应商自订的可用度指标为依归,必须充分考虑终端用户的实际体验,至于震灾所掀起的阵阵涟漪,本属用户实际体验的一环,故用户在订购SaaS服务之际,仍可就此事与供应商充分讨论,共谋理想的因应之道,否则用了SaaS,却得随时提防核心应用因「不可抗力」而停摆,肯定是所有企业主无法苟同与忍受的。
- 机器人赴福岛核电厂救援 辐射是否影响传感成为关键
- 强震助涨存储器 企业宜审慎思考运算资源部署之道
- 日本数据中心多未被强震击垮 个中防震技术值得学习
- 以细胞广播传递灾难警讯 有效争取黄金逃生时间
- 开源软件集人气 以具体移动协助救灾
- 抢救生命 分秒必争 各国地区地震预警系统发展概况分析
- 整合多项网络资源 Google及时成立灾难救援网站
- 日本以紧急地震速报系统 向天争时间
- 救人如救火!灾难紧急通报有赖e化力量
- 强震捣乱电信光缆 拖累企业存取SaaS应用效能
- 强震震出断链危机 e-Marketplace委外趁势崛起?
- 藉震灾坐大 日本已发现恶意邮件流窜
- 测震波 iSeismometer可免费下载
- 关心日本地震最新进展 小心黑客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