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检视ERP 协助企业与IFRS快速接轨
IFRS将为台湾企业带来哪些冲击?IBM从ERP的角度切入,探讨企业如何将导入IFRS扭转成调整企业营运体质的重大契机。
2013年1月1日起,台湾将正式采用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虽然距今仍有将近3年的时间,但由于企业得在前1年提供依IFRS编制的比较报表,所以企业必须在2012年1月1日准备就绪,以提供符合台湾会计处理准则(ROC GAAP)与IFRS规范的两种财报。
根据IBM的调查,许多台湾企业已着手规划IFRS专案,但因为ROC GAAP和IFRS之间有不少差异,企业多半不清楚该如何将IFRS应用整合至ERP系统内,或如何改良系统来支持IFRS专案,而感到挫折不已;虽然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开始为集团母公司及旗下子公司展开变革规划,显然在因应IFRS带来的改变上,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IFRS的意义与影响
IFRS会改变企业对内外衡量绩效的商业语言,企业过去的会计原则、帐务与报表都会随IFRS上路而变,故须强化信息揭露的品质及效能,才能顺畅接轨。
从现在到2012年年初,企业须加速导入IFRS专案,而这涵盖3大范畴的变革:
一、 报表:导入IFRS后,企业报表(包括财报、税报、管理绩效报表、合并报表)必须有所调整。
二、 作业流程:因应IFRS的需求,过去不需认列的应记负债需重新定义或收入延后认列等等交易流程之变革,将进而影响企业日常运作及月结和年结作业。
三、 系统:新增的报表需求及财税差异调节将使集团各子公司新增多笔财务会计科目,如何妥善蒐集和转换数据,便成为企业IT人员最大的挑战。
除了上述主要变革外,企业在推动IFRS专案时还同时需要考量系统架构、专案计划规划与执行、系统测试与验证、人员训练和技能移转等构面,方可使企业在IFRS的转换过程中减少对内冲击。
积极应变,重新校准
IFRS影响范围深远,改变自然不易。然而,IFRS转换既不可不为,与其消极因应、只为守法而做,不如从长远着眼,趁着导入IFRS系统,重新检视商业流程,并建置全球化系统架构,从而优化企业竞争优势。
对财会与IT人员来说,IFRS更是趁势推动改革的「尚方宝剑」。企业在推动IFRS专案时,应自评是否应该做进一步的流程优化。最简单的评量方式有2种:
一、若财会人员现行需要每个月花十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相关的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这也就透露出在2012年平行帐启动后,如果继续因循既有流程,财务部门可能必须投入更多时间及人力处理月结作业。
二、若现行多数财务报告与管理报表都是以人工方式处理编制,如果继续因循既有流程,这也表示在2012年平行帐启动后势必将会有更多人力介入报表作业,在双轨制下,其交易信息流的验证与事后追踪审查,对企业将是沉重的负担。
企业过往常以人工方式及Excel试算表制作报告,尽管明知自动化作业有其效益,却基于种种因素而难以落实。现在,透过导入IFRS,各部门可一同审视既有作业流程,探讨现况和未来需求的差异,并从中找出改善与推动自动化的契机,不但可协助企业遵循IFRS帐务流程规范、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更重要的是,还能帮助高端主管掌握营运各环节,促成企业快速成长。
IFRS专案常见问题
IFRS只规范原理原则,缺少细则,不同产业又有不同需求,因此,企业就算了解应改善「什麽」,对「如何」导入却不乏疑虑。一般来说,企业部署IFRS系统常出现几个问题:
1. 虽已完成IFRS差异分析,但因缺乏IT层面的统整评估,还是不清楚从何下手。
2. 系统是否需要升级?升级后就足以满足IFRS需求吗?
3. IFRS导入涉及流程与系统的变更,必须有系统测试、整合与数据转换等阶段,企业有没有足够人力执行专案?
4. 现行系统若已老旧,无法因应新增需求,是否以人工用试算表编制报表,或忍痛更换新系统?
5. IFRS影响遍及同一集团内所有公司,故IFRS并非单一专案,复杂度较高,而需专案组合管理(project portfolio management)能力。企业能否执行专案,并确保系统如期上线?
6. 即使同一产业、使用同样ERP系统的企业,仍会因系统版本、作业流程和会计师的差异,而需不同转换方式,对企业来说,风险不小。
长程规划 持续优化
很多企业基于成本考量,或是将其界定为财会法规之修正,只考虑未来一到两年间的需求,想以最简单最快速的方式采用EXCEL或外部介接其他小系统方式执行。这结果有可能导致2013年正式启动IFRS后,因为短期解决方案已无法持续支应企业集团业务拓展,而重新启动规划建置新系统,这样一来不仅使企业错失调整企业体质、优化业务流程的契机,反而更浪费人力与管理成本。
因此,IBM建议应把时间拉长,擘划未来4年间(到2014前)IT策略与业务拓展的方案,并循四阶段部署IFRS系统专案(如图二):
一、 分析:差异分析;评估对系统、报表、会计处理过程和同时进行之其他方案的影响;估算转换成本。
二、 设计:了解导入IFRS的需求及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三、 系统建置与财会制度变革:设计报表及业务流程;作业手册更新;系统雏型设计、测试与转换等。
四、 持续优化:随IFRS法令修正及运作成效持续改善流程与系统。
根据IBM辅导欧洲客户的经验,转换IFRS约需2~3年,其中各集团企业在IFRS专案上投注最多人力、时间与金钱环节的前3大工作主要是IFRS的IT系统建置(约48%)、金融工具建置(17%)及专案管理(16%)详见图三。而其中又以平行帐处理、功能性货币、公平价值认定、衍生性商品或金融商品之评价、部门别信息及产品获利之揭露、财税差异调节与递延所得税之认定、现金流量表、收入认列,以及联署公司交易销除等最让企业困扰。
面对IFRS专案的诸多挑战,企业须掌握几大原则:
1.系统弹性:因为IFRS法令仍持续修正中,系统转换过程又涉及集团内所有公司,预估系统在设计时应保留未来修改之弹性,必要时亦可参考其他国家导入的案例与方法。
2. IT需求评估:初期导入时,即应纳入IT需求评估,并订定完整的专案导入方法。若IT需求不具体,将严重威胁专案成效。
3.会计与系统专精:专案一开始便应同时谘询会计事务所及系统厂商,以节省时间并减轻专案风险。
4.跨系统整合:不论选择导入ERP系统或自行开发系统,均须具备跨系统整合能力。
倘若能掌握这些要件,即使营运机构分散各地,企业也能如期将子公司推动上线。IBM曾协助欧洲一家拥有3,000多万用户的跨国移动电话公司导入IFRS系统,该公司的系统散布在12个不同国家,为了因应2005年起采用IFRS、2004年启动平行帐的需求,建立跨国专案管理小组,重新设计集团内部交易与对帐作业,并完成ERP系统方案的优化。
在约两年之专案时间内,该公司达成整个集团的IT整并,满足资金管理与预测需求,还新增避险会计与现金管理功能,充分利用导入IFRS的机会改善企业的营运体质。
IFRS上路已进入倒数计时阶段,企业必须订定明确的IT政策与方向。许多变化看似简单,却可能造成极大冲击,譬如:以人工方式处理特定流程,每个月可能产生上万笔的试算数据,对财会和IT人员来说,都是庞大的工作负担,而事后稽核轨迹不彰或信息遗失或人员异动都可能会造成公司信息断层。
此时,企业不妨参考过去导入SOX专案或ERP专案的经验,从已知的部分着手,很多事情都可以尽量交给自己的团队处理,但需要协助的领域,如会计法规差异、税务影响与规划、专案管理和系统整合等,也应适时寻求外援。更重要的是,企业必须调整心态,正面迎击,把IFRS看成系统转型与优化的挑战,才能从中获取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