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scher:为工业4.0及未来发展开创工业通讯解决方案的先驱
德国工业通讯大厂Hilscher Gesellschaft 亚太区市场管理总监Olaf Kratge于3月13日参加D-Forum发表演讲后,接受DIGITIMES的独家专访,分享该公司卓越的工业通讯技术以及其可靠稳定的解决方案如何协助客户轻松实现自动化。
Hilscher在亚洲已经在中国、韩国与日本设有分公司。在台湾市场则在一年半前开始与亚德电子合作,倚重亚德为其代理夥伴。Kratge指出其主要的目标是推动这几个亚洲市场的业务大幅成长。
虽然因为产业的性质,成果是逐步显现,但Hilscher将坚持承诺,拓展版图。目前该公司正积极在越南和马来西亚寻找成长的机会,在印度也因着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定价动能而面对独特的挑战与机会。
工业通讯技术的领导者
Hilscher在工业通讯领域已经独领风骚将近四十年,2026年即将庆祝其成立四十周年,是最先推出(PROFIBUS) 工业通讯的企业之一,引领实时以太网络工业通讯领域的发展并保持领先地位。
Hilscher随着工业通讯趋势演进,从传统的现场汇流排系统进化到实时以太网、Gigabit,以及OT(营运技术)与IT(信息技术)的整合。这一转变的重点是收集现场数据,并使其可供云端处理和价值创造。
Hilscher 专注在于蒐集现场(OT)端的数据,提供企业可靠的数据来源并使其有效率地供云端)处理分析使其创造价值。
Hilscher早期即洞察到通讯协定多样性与 OT/IT 要求差异与挑战,Hilscher开发了创新解决方案来弥合这些差距。在不干扰现有网络的情况下,Hilscher的多协定通讯技术实现传统现场汇流排和现代以太网技术之间的无缝衔接。使客户的设备能够轻松升级,同时保持兼容性。
由台积电代工芯片确保供应链韧性
全球供应链在客户因应地缘政治风险要求进行迁徙的背景下,Hilscher也采取稳健策略来维持营运的韧性与弹性。其中包括使用台积电生产的芯片。
该公司的核心概念是将软硬件解决方案统整起来,典型代表就是netX系列多通讯协定芯片。该系列的系统芯片皆由Hilscher位于柏林的研发中心所设计,支持所有主流通讯协定,实现高度整合的系统架构,确保紧密的软硬件整合,早期交由Renesas负责生产,当前芯片由台积电负责生产。台积电通过其全球制造基地提供灵活性,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Hilscher为避免依赖单一供应商 ,例如像DC转换器这样的零组件,Hilscher透过多供应商认证机制降低风险并来确保生产稳定。并依据长期建立的库存系统,能有效掌控安全库存确保产品供应稳定,服务整合 netX 芯片的客户及自有 PC 卡与闸道器等即用型产品。
过去供应链中断的经验促使Hilscher采取在地化采购策略,确保稳定供应。秉持创新、整合与韧性,Hilscher能因应全球变局,持续提供可靠的工业通讯解决方案。Hilscher与台积电并无固定产地协议,而是采取弹性制造策略,不受限于单一厂区。此举有助于分散全球风险,降低因天灾或零件短缺等事件导致的生产中断风险。
Hilscher结合专利高效耐用的硬件、与自主开发的通讯协定软件和统一工具平台,打造完整整合方案。与多数厂商将软件外包不同,Hilscher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保有自主开发掌控权,确保软硬件深度整合并有效保护知识产权。
营运模式专注于整合式解决方案,而非仅提供单一零组件。为确保生产稳定,Hilscher为关键元件认证多个供应来源,能有效掌控安全库存确保产品供应稳定不虞匮乏。
Hilscher对市场需求的高度适应力
Hilscher的优势在于能够适应工业市场的独特需求。在该市场中,技术必须在几十年内保持可运行,往往长达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这种长期视角塑造了Hilscher因应市场趋势变化的策略。
工业通讯始于1980年代后期的汇流排技术,当时从客户自分离式配线转向汇流排系统。到了2000年代,实时以太网络大受欢迎,可提供更好的性能和简易的操作。但Hilscher意识到,不能随便放弃传统的现场汇流排系统,因为已有数百万个节点在现场部署,并且有大量的劳动力受过安装和维护这些系统的培训。
深信这些系统不会一夜之间消失,因此Hilscher开发了一个多通讯协议解决方案,能够同时运行传统现场汇流排和实时以太网络技术。此策略让客户无需大幅重设硬件,或应用界面重新设计的情况下,实现从现场汇流排到实时以太网络的无缝接轨。此外,原有的驱动程序仍然兼容,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协助客户可以轻松升级。
类似的情况出现在2018-2019年间,TSN(时效型网络)问世,承诺能解决效能方面的挑战。尽管TSN技术今天已经存在,但由于缺乏关键的市场基础,它尚未获得广泛的采用。
像西门子或三菱这样的工业巨头仍然致力于他们现有的生态系统,延缓了TSN在市场中的渗透。客户对于成为新技术的早期采用者持谨慎态度,通常在同业更广泛接受之前,不会进行大量投资。
目前市场趋势聚焦于Gigabit通讯。虽然许多客户出于未来规划的考量对Gigabit功能表示兴趣,但也坦言目前并不急需——尤其是在现有的100Mbps实时以太网协定已足以应对需求的情况下。系统中的硬件机构限制常常比通讯速度更成为瓶颈。
Kratge强调,Hilscher的优势在于为客户的过渡时期提前做好准备。「我们的技术支持协议演进的三个阶段:传统的现场汇流排、实时以太网络和新兴的Gigabit通讯解决方案。此外,我们也开发SPE (10BASE-T1L)一种2线以太网络解决方案,线路长达1,000米,传送速率为10Mbps,确保在各种不同的应用情境中都能保持兼容性。
Hilscher新推出netX 900系列,其技术引领Gigabit控制应用领域核心技术的最新发展。除了公司广为人知的多通讯协议支持架构外,基于ARM架构的netX 900还整合核心加密引擎,具备现场层级的实时加密、凭证与金钥管理,以及全面安全的内部通讯功能。
将网安功能作为竞争优势
另一个关键趋势是通讯安全。随着法规日益强调安全协议、安全启动过程、信任机制和凭证处理,Hilscher正主动将这些功能整合到其解决方案中。Kratge表示:「安全性正在成为工业通讯系统不可妥协的要求,我们有信心,我们的技术进展使我们在这一领域领先于竞争对手。」
他解释说,网安永远都是硬件与软件的结合。虽然安全软件至关重要,但若无强大的硬件支持,也无法有效运作。顶尖的解决方案必须整合硬件与软件,才能提供全面性的防护。安全性始终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虽然软件安全至关重要,但没有强大的硬件支持,它将无法有效运作。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将硬件和软件整合在一起,以确保全面的保护。
为进一步强化网安,Hilscher正依德国TÜV最新网安标准在准备认证,确保产品于安全环境中开发,包括安全的除错工具。毕竟若除错工具存在漏洞,再安全的通讯也形同虚设。这些进展将纳入即将推出的新产品中,实现硬件与软件网安的无缝整合。
Kratge表示,Hilscher现行的netX 90通讯控制器虽已具备基本网安功能,如加密核心、金钥管理及安全开机。但这些功能在最新欧盟 《网络韧性法案(Cyber Resilience Act;CRA)》即将升级,针对高端应用装置的需求设计,「下一步将是在最新的控制器技术产品中导入更先进的网安功能。」
Hilscher的解决方案确保不仅能应对当前的工业网安挑战,也能满足未来法规与客户需求。网安不再是选配,而是工业通讯系统的关键要求。Kratge表示:「通过安全启动过程、信任根机制和凭证管理等功能,我们有信心技术领先业界不只一步。」
Hilscher致力于确保客户可以依赖其技术几十年,同时为未来的创新做好准备。透过协助客户导入解决方案,轻松从传统系统顺利转型至Gigabit和网安协定等新兴趋势,实现工业应用的无缝过渡和长期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