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Event

从科技业的视角,观察两岸关系演化

理性与感性共存的过渡时代

1990年,资策会长官要我跟着科技访问团到北京,并担任第一场公开研讨会的主讲人。那时我只是MIC的经理,派个「半吊子」研究员讲课,说白了就是「试探」而已。1990~2000年间台商在国内的投资,多数只是来料加工而已,直到厂商的投资前进长三角时,产业关系才出现关键性的转变。

2000年以后,NB生产线全部移往国内,两岸进入「互补与竞合」的阶段。没有国内的生产基地,台湾接不了大订单;而国内没有台商建构的生态系,也不可能有今天电子业的供应链。但从2018年以后,川普一声雷惊醒了所有人,两岸关系出现「分歧」,我们如何观察、定义未来的两岸关系呢?

政界有政界的视角,科技业有科技业现实的议题,G2的格局背后有半导体、供应链难解的习题,这些问题我们得从理性的角度思考。我们也必须理解,从2007年iPhone上市与2008年北京奥运后,国内步上了新的台阶,国内应用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国内发展抖音,台湾也跟着抖吗?相对于国内的进展,台湾的「国家战略」到底是什麽?政府不说,年底选举的人多数「言不及义」,那麽我们自己来讨论吧!

我常说「史学家不必然是战略家,但战略家必然是业余的史学家」,我从事产业研究工作多年,也有很多机会参与国家战略的讨论。7月16日周末在华山文创园区的演讲,我以「燕云十六州」、「太平与天国之春」、「台湾人的大江大海」,做为论述「西进与长征路上」这场演讲的主轴。

这是以电子业专业分析师为职业的我,在「业余」工作上的尝试,好不好,留给听众来评价吧!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DIGITIMES,着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等多本着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国内、欧美、亚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