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志力推智能自动化 助制造业克服挑战
前身为大同集团自动化中心的拓志光机电(toes),其业务经理彭晨理就该公司浸濡自动化设备开发制造领域长达30年之历练,剖析前瞻智能制造的挑战。
他指出,不同国家政府因应前瞻智能制造,已陆续提出诸多发展计划,其中除了最为人熟知的德国工业4.0外,尚有美国的先进制造夥伴计划(AMP)、大陆的智能制造2025,而在2015年7月,台湾也透过行政院科技策略会报的拍板定案,正式推动生产力4.0计划。
对此彭晨理形容,各国看待智能制造的角度,就好比瞎子摸象,会因为所处领域之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诠释结果;有的偏好云端运算,有的侧重物联网(IoT),有的诉诸智能自动化,有的强调虚实整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有的标榜大数据分析,有的则对3D打印格外重视。
而拓志所聚焦发展的面向,即是前述众多项目的一环——「智能自动化」,旨在实现一劳永逸、人机偕同与智能管理等愿景。
从工厂自动化做起 逐步迈向智能化
「万丈高楼平地起,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彭晨理强调,实现智能制造并无速成捷径,必须从工厂自动化开始做起,先将底层的自动控制、数据收集的根基扎稳,再一步步拾级而上,循序建构并强化中间层的制造管理暨报表分析机制,以及最上层的商业智能、决策管理架构。
综观拓志的技术优势,首先是定制化设备开发、自动化系统服务与能源系统整合经验,娴熟于自动化系统整合、工厂自动化规划、机器人应用与整合、电脑辅助模拟开发…等等事项;其次是完整的面板自动化?切裂机经验;再者是深具大同集团自动化设备开发历练,曾参与电锅自动生产线、TV组装线、LED球泡灯自动组装线…等众多相关专案;另外则是与大同大学建立密切的产学合作关系。
所谓智能自动化,其中含括两大意涵,一是「自动化」,重点在于取代劳力,藉以强化效率、速度、品质与成本效益,实现Time to Market目标;另一是「智能化」,重点则在于系统整合,意即藉助资通讯软硬件营造模块化、弹性化利基,顺势实现Production on Demand目标。
拓志曾看过众多涉及智能自动化实际案例,结局不论是成功或失败,都可提供其他制造业引为借镜。某从事LED灯组装业务的公司,原执行全自动组装线规划案宣告失败,拓志经诊断发现失败原因有二,一是仍在开发阶段即导入自动化,需求尚不明确,另一是作业尚未定义,SOP没有准则,导致顺序不明;另一家从事KIOSK产品开发的公司,推动自动化亦以失败收场,拓志协助分析后归纳三项因素,分别是金流、信息流、物流等配套措施未能串接,实际使用方式不明确,以及专案执行人数过少;某家运动护具制造商,规划建构自动组装线,拓志协助分析后归纳三项因素,包括供料(来料)品质不稳定、造成稼动率下降,及规格无法突破(变更)、迫使设备过度迁就所致。
扎稳四项基础 确保专案成功实施
彭晨理表示,拓志综合上述案例后,推导出一个具体结论,意欲确保智能自动化专案圆满成功,必须奠基于四项基础之上,依序是合理化、流程化、标准化及系统化;而拓志也依据这般原则,协助催生了许多智能自动化案例。
一家发热丝绕线机制造商,经过推动智能自动化,月产量从原本93,600个骤增为171,850个,前后差距1.84倍,而在解决产能问题后,连带也使业务接洽订单更加容易,若以每台热丝绕线机平均售价新台币500元计算,间接提高每月营业额达3,912万元,堪称效益卓着;更重要的,其原本操作人员有10位,如今大幅简化至1人,促使人力成本有降低,再也不担心后续每年薪资调涨压力。
拓志也为LED球泡灯制造商建置一套自动组装线,涵盖Drive置入组装、注胶后烘烤、灯板组装与测试三区域,以省却原本各站3~4名人力,生产效率则从原本每15秒产出一颗,缩短成为7秒。
彭晨理指出,环顾多数工厂,现今都存在六项难以满足的需求,包括作业人员招募不易问题待解决、品质效率待有效提升、人电费飙涨导致人力成本逐年提高、危险?恶劣作业环境导致人员流动性高、管理不易导致公司营运受牵连,及产能不足导致销货额衰退,足见实施智能自动化已刻不容缓。
为此拓志可协助企业,依据实际作业需求,进行效益评估,接着提案说明,经企业确认后执行规划设计?制造,再循序试机验证、教育训练、投入生产,最终与客户共创双赢。
- 迎向工业4.0 带动制造业价值与竞争力大跃升
- 北尔智能人机 实现工业4.0预测制造与虚实整合
- 拓志力推智能自动化 助制造业克服挑战
- 落实生产力4.0 藉智动化推升台湾制造力
- NI状态监控方案 发挥智能系统维护功效
- 有效优化生产力 Moxa力助工厂建构联网骨干
- Synopsys把关软件品质安全 协助企业快步挺进工业4.0
- 大世科信息整合服务 助企业达到智能制造目标
- 工研院取决工业4.0核心技术 孕育诸多应用实例
- 台塑网诉诸MES系统 循序落实工厂e化与智能制造
- 泓格诉诸信息采集分析 助力打造高效节能工厂
- 晶睿凭藉开放平台 为摄影机挹注智能应用活水
- Autodesk三箭齐发 掀动创新制造浪潮
- 均豪精密针对产线瓶颈优先推动智动化
- 美商英特蒙KINGSTAR Soft-Motion平台 提供灵活的软件自动化平台
- 控制+视觉+数据撷取 凌华备齐智能工厂方案
- 智能机器人推波助澜 促使制造蜕变为智造
- Rockwell企业联网方案 加速实现IT/OT价值创造
- 结合AVM与AMCoT 实践零缺陷之工业4.1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