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议题发烧 环控技术全面启动
地球环境持续恶化,让环境监控成为IT应用的显学,透过传感、通讯、控制等技术,环控系统的整合度更高,也更具智能。
全球气候巨变,这几年天灾造成的损害,规模愈来愈大,以台湾为例,根据气象局的说法,这20年来,台湾每年的降雨总量并没有改变,但是晴雨天的比例却有大幅变动,晴天的天数越来越多,雨量总集中在少数几天,这也表示台湾雨天带来的雨量爆增,暴雨不但造成水灾,也带来土石流,从这几年来总是伴随台风而来的惊人雨量和土石流,就可看出气候的变化,气候变化难以改变,不过灾害的预防并不难,台湾现在已开始将传感与通讯技术加以整合,从环境监控着手,避免灾害的扩大。
防灾监控需求大不同
逢甲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就指出,为预防现在的天灾,现在都用监测站在定点进行监测,目前台湾侦测土壤的移动式与固定式监测站共有24个,分布于全省易于发生土石流之处,包括台北九份、南投神木村等18处。
台湾发展灾害监测的时间较短,由于IT技术足够,进展相当快速,虽然目前仍无具体的防灾实例,不过相关单位都已纷纷投入,陆续有一些成绩出来,例如莫拉克风灾时,在神木村爱玉子溪上的CCD摄影机,就拍摄到土石流从头至尾的完整发生过程,对于未来当地的国土安全策略相当有帮助。
由于灾害监测的设备无法标准化,多由负责单位设计整合设备,由于这些防灾设备面临的环境之严苛,远大于任何场所,因此一般的IT产品无法胜任,以简易式土石流观测站为例,这种设备是将摄影机等设备装置在一个简易机箱,在灾害(比如台风)发生前,以人力背至定点摆放进行运作,这类设备必须不靠人力至少自行运作72小时以上,而且必须防水防尘防震。
就此案例来看,防灾设备的要求至少有两个,一是因应环境需求的高强度、稳定规格,二是因应不同设备链结的兼容特性,逢甲大学选择了台湾工业电脑厂商泓格科技的自动控制模块,由于工业电脑厂商专注于工业等级设备发展,在稳定度上已不是问题,另一方面这类厂商的产品丰富,可选择不同工业规格的通讯模块界面,兼容性也不是问题。
工业电脑打造最适化系统
针对逢甲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的看法,工业电脑厂商也指出,即便天灾难以阻止,但仍可尽人事的减低灾害,要有效降低灾害因素,可从3个方向来做:一是在最短时间内建置完成;二是打破地域性限制;三是拥有良好的备援机制。
这3个要点是布建防灾环境传感物联网的重要参考设计,在短时间建置部分,由于天灾来临的时间不定,不会有太充裕时间进行建置,因此一般的作法是将位于现场环境的传感通讯端点设计为模块化,依据现场状况快速组装出不同功能的设备,至于打破地域限制则是在设备中设计多种通讯模式,一般而言必要的通讯标准包括RS-232、RS-485、Ethernet连接埠等模块,另外则是M2M遥测方案,M2M也可作为备援机制,利用通讯模块来组成物联网,让在不同区域的设备可相连,在第一时间启动防护机制,大幅降低灾害损失。
M2M无线架构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免布线、易安装、扩充性高,对于灾害侦测系统来说相当适合,现在现场端网络监控需求日殷,所需的解决方案必须够创新,基于多年在自动控制领域的深耕,业者认为大部分应用场所属于中小型I?O监控与连动系统,但却经常搭配大型中控设备,在价格成本与系统建置上都不甚恰当,底层的传感与中层通讯外,上层控制平台也是环控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完善的图控平台可与传感控制模块整合出一套最适化系统,这类型架构是环境监控系统的主要构成,广泛应用于水质、土壤等,近年来的较大应用则是空气品质监测。
内容与方法俱全 空气品质监测法上路
谈到空气品质监测,多数人应该都在人潮聚集的大型场所如百货公司、展览中心、车站等处,看过设置于入口处的压克力制数据板,这类数据板上锁揭露的数据大多为建筑物内的聚集人数、二氧化碳浓度等,不过具业界人士指出,这种数据板的数据并不正确,由于多数场所未依据法令规定,在场内布建传感网络,而仅将传感器设置于数据板的后方,也就是说板上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仅代表告示板设置处,而非场内的数据。
目前各国都有空气品质的相关法令,以台湾为例,就在2011年颁布了「室内空气品质管理法」,该法针对空气品质规定了「巡检」、「定检」和「连续监测」等3种检测方式,巡检是由各场所的专责人员,每日定时持手持式传感设备,到规定的巡检点检测,并将数据累积记录,若该点的量测数值未达标准,该人员必须设法改善,定检则是由第三方公正单位,每2年定时至该场所检测,若检测未达标准,则该处所会被处以罚金,至于连续监测,目前仍在草拟中,预计2年后会上路,连续监测将规定在指定场所在定点必须设置传感器,随时累积该处的空气数据。
除监测方式外,检测内容环保署也有规定,针对不同场所环保署设定了不同的检测内容,例如医院就必须告示院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悬浮微粒、甲醛、细菌等,而其中二氧化碳与悬浮微粒,是所有场所的基本检测要件。
检测项目与检测方式的搭配,就成为台湾「室内空气品质管理法」的重要组成,就目前实施进度来看,各大型场所的空气检测已逐渐上路,不过其实在「连续监测」尚未实施之前,现行的「巡检」、「定检」等方式,并无法完整揭露受检测场所的空气品质数据,原因在于巡检与定检方式,都只是在特定时间检测,其数据只代表单一时间点的空气品质,起其检测时间并不密集,因此其数据的意义并不高,未来连续监测实施后,其24小时连续侦测所累积的数据,可形成 短、中、长期的走势,对研究分析者而言,数据才有代表性。
传感网络 让环境监控更全面
不过未来连续监测上路后,导入自动化架构已成必然,在管理效率考量下,各传感点必须全面链结,形成传感网络,架构传感网络的主要好处除了可全面掌握各传感点数据外,还可进行线上控制,管理人员不必逐点巡检,大幅提升馆效率。
此外传感网络将数据数码化,其数据除了传送到后端图控平台(SCADA)进行监测外,还可与数码看板(Digital Signage)搭配,将空气品质数据实时而完整的显示在平面屏幕上,让数据效用近一步提升。
在地球环境的恶化下,各种怵目惊心的环境新闻信息不断传来,近期就因国内大陆的霾害飘来台湾,造成台湾民众的忧心,在未改善前,各类环境监控的需求视将急遽出现,不过环境监控系统需要一定的定制化设计,而定制化设计牵又涉到各领域的专业经验,因此未来此领域必须倚靠IT与系统整合两方业者合作,方能打造出最适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