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M2M技术实践智能工厂愿景 智能应用 影音
DTR0626
ADI

善用M2M技术实践智能工厂愿景

  • DIGITIMES企划

事实上,所谓的「机器对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绝对不是此刻才初来乍到的新颖名词,然以往应用格局仅止于功能简单、需求单纯;只不过,伴随云端运算、移动设备的崛起,也触发了各式新应用或新服务的发展,致使线上监控需求骤增,连带让M2M的应用发展产生质变。

据Qualcomm预测,时至2020年,全球M2M终端设备上看500亿台,届时「人与人(Human-to-Human;H2H)通讯终端设备的市场规模,也才不过60亿台,两相比较,前者足足大了7.33倍,显见量能相当惊人。

除此之外,根据GSMA先前所做的Cellular M2M market share预测报告,M2M自2010年底开始的出货量,即以每年至少100M单位的速度维持快速增长,也印证了M2M市场潜力确实可观。

在探究M2M前景的同时,让人不得不回忆过往的网际网络发展史。18年前,当Internet现身于世界,其实仅有少部分的专家或先知,预见到此一新技术势将为人类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个中蕴含无穷的商业机遇,惟多数人仍感半信半疑;然而此后短短数年,Internet便以风卷残云之势,横扫了我们所身处的现实世界,也让企业群起追逐,因而大大改变了产、销、人、发、财等营运模式。

18年后的今天,随着云端运算、移动设备热力四射且不断延烧,佐以物联网(IoT)、巨量数据(Big Data)分析等新兴技术逐渐坐大,使得一堆附挂「智能」二字的应用辞汇,也以飞快速度蓬勃兴起,在此情况下,展望可以预见的未来,M2M必将「无处不在」,如影随形地穿梭在人们食、衣、住、行、育乐、医疗等各类应用场域,其蓄势待发的丰沛能量,比起18年前的网际网络,可说毫不逊色。

曾有人这麽说,趋势不仅会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更会影响企业的获利模式,每当趋势转变之际,企业若故步自封而未能与时俱进,即有可能在后续的市场洗牌中,惨遭淘汰出局,过去的Internet如此,今后的M2M,也必将产生相同效应。

有监于此,已有不少企业,已将M2M应用之发展,纳入其长期战略布局当中,最有可能的起步,即是善用此项技术,针对企业内部设备或资产进行追踪与控管;当然以制造业而论,最不容忽视的M2M应用,其实就在于智能工厂!

欲打造智能工厂 机台监控必然是关键
曾有分析师说道,智能工厂趋势之所以成形,主要症结即在于人力素质。在早期,多数人为了养家糊口,普遍怀有刻苦耐劳的特质,那怕工作负荷沈重、工作时间冗长、工作环境恶劣,也会选择咬牙苦撑,甚至甘之如饴;反观今时今日,社会上充斥若干好逸恶劳的草莓族,即使未必年轻人个个如此,但坏就坏在国人生育率不断走低,因此可以预见,今后能投入于生产制造的人力,无论是质或量,肯定不会太好。

因应这股不可逆的趋势潮流,智能工厂已成为生产制造业者不得不然的选择!或许有人会问,推动智能工厂应用,某种程度是为了填补人力资源的缺口,但久而久之,恐将完全取代现行人工作业,岂不是变相助长恶性循环,让下一代的职涯发展空间受到更多的排挤或压抑?其实并非如此!主因在于,过去囿于人工作业模式的限制,一个任职于生产线的管理人员,往往一人只能看管2~3座机台,而且管理过程不仅备极艰辛,有时难免因长期工作导致精神不济、思虑不周,从而犯下让雇主难以容忍的疏失。

如此一来,管理者一人不再只能看管少数机台,而是大量机台,甚至是整条生产线、整座工厂或跨厂区,更重要的,即便范围扩大,但管理过程更加轻松写意,且可有效杜绝人为疏失。

为何如此?管理者若将智能监控应用于单台或少数几台生产设备,一旦接获异常警讯,便可随即根据该设备的履历记录,辅以历史状态的回溯,迅速诊断出问题的根源何在,从而尽速排除障碍,避免酿成更大的损失;再者,假使管理者将智能监控应用于整条生产线,便可精确掌握生产线的稼动情况、生产进度、生产成本、作业人员工作效能,藉以确保产品交期之顺利达阵。

此时再将应用格局放大到整座工厂,管理者即可以宏观角度,综观不同的生产线,藉以挖掘制程瓶颈,从而据此改善生产流程,不但有助于提升生产质量,亦能有效增进产能利用率,可谓一举数得;至于跨厂区的机台监控应用,除了能继承上述种种效益,更能进一步提升库存管理的精确性,避免出现某些厂区陷于缺料困境,其实相同物料正被其他厂区闲置囤积,终至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加快Time-to-Market的反应能力。

综此,制造业赖以实践智能工厂的个中精髓,即是力求各项生产信息的实时、透明与正确,机台监控无疑将扮演核心要角,而要想确实发挥此一监控机能,便需要借助M2M技术。

M2M穿针引线 缺料疑虑一扫而空
某间化学制造企业,长期供应化学品、化学气体给制药业者,这些客户分属不同企业、甚至是不同国境,缘于此故,该公司不断寻求一种可针对其大量化学瓶及储气罐,进行自动排序与线上系统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管理效率,并顺势节省管理成本。

几经考量,该公司决定引进结合线上监控功能的M2M系统,而该系统系藉由传感技术,使得客户端的储存罐,能够透过标准调节器或无线网络,与企业内部的系统形成链结。而其运作原理是,由此套M2M系统针对储存罐进行线上监控,一旦侦测到储存罐数量低于库存标准,抑或发生断电、温度异常乃至于其他预期以外的重大变故,均会在第一时间发送警讯。

另一方面,每当储存罐处于填充作业阶段,负责运送的作业人员,即可透过配置在扫描瓶的条码,对其余雇员做出指示,监定每种化学品或气体的类型与数量,此后所有经由扫描机所蒐集到的信息,都会随即传送到该化学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与数据库,以利其实时读取储存瓶的相关数据,同时精确掌握作业流程信息,有助于厘清现行供应策略、时间或作业流程的不足之处,从而着手调整,终至优化库存部位,并顺势降低成本。

最大的改变在于,由条码扫瞄器所读取到的数据,不假人力介入处理,便可在第一时间传送至M2M系统,回顾过去,所有信息皆须透过工作人员先以手抄记录,接着再手动输入于供应链管理系统,整个过程难免旷日费时,而且还有人员Key-in错误的风险,如今有了M2M系统,一来节省了可观的作业时间,二来也避免错误数据的产生。

更令该公司深觉受益良多之处,负责处理应收帐款的财会人员,可立即从SAP接收相关信息,以便于储存瓶在途运送的过程中,就开始处理帐款作业,不仅有助于减低仓储数量而舒缓成本压力,也让更多资金得以被企业所保留。在此情况下,该公司的客户将无须自行负担监控储存瓶库存数量的成本,亦无须担忧是否有足够的原料可供给生产线制造,因为所有已经商订好数量的原料,必然会源源不绝地自动完成增补,绝无缺料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