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监、节、创、储」四大主轴能源方案 勤逢实业助中小企业迈向净零转型
当全球迈向净零碳排的目标,企业面临的挑战早已不仅是添购先进设备,而是具备「懂电」能力,借此了解自身用电模式、掌握能源流向、制定优化策略。
以传统自动化电料代理商起家的勤逢实业,就凭藉对制造现场的深厚理解与技术底蕴成功转型,整合「监能、节能、创能、储能」四大面向,协助企业以数据为基础掌握用电状况,并透过策略性的能源管理达成实质节能。在Energy Taiwan 2025展会上,该公司就展出一站式整合方案,以顾问导入、模块化设计、云端智能管理的服务模式,以更灵活、更务实的方式落实净零转型。
台湾制造业中近9成为中小企业,当能源转型浪潮席卷而来,这些企业普遍陷入三重挑战:一是缺乏能源专业与数据基础,难以判断应从哪一步着手;二是建置成本高、回收期长,使资源有限的企业难以评估投入效益;三是系统分散、整合困难,市场上缺乏能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单一窗口。
在此结构性问题尚未改善之际,电价持续上涨、碳盘查制度正式上路,进一步加剧了企业在成本与法规之间的双重压力。面对内外环境压力,中小企业的困难已非是否想做,而是不知从何着手,就此来看,目前此族群业者需要的不只是设备,而是能理解产线运作、熟悉电力管理,并能长期协助完成决策与导入的能源顾问,对此勤逢以「顾问型整合者」角色,解决中小企业在节能转型过程中的困境。
顾问式导入结合模块化设计 打造中小企业可负担的智能能源系统
成立于1996年的勤逢,早期以代理欧系电料与自动化元件为主,在制造业现场累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与客户信任。随着ESG浪潮兴起与时间电价制度推进,市场需求已从单点设备采购,转向兼具规划与执行能力的「整体能源顾问」服务,转型为能源顾问型系统整合商的勤逢,提供从谘询、规划、施工到验收的一条龙服务。
其整合逻辑以四大主轴为核心,首先透过EMS能源管理系统进行「监能」,蒐集用电数据、建立完整的能耗地图;再依据分析结果执行「节能」,涵盖行为调整与系统优化;接着视企业财务能力与需求导入「创能」的太阳光电系统或储能设备,这四个环节可依企业规模与预算搭配,无须一次到位。企业可循序建置、逐步累积能源管理成熟度,以弹性且实用的设计,让企业能循序渐进地推动能源转型。
勤逢的能源顾问服务以「能源体检」为导入起点。企业可透过EMS能源管理系统,实时蒐集并分析用电行为数据。系统具备分回路监测功能,可掌握各区域的用电情况,侦测尖离峰负载变化,并在契约容量接近超约风险时自动发出预警,所有信息均以视觉化报表呈现,协助管理者快速判读能耗结构。
企业可基于设备用电数据,进一步调整用电行为、制定用电策略,例如分时启动设备以避开尖峰时段、重新评估契约容量设定,或调整产线排程以优化能源效率。
此外采模块化设计的勤逢方案,还可大幅降低导入门槛。每个监测模块仅需安装于既有配电盘上,约半小时即可完成启用,并透过云端后台随时扩充节能、创能或储能模块,形成可依需求扩展的弹性架构。
以该公司的客户为例,此一传统烘焙工厂,在勤逢的能源体检服务后,发现尖峰时段存在重复启动设备的情况,经排程与契约容量调整后,该厂月电费支出降低逾一成。此案例显示,透过数据化分析与精准管理,企业可在有限投资下获得显着节能成效。
以E-PowerOS为核心 打造可落地的智能能源管理体系
勤逢顾问式能源服务的核心中枢,来自该公司自行研发的「E-PowerOS能管系统」,此平台为云端设计,其开放式架构采用 RS-485通讯协定,可整合国内外多种工业设备与IoT装置,提供实时监控、智能排程与线上调度等功能。并为后续系统扩充预留弹性,未来将持续朝向 AI 能源调度、V2G及微电网等前瞻技术发展,形成兼具实时性与扩充性的智能能源管理基础。
勤逢聚焦中小型工厂与传统产业,以务实且可负担的模式协助企业落实能源管理。其选配架构可依企业需求弹性导入,从基础的用电监测、进阶的节能控制,到太阳光电与储能系统,让企业得以循序建置、逐步累积能源管理能力,降低一次性投资风险。勤逢将长期顾问关系视为核心,透过持续的数据监测与分析,协助企业在不同阶段调整策略,让节能不再只是成本控制,而是以数据为基础的持续优化移动。
面对高电价与碳盘查制度的推进,勤逢以「监能、节能、创能、储能」四大主轴与模块化设计,为中小企业提供可落地的绿能转型路径,最终目标是让能源管理成为日常营运的一部分,并以数据为依据,稳健迈向净零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