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革命的新引擎 绿氢驱动净零发展
勤业众信发布《全球氢能源市场展望:绿氢如何重塑全球能源格局》报告,内容指出,地缘政治与极端气候将会持续影响全球能源市场,落实能源转型以加速去碳步伐并提升能源韧性已刻不容缓。根据Deloitte全球(Deloitte Global)氢能发展路径探索模型 (Hydrogen Pathway Explorer;HyPE),洁净氢能将是实现碳中和与因应气候变迁的关键,若想在2050年实现全球碳中和,洁净氢能市场产能须于2030年达到1.7亿吨氢当量,2050年达到6亿吨氢当量,而政策与产业供应链布局是决定性影响因素。
勤业众信能源资源与工业产业负责人温绍群表示,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指出若于2050年达成净零排放目标,氢能需至少占整体能源使用13%,然而截至2021年,氢能仅占全球能源使用之2.5%,显示氢能发展刻不容缓,其中洁净氢更是促成去碳化的关键。洁净氢能技术之生产过程不会产生碳排,为真正永续之技术解决方案,是全球建构能源韧性,促成永续发展的关键。
勤业众信电力、公用事业与再生能源产业负责人林孟衞指出,氢能产业的扩大不仅推动了再生能源的部署,有助于实现电动化和去碳目标,还可透过丰富供应商结构增强能源系统面对地缘政治冲击的韧性。洁净氢的生产投资涉及太阳能发电设备、电解场、运输设备等建置,透过审慎评估投资标的,多方部署提升供应链韧性,带动产业发展确保能源安全。
明确政策规划加速氢能市场发展
成本是洁净氢能扩大部署的重要驱动因素,根据Deloitte调查,目前洁净能源制氢综合成本高于石化燃料制氢,到2025年绿色纯氢制取成本为2.5-5美元/公斤,比灰氢至少高出1.5美元/公斤。建议政府运用政策工具,包含直接补贴、碳差价合约(CCfDs)、财政激励等,弥合洁净制氢技术与石化燃料制氢技术之间的成本差距,加速绿氢发展。此外,政府应设立明确的去碳路径,为氢能的发展前景提供可见度和公信力,有助企业规划减碳目标。并建立全球统一、清楚且透明的绿氢认证规则,除了考量温室气体,也应将其他永续标准纳入考量,包含治理、社会等,以确保全球公平竞争,减少信息不对等所衍生之误会与沟通成本。
跨国贸易合作提升能源安全建构韧性氢经济
根据Deloitte预测,2050年全球氢能出口超过7,500万吨氢当量。主要出口地位于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土地供应充足之处,如澳大利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目前包含日本、韩国与部分欧洲地区,目前与该地区签订合作条约,预计上述地区未来出口之氢当量将会占超过65%之洲际贸易。
企业与需求方应构建多元化价值链,关键设备、原物料供应商与贸易夥伴等应避免来自单一供应地,以防范氢经济规模扩大过程中出现成本瓶颈,并与合作供应商建构长期合约,降低生产风险与价格波动,提升市场稳定性;并透过建立全球夥伴关系,不仅加速知识与技术交流,也提高供给来源多样性,藉由发展多边关系、促进科学和工业合作以及合理投资生产和运输资产以确保该地能源安全与稳定。
- 以SEED技术打造更环保永续的网络
- Axis与准线智能科技携手打造创新河川水位监测解决方案 落实生态永续发展的愿景
- 东捷信息推ACE王牌计划 抢攻企业转型商机添动能
- 伊云谷获永续奖项双认证 数码韧性驱动永续发展
- 启动Common Criteria产学合作 安华联网携手北科大培育台湾网安人才
- 裕富支持攸惜关怀协会 推动水电系计划
- 裕融企业打造「文化共融 平权共享」公益精神
- 大同永续抢攻碳权商机 完成高价蓝碳交易
- 丽升能源打造「绿电交易加速器」
- 宏电科技获2024新北市友善家庭优质企业殊荣
- 英飞凌携手 AWL-Electricity ,以氮化镓功率半导体优化无线供电解决方案
- 新保经验力挺农业ESG STORE 共创永续蓝海
- 半导体龙头携手供应链推动ESG 引进配客嘉循环箱创三赢
- 英飞凌推出HybridPACK Drive G2 Fusion 将矽和碳化矽结合至电动汽车先进电源模块中
- 英飞凌加强与供应商在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合作并颁发「绿色环保奖」
- 台湾奥的斯智能电梯 携手中台湾创新科技引领城市绿色交通新趋势
- 减碳包装进驻国际净零永续展 激发企业永续包装新思维
- 大数据公司宣布加入 「2024 TALENT, in Taiwan台湾人才永续移动联盟」
- 泓德能源首度支持运动选手 林郁婷勇夺奥运女子拳击金牌
- 宏正荣获天下永续公民奖中坚企业组亚军 再度勇夺天下人才永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