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以创新电源设计助力业界迎战AI运算电源架构革新
生成式AI应用持续升温,带动全球对高效能运算(HPC)需求飞速成长,虽然业界焦点多集中于处理器技术的进展,但数据中心与AI服务器的电源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力需求激增加促使电源设计朝向高电压、高功率密度发展,同时需提升转换效率、缩小外型尺寸,还需要符合日益严格的节能永续标准,并维持合理营运成本。
在这波由AI掀起的服务器电源系统架构革新浪潮中,英飞凌(Infineon)凭藉其在功率半导体设计、制造与电源系统应用的深厚技术实力,提供从电网到主板处理器的完整电源管理解决方案,涵盖矽(Si)、碳化矽(SiC)、氮化镓(GaN)三大主流材料,为AI运算基础设施提供高效、可靠、具扩展性且成本效益高的电力传输。
从12V转向48V的电源架构变革
「没有电源就没有AI,」英飞凌消费、计算与通讯业务大中华区经理陈世伟接受DIGITIMES专访时表示,随着AI服务器运算能力的跃升,目前单一GPU的功耗已经达到700W,甚至上看1.5kW、2kW,而整体AI服务器机柜的功耗亦从传统服务器的10kW,攀升至120kW以上;他强调,面对AI运算耗电比例的不断攀升,提升电源效率与功率密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陈世伟指出,随着AI服务器算力需求增加意谓电力需求朝高功率发展,电流负载大幅增加所带来的传输损耗与散热,使得传统12V供电架构面临瓶颈,48V供电架构正快速成为AI服务器电源设计的主流选择。他解释,当电压从12V提升到48V,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可将电流降低至1/4,进而使传输损耗降低约16倍,这对于推动高功率的AI服务器来说非常关键。
为此英飞凌除了打造专为AI服务器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设计的5kW至12kW及以上的高输出功率电源供应器(PSU)、48V电源中继汇流排转换器(IBC)解决方案,也强化DC-DC端电源模块的整合设计,透过具备实时电流与温度传感回馈机制的Smart Power Stage (SPS)智能功率模块达成电流平衡与热管理最佳化。
英飞凌不久前推出的全新OptiMOSTM TDM24545x四相电源模块即是关键元件之一,该模块能为AI服务器实现真正的「垂直供电」(Vertical Power Delivery;VPD)架构。陈世伟解释,相较于传统的平面横向供电,VPD可透过将电源模块移至CPU/GPU背面的垂直供电模式,缩短供电路径并降低供电网络(PDN)损耗,同时提高功率密度与整体系统效能。
体积仅10×9mm²的TDM24545x模块能支持高达280A的四相电流、2A/mm²功率密度,采用英飞凌的OptiMOS 6沟槽技术,提升电气与热效率,并采用全新电感技术及封装技术达成更低的厚度;小巧的芯片嵌入式封装有利于VPD系统的模块拼接,提升电流传导效率。
此外英飞凌也同步发表新一代XDP系列数码热插拔控制器,搭配TDM24545x模块实现稳固耐用的48V电源系统解决方案。新推出的XDP711-001控制器结合用于监控和故障检测的高精度遥测技术、为功率MOSFET 最佳化的数码SOA (safe operating area)控制,以及能够驱动最多8个N型MOSFET的高电流整合式驱动器等三大功能区块,支持7V~80V的宽广输入电压范围,与兼容高速PMBus的主动监控功能,可提升系统可靠性;而因为采用全数码模式,能大幅减少对外部元件需求,对空间有限的AI服务器设计来说,是兼具成本效益的理想选择。
让AI运算不中断的电池备援模块
除了在电源架构方面的革新,考量到AI服务器若发生断电可能付出的天文数字代价(每小时停机损失可达100万至500万美元),英飞凌也公布了一套完整的AI数据中心电池备援模块(BBU)产品发展蓝图,涵盖4kW到12kW方案,具备高效率与可靠、可扩充的电源转换能力,以及高出业界平均水准四倍的功率密度;在确保供电不间断之外,BBU也能提供过滤和调节电源供应的功能,保护敏感的AI运算硬件免受电压突波、浪涌等电源异常情况冲击。
其中5.5kW BBU采用英飞凌独家拓扑架构结合Si与GaN技术,而业界首创的12 kW系统则配备多张4 kW电源转换卡,搭载英飞凌PSOC微控制器、40V与80V OptiMOS以及EiceDRIVER闸极驱动器。
英飞凌表示,在主机板上并联多张转换卡除了可实现更高功率等级,提升扩充能力并简化维护作业,若其中一张卡出现故障,系统会降低功率容量并继续运作,尽可能缩短停机时间、维持高可靠性。
以坚实的电源产品阵容支持永续AI运算
英飞凌在3月中在台北举办了一场AI服务器电源架构论坛,展示该公司的全系列解决方案;特别来台参与的英飞凌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总裁Adam White指出:「AI正推动整个服务器电源系统从AC-DC到最后一里路的DC-DC供电设计革命,」英飞凌熟知如何运用Si、SiC和GaN三大关键材料,已准备好运用全系列电源半导体产品组合迎接AI时代挑战。
在制造方面,英飞凌积建置具竞争力的SiC与GaN产能,包含12寸GaN制程、最薄矽功率晶圆研发,以及垂直整合的制造能力,确保支持全球AI数据中心客户的稳定供货。从技术创新到对于品质与供应链的前瞻布局,英飞凌将与生态系统夥伴密切合作,成为AI电源设计的共同定义者,助力客户实现永续性的未来AI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