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扩大防堵「AI芯片出口走私」 执行面是最大挑战
美国商务部即将推出最新的AI芯片出口规范,很可能针对泰国、马来西亚两个国家,来防堵AI芯片走私到中国的路径。
后续也传出,美国商务部会持续对其他国家的AI芯片拉货状况做评估,并视情况进一步扩大AI芯片出口的规范。
由于该法案现阶段仅是传闻阶段,美国政府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官方,都还没有正式声明,但业界坦言,美国白宫近期连续推出几个政策,看似「简单粗暴」,实际执行却有很多面向得考虑,无论最终推出的规范内容为何,能不能落实才是最重要的关键。
芯片业界人士直言,美国商务部现在的做法,最终目标和拜登时期最后留下的AI出口管制规范相去不远,都是希望能够透过对AI芯片算力的出口管控,来限制AI芯片的走私代理。
而现任川普政府第一波针对泰国和马来西亚,是否真的能够达到打击走私的目标,还需要看政策细节与执行能力才可以确定。
比方说,实际限制出口是否用「AI算力上限」来作为指标,抑或有别的方式。
至于更困难的「执行面」,如何说服当地政府配合,甚或要提出什麽样的惩罚措施,才能让这些国家愿意积极投入,值得持续观察。
据了解,由于马来西亚和泰国都是东南亚地区新兴的AI数据中心建置热点,因此这段时间以来,确实有不少AI服务器与运算芯片大量涌入这些国家。
但这样的热潮,也成为走私管道最好的掩护,尤其马来西亚已经多次被提及,是中国AI芯片的重要走私国家之一。
由于马来西亚本土建置AI数据中心的建设案件,规模真的相当庞大,过去曾有整机入场装机完毕,所有相关业者都验收完之后,就马上拆掉机器,把AI芯片全部抽出来转卖的案例,现在也可能会有业者透过浮报AI芯片进货,来争取一些「转卖」的利益。
然而,山不转路转,这套AI芯片走私的路径既然可以成形,就代表背后有利可图。
显然美国对中国施加的种种禁令,都难以盖过中国本土业者对美国AI芯片的庞大需求,芯片业人士表示,如果美国商务部推出这样的政策,第一个会面临到的风险,就是走私管道是否会转向其他国家?还是会以多重转手的模式进行走私活动?
即使这都能有效地增加中国走私进货的成本,但考虑到AI芯片所能带来的庞大利益,这个成本恐怕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另一方面,虽然走私管道存在,但东南亚地区也切切实实存在本地AI基础建设的需求。
纵观整个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稳定,且具备足够大的土地和水电供应的国家并不多,这也是为何现阶段大举建置AI数据中心的东南亚国家,会是泰国和马来西亚。
这两个国家的政府单位,在力拼科技转型的阶段里,或许很难接受这样的政策规范,如此一来,这会严重影响规范的实际落实层面。
若美国商务部真的打算把AI出口规范进一步延伸到泰国与马来西亚,甚至更多国家,施行细则上,还是得谨慎思量。
责任编辑:何致中
- Tesla拿下中国GWh储能 众中系厂在美搁浅
- 美光加码投资总额2,000亿美元 支持美国半导体在地制造
- 评析:川普关税被讥TACO 国际压力能让美国知难而退?
- 美国紧缩AI芯片出口管制 渐侵蚀NVIDIA全球市占
- 评析:美中关税战休兵90天 市场反应与供应链未必同调
- 台商无需坐以待毙 被动转主动利销美关税降低
- ASML 1Q25订单未达预期 川普关税加深不确定性
- 评析:美关税战动态调整 从无差别转为「精准打击」
- 中国拉拢非洲国家 「太空」科技成筹码
- 中国研拟多张美科技大厂牌 应对川普关税谈判
- 川普关税来袭 半导体代理面临三挑战
- AI供应链暂未受美台关税影响 232条款调查冲击待揭牌
- 关税冲击与削减产能规划 日产研拟再关墨西哥2工厂
- 关税战再掀波澜 美国拟对中国关键电池原料徵反倾销税
- 评析:川普拿捏NVIDIA及EDA 台积、ASML与苹果也盼出尔反尔
- 川普拟制裁大马、泰国 NVIDIA成最大受灾户
- 川普「罩」美光 三星与SK海力士反遭关税、管制双掣肘
- 亚洲各国抢出货避关税 美国贸易逆差攀高恐增谈判难度
- 关税作保护伞 美电池制造的转机与危机
- 评析:中美贸易大战虎头蛇尾 哪些产业因祸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