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因应疫情加码投资 数码转型「人才」成最大考验
疫情时代下,制造业不仅面临缺工缺料问题,甚至供应链管理能力,也深深影响产销协调及库存掌控能力。迈向智能制造已是多数企业展开数码转型的共识,不过现阶段台湾制造业在智能化投资,整体局面呈现什麽样貌?根据DIGITIMES在2021年举行的智能制造大调查当中,从五大面向勾勒制造业的转型现况。
首先在转型投资金额方面,DIGITIMES分析师兼研究经理罗惠隆指出,半数(51%)的业者在智能化投资所编列的预算,落在新台币500万元以下,投资规划普遍仍偏向保守。其中有些厂家担心此刻导入数码系统,其阵痛期会影响产能因此放慢转型步调。不过普遍企业认为2021年投资金额会增加,尤其是科技制造业上游业者有近六成表示,2021年智能制造投资金额会增加(三成左右表示持平,回答会减少或未填答则占一成)。
至于数码转型现况,DIGITIMES也发现呈现「两极化」现象。例如以ISA-95标准架构来看,初阶Layer1、Layer2机台设备自动化程度,以及最高层Layer5例如导入智能商业系统CRM、ERP投资,这两端的发展较为成熟,但是反而中层的Layer3待加强。同时两极化也发生在不同业态,科技制造业加码投资、传统制造业趋向保守,造就两者在智能化投资差距幅度更为显着。
观察智能化导入项目,罗惠隆点出主要的发现在于,数据可视化、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及工厂APP/微服务这些项目的已导入比重都比2020年增加,尤其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这两项的导入比例都从2020年的11%分别成长到23%及25%,等于转型速度快了一倍。另外观察生产自动化的科技项目,最值得关注是工业机器人的导入,从2020年20%成长到2021年的34%。相反地,边缘运算、AGV、Digital Twin、区块链、数据汇流安全这些项目的导入情况与2020年相当,显见企业更能掌握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案展开转型步伐。
而在数码治理方面,也就是企业组织在推动转型的模式,近五成的企业是由最高营运决策主管担任负责人,有32%企业设置转型专案团队执行智能化项目,不过也有41%企业目前没有专职的转型负责团队。至于影响转型的阻碍因素,2020年排名第一的是「预算不足」,有39%企业选择此项目,不过2021年制约转型最大因素反而变成「缺乏专业人才」,为了解决此情况,多数企业倾向对外寻找基础建设服务商、顾问公司协助转型。
最后罗惠隆强调,智能制造是实施数码转型的一种实践,因为疫情造成人力紧缺、需求暴增,扩大转型的契机,促使企业寻求立竿见影的智能方案以解决眼前挑战。不过也有些项目没有所谓导入的「perfect moment」,期望企业强化转型决心,早日成功迈向智能制造。
- 2022智造转型大调查(上)系统整合与人才成首要课题、ESG列升级目标
- 2022智造转型大调查(下)线上办公、备份备援为制造业首要云端应用
- 宏庭科技协助公部门发展与数码转型
- 经济逆风徒增客户压力 云端业者下调业绩展望
- F5 rSeries新平台实现基础设施的自动化与未来化
- 少子化趋势无可逆转 产业用人策略应全面检讨
- 企业最缺的DX人才 商模、策略和数据能力须兼备
- SEMICON Taiwan首度推出全球汽车芯片高峰论坛
携手经济部链结台湾及全球车用半导体与汽车产业生态圈 - 扶田资本携手FoodTech新创共同推动餐饮革命
- 勤业众信:迎向2023 七大关键助生命科技产业崭头角
- 远景科技与WPI世平兴业携手拓展亚太区物联网市场
- Google Cloud台湾双引擎 助攻净零及数码转型
- 加速药物开发 疫后生医数码化新浪潮袭来
- 迎接ESG趋势 打造安全永续 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
- 企业是新创生态系的必要角色!寻求第二成长曲线 外部创新为最上策
- 台湾牙e通发展AI辅助医疗系统有成 推动牙医诊断服务再进化
- 价格差更要进场 纬创创投瞄准3大方向
- 企业IT投资跃升 订阅制改变传统制造采购行为
- 数码浪潮来袭 有效运用统计软件让企业发展更快速
- 消费者如何获得所需的HDMI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