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云推动箭在弦上 带动ICT应用商机
随着信息数码化及云端化的应用日渐成熟,求诊看病及医疗服务也随着潮流逐渐增加网际网络的方式,如网络药品买卖、网络问诊等,也让愈来愈多的国家已将卫生医疗信息送上云端。
如美国已计划在十年内让所有的医院,都能让病人或医师在网际网络上安全存取病人的电子健康记录;加拿大也早在2000年9月成立独立、非营利的法人组织Health Infoway,其主要任务为加速加拿大国内电子健康记录信息系统的发展及使用;英国则是在2000年7月开始推动「国家信息科技专案」计划,内容包括整合式照护记录服务、在线预约系统、在线处方、IT基础架构建置;澳大利亚则是从2002年进行速成的health connect试验计划,致力于允许电脑化的健康信息记录,能在严格的防护措施下,被蒐集、安全地的储存及交换。
卫生福利部(原卫生署)也已于2012年开始推动健康云发展计划,整体架构除了原先规划的医疗、保健、照护之后,还进一步把防疫也纳进计划中,预计于2016年完成相关系统建置,以涵盖民众从病前保健、病中医疗到病后照护的健康服务,并透过疫病防治,建构更为健康的生活环境。
医疗云需要中小型医院解决方案
在健康云规划的四朵云当中,以医疗云的发展最为成熟。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在于电子病历交换计划,预计于2016年时,全台500家医院及2万家诊所都将正式进入电子病历时代。
透过电子病历交换计划,民众不管到哪一家医院就诊,都能查询到过去在其他医院留下的病历信息,民众可因此减少重复检查的项目,加快诊疗速度,减轻医疗资源负担,电子病历中的用药记录,更有利于医生判断用药,避免发生药物过敏等医疗纠纷。
虽然目前实施的医院间数看起来并不多,但由于已经实施的医院都是大医院,加起来的总病床数已超过50%。但 剩下尚未实施的两百多间医院,大多是小型医院,没有足够经费资源来建置、维护电子病历交换的基础设施,且许多适用于大医院上千床的解决方案,未必适合仅有100床左右的小医院使用,如何找到适合小医院的电子病历交换平台解决方案,将是电子病历解决方案业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保健云引发智能移动设备需求
保健云的目的,是要让民众可以预防疾病,举凡疾病预防服务、保健应用、健身服务、甚至养生食物搭配服务等,均属于保健云的服务范畴。由于全球已开发国家人口趋向高龄化,这样的负荷势必会降低医疗照顾品质,如何普及医疗保健知识与推广自我疾病检查及预防,便成为维护国民健康必须重视的策略,也成为建置保健云的主要目标。
由于传统健检报告,只能告诉受测者当次的检查结果,无法让受测者知道自己是否属于某疾病的高危险群,因此,保健云的疾病预防服务,势必要善用数据探勘技术,帮助受测者分析并建立疾病模型,进而预测疾病的发展。
除了数据探勘技术外,智能动装置也将会在保健云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事实上,目前的智能手机或平板App,就已经提供很多保健应用的服务,主要目的皆为让使用者可随时记录,做为自我检测的依据。
保健云的另一个重要责任,则是让不同医事机构,都能主动将个人化的预防保健信息推广给民众,以促使民众采取助于健康的移动。透过保健云的云端技术,卫生福利部将能协调相关单位如户政机关进行数据交换,就能在民众授权同意下,利用民众的居住地、邻近亲属的病历等数据,主动传递个人化的保健信息。
照护云可带动传感技术应用
照护云的服务内容,包含生理状况的监测、复健照护及紧急医疗救护等。随着台湾人口持续老化,加上少子化风潮,即使有移工看护协助,要让病患有尊严地、很方便地,自己一个人在家生活,照护云势必要导入更多的ICT应用,如本来用于家庭自动化的自动控制技术,以及本来用于游戏的体感技术,都有机会成为照护云的重要应用。
如本来用于家庭自动化,如家电控制、遥控器的ZigBee技术,已有愈来愈多的研发单位,也将其用在照护应用。根据ZigBee Alliance在2009年出版的「Wireless Sensor Applications for Health, Wellness and Fitness」文件指出,国外使用ZigBee技术于健康照护领域,多是应用在「监测(Monitoring)」方面,并分为三大用途,包括一、慢性病监测;二、个人健康监测;三、个人健身监测。
但为了让紧急救护系统能够自动判断使用者需要被急救,被照护者可能就得随时随地配戴各种监测设备,但基础生理信号相当复杂,包括呼吸次数、血压、心跳等,不但导致监控设备设计复杂,穿戴不易,影响被照护者的生活起居,设备取得成本多半相当昂贵,后续保养维护也会造成困扰。
因此,近年来已有研究利用本来是用于游戏的体感科技,用来自动感应被照护者的身体状况,同时也可用来做为复健应用。如结合虚拟实境,被照护者还可从游戏中进行复健,不仅可增加被照护者复健的乐趣,还可根据被照护者需要复健的程度,调整游戏难度,让被照护者比较不会有挫折感,对于复健成果更有信心,提升复健的动机。
防疫云可快速控制疫情蔓延
防疫云则是希能让医疗院所直接透过电子病历系统中的「传染病通报模块」,将疫情通报数据上传到疾病管制署的传染病个案通报系统,通报人员也可在登录传染病个案通报系统后,持续补充或修改其他附加信息,来强化政府对疫情的掌握,而不用人工通报,进而快速控制疫情蔓延。
行政院卫生福利部信息处处长许明晖表示,台湾相继经历民国92年的SARS疫情、98年H1N1流感大流行、101年H5N2禽流感事件,以及最近的H7N9流感事件之后,发现建构跨域联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健康云的架构中特别加入了防疫云,并期望借此达到快速通报疫情的目标。
未来,防疫云将以现有的防疫信息网为基础,来建构防疫云服务,主要服务涵盖法定传染病通报单云端管理、疫情仓储数据云端展现平台、实验室传染病自动通报系统暨跨院所实验室数据云端交换平台等服务,并且运用云端运算技术加速疫情分析。
数据隐私防护是主要的困难与挑战
但要让电子病历、全民健保等数据上云端,进而发展医疗、保健、照护及防疫四大功能的「健康云」,却因为「个人数据保护法」隐私权敏感议题的牵绊,因为没有积极突破数据取得障碍,导致效率不彰整个计划都被「闷住」,至今仍无突破性发展。
其实不只是个资法有限制,现行法令对于专业人员所取得的信息,对服务对象都负有法律上的保密义务,包括律师、医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员所持有的客户或病人信息,即便在诉讼上,亦得拒绝公开、拒绝揭露予法院或第三人。
基于这样的保密关系所持有的信息,虽然在例外情形可揭露予第三人,但目前法律所承认的例外情形,并不包括揭露予云端服务提供者。因此,负有保密义务者在使用云端服务时,必须特别注意与云端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契约约定,限制云端服务提供者对云端储存信息之接近使用。
此外,由于医疗院所朝向大型化与复杂化发展后,除了医师外,能够接触医疗信息的人员也愈来愈多,如果在伦理上及法律上,无法让这些人员对病人信息负有更多的保密义务,相信并非健康云推动过程所乐见,亟待有关单位在推动健康云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