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H期刊深度解析电机动力未来趋势 完整盘点全球电机市场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6
李长荣化工
INSIDE

MIH期刊深度解析电机动力未来趋势 完整盘点全球电机市场

  • 尤嘉禾台北

《MIH 期刊》第二期于2025年10月正式出刊,这份针对MIH会员专属的期刊,本期以「电驱动力革命」为核心主题,分析全球电动车电机技术的最新趋势与台湾产业的关键契机,同时专访东元电机、德州仪器、信通电子、鸿华先进业界代表、从不同会员视角,提供会员多元观点。同时,第二期也分享MIH会员交流会议的结论,确立MIH四大服务支柱;另一场标准化会议中也确定未来工作方向。

电驱动力革命  三大趋势与挑战

本期封面故事,涵盖了当前电动车中,电机领域最重要的三大趋势与挑战,首先从电驱动力革命切入,探讨轴向磁通电机(AFM)与无稀土技术的双轨并进,其中,AFM以其极致功率密度成为高性能车款的选择,而无稀土电机则因应稀土供应链风险成为主流OEM的布局方向。

第二大挑战则是产业价值链重塑,全球竞争已转向系统协同的较量时代,车厂追求电机、驱动控制、散热设计与软件演算法的全面协同解决方案,台湾供应商必须从「模块供应商」升级为「系统整合夥伴」,才能生存下去。

最后的挑战则是稀土替代与供应链自主化,中国大陆垄断稀土供应链的国际风险,以及欧美各国的应对策略下。会员厂商必须在材料多元化、在地供应链整合与国际协作之间找到平衡,以降低对单一来源的依赖。

以标准化思维商用车突围  跳脱乘用车红海

由于电动车乘用车电机并无统一标准,几乎每个车厂都需要定制化设计。对供应链而言,高度定制化导致研发周期拉长,模具成本庞大且难以分摊,商业模式难以为继,许多Tier-2供应商甚至无法获利。

面对此一市场现况,东元电机总经理高飞鸢以自身经验指出,东元直接选择避开乘用车红海,转向商用车与公车动力系统。此外,东元在设计初期即规划未来三代产品的演进路径,确保产品具备长期竞争力,透过「先设计好平台,再延伸应用」的策略,成功兼顾开发速度与成本控管。

控制芯片串联价值链  扮演电机产业升级关键要角

TI(Texas Instruments;德州仪器)台湾暨南亚策略客户半导体行销与应用业务总经理潘先俐从半导体的角度表示,MCU与演算法的整合相当于电机的「大脑」,不仅影响输出是否平顺,更决定能否在不同应用情境下达到最佳化的能效。国际芯片业者同样积极投入此一领域。电机控制芯片正逐渐成为推动整个电驱产业升级的核心支点。

台湾电机产业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与国际芯片商协同形成的合作生态,另一方面是本地厂商累积的制造与应用经验。若能将两者有效结合,并透过MIH等开放性协作机制持续深化,台湾有望在全球电机产业价值链中,从零件供应者跃升为系统协同的共同创造者。

全球电动车电机市场  多轴格局下的新版图

市场洞察专栏方面,MIH本期从各地区主流技术角度,分析不同市场差异化演进。中国依托庞大内需与政策体系,成为新技术量产最快的舞台;欧洲则以严格法规驱动高效率与低稀土化,成为高端验证场域;墨西哥因美墨加协定与IRA政策,快速成为北美供应链的制造承接点;印度在二轮与三轮车带动下,以在地化政策推升多元需求;日本则凭藉效率工程与SiC供应链韧性,走出渐进而稳健的技术路线。

这些趋势意味着,台湾厂商不仅要同时应对中国的「规模化竞争」与欧洲的「技术门槛」,还必须因应墨西哥的「政策驱动在地化」、印度的「多车种拉动」与日本的 「效率+韧性模式」。在多轴格局下,建立差异化应对策略,才能在全球市场重组中找到持续立足之道。

MODEL C机电设计图路径  首次公开曝光

科技焦点专栏,从早期Tesla采用的IM(Induction Motors;感应电机),到当前主流的PMSM(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永磁同步电机),再到新兴的AFM(Axial Flux Motor;轴向磁通电机)技术,全面解读各类电机方案在乘用车与商用车市场中,展现不同的技术特色与应用优势。

专栏中,特别邀请鸿华先进,首次公开分享MODEL C的电机设计路径!采用高度整合的三合一架构(Motor + Gear Box + MCU),搭载永磁同步电机,在高扭矩、高效率与轻量化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也借此在性能、效率、续航与驾驶体验上达到全面提升,成功打造出符合市场期待的智能电驱方案。

本期MIH对话专栏  凝聚会员期许确定核心使命

MIH会员交流会于9月举行,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在会中表示,希望透过建立一个类似产业公会的「电动车生态圈联盟」,降低电动车产业的进入门槛。联盟的目标不仅是帮助全球供应链与合作夥伴,更希望透过标准化、模块化与平台化,加速台湾供应链的商业落地,最终成为串联全球市场的「出海口」。

为了实现「出海口」愿景,MIH在交流会中,提出了四大服务支柱:标准化的制定与参与、技术协作与产业曝光平台、推广代理、提升会员价值。来自各行各业的会员代表也在会中发言,分享观点与期望,内容涵盖了从传统制造业到新创软件公司的多重面向,共同描绘出台湾电动车产业的挑战与机会。

延续「从实作出发,为电动车产业建立共同语言与方法」的编辑理念,《MIH双月刊》目标是成为国际电动车产业参考、引用的专业工具书。作为第二期,本期以「电机」为主要报导分享重点,接下来将在从「电池」、「电控」为主题,深入潜出的方式,搭配科普小常识等信息,逐步分享产业最新趋势,以及
会员观点。未来也会陆续分享更多会员动态,让更多人一起参与造车的未来。更多信息请浏览MIH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