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T论坛聚焦零碳与永续金融 台科大积极强化产学交流 智能应用 影音

MITT论坛聚焦零碳与永续金融 台科大积极强化产学交流

  • 林佩莹台北

台科大MITT净零排放与永续金融论坛,由左至右:勤业资深会计师陈盈州、撼讯科技总经理陈剑威、行政院发言人林子伦、台湾科技大学工业管理系主任郭财吉及DIGITIMES副总经理黄逸平。台科大
台科大MITT净零排放与永续金融论坛,由左至右:勤业资深会计师陈盈州、撼讯科技总经理陈剑威、行政院发言人林子伦、台湾科技大学工业管理系主任郭财吉及DIGITIMES副总经理黄逸平。台科大

气候变迁危机迫在眉睫,全球对净零排放与永续金融等议题高度关切,产官学研各界聚焦净零排放目标,思考如何在追求永续发展的同时,确保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有鉴于此,台科大特别将「净零排放与永续金融」纳入MITT产学技术系列论坛主题之一,邀请重量级专家,从多元面向,讨论全球净零排放和永续金融的现况以及未来趋势。

台科大校长颜家钰博士在致词时指出,节能减碳已成趋势,但由于成本和操作方式尚不明确,因此业界在减碳产业化过程中仍面临巨大压力,对此,学术单位有责任将能力贡献社会,台科大就是希望透过产学议题论坛,让校友、合作企业及潜在产学合作对象深入了解台科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促成产学交流。

四大面向剖析净零碳排趋势

身兼我国无任所大使与台湾永续能源研究基金会董事长简又新,从宏观国际面向,以「台湾企业的永续发展趋势」为题,他强调在气候变迁危机中,设定永续发展目标、发展永续能源是永续发展的关键。台湾企业在2024年标普全球永续年监中,共有52家入选永续优良企业。

他接着提到,净零排放意识提升、永续金融风潮与永续法制化已成全球趋势,TCFD、SASB和CDSB等与ESG治理相关的标准报告架构,目前也正加速整合中,此举将提升企业报告的透明度和比较性,协助投资者更有效评估企业的永续表现。针对上述趋势,台湾企业除积极掌握市场脉动,还需善用创新科技加快转型脚步,方能在全球永续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台科大工业管理系主任郭财吉则从学界与产学层面,在「净零排放与永续金融对企业是威胁还是机会?」议题中,剖析企业面对净零排放与永续金融两大趋势时,如何将潜在威胁转化为成长的契机。他表示随着各国纷纷提出净零排放目标,台湾也在2023年通过「气候变迁因应法」。

ESG揭露与投资日益受到主管机关、资本市场及供应链的重视。面对这些冲击,企业可透过遵守法规、盘点利害关系人需求提升效率、实践ESG达成系统性创新等永续创新三部曲来因应。具体做法包括撰写ESG报告、识别价值链的风险与机会、从人工碳盘查到数码碳管理等。郭财吉表示企业可从合规、探索风险与机会、推动永续创新等方面,因应净零排放与永续金融带来的转型压力,并将之视为创新突破契机。

撼讯科技总经理陈剑威接着从产业面切入,在「撼讯科技让ESG落地再生的资源计划」演讲中,分享撼讯科技的ESG实践和再生资源计划。他看好锂离子电池回收与再利用的创新技术前景,陈剑威表示,撼讯科技不仅提供顶尖的游戏显示卡和专业图像处理解决方案,更致力于利用创新技术推动环保永续政策,其中再生资源事业将在企业第三成长曲线战略中扮演关键角色,希望建立涵盖锂离子电池回收和电池材料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型。

陈剑威强调锂离子电池是新工业革命的战略资源,也是未来绿色能源和电动车产业的核心元素,撼讯科技正规划透过创新循环利用技术,成功将废弃锂离子电池转化为有价资源,从而减少环境污染、提升资源使用率。他表示环保是压力也是商机,企业可积极面对此挑战,并透过创新科技探索企业,创造环保和经济共赢荣景。

在金融永续层面,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资深会计师陈盈州以「永续金融趋势与政策」为题,提供全球永续金融发展的洞察。他指出全球的绿色投资正快速成长,2022年全球低碳能源转型投资已达1.1万亿美元新高。为避免永续金融出现不当作为,目前全球金融监管机构已着手设立防漂绿规范,包括欧盟的永续金融揭露规则(SFDR)、赤道原则和责任银行原则(PRB),近年台湾金融机构积极遵循国际原则,以推动永续金融。金管会也透过「绿色金融移动方案3.0」鼓励金融业参与永续发展,透过永续金融评监加速建立永续金融生态系,并推动机构投资人公开揭露尽职治理状态,促进整体产业转型,落实永续愿景。

公私携手推动数码绿色双转型

由DIGITIMES副总经理黄逸平主持的「公私协作推动净零转型的策略及挑战」座谈会中,与陈盈州、陈剑威、郭财吉与行政院发言人林子伦进行意见交流。

陈盈州认为,近年新创事业对永续议题的关注度高,加上政策的推动,产官学界已建立起绿色转型共识,对于国际市场,台湾可善用AIoT技术能力,将相关系统整合后整厂输出,但面对永续议题,还须注意供应链风险,调整生产模式。

陈剑威表示,目前全球多数国家已设定碳中和时程和减碳路线图,台湾企业也须有相关策略与阶段性目标,此举是成本或商机?端视企业的投资思维。目前适合台湾发展的绿色领域商机包括发展环保包材、缩短供应链、制程创新等。

郭财吉指出,之前产业重点议题是数码转型,近期则聚焦于绿色转型,包括绿色金融和减碳技术两大方向,台科大的研究团队可协助企业制定策略、推动转型脚步。目前已开发出碳盘查平台,希望透过数据累积与知识沉淀,提供企业易维护、更新、规模化的系统,顺利启动绿色转型。

林子伦则分享行政院制定净零转型12项关键战略背后的思维。此政策涵盖能源转型、公正转型、绿色金融等面向,不仅是转型契机,也是商机所在。当前推动绿色转型,最重要的是发展再生能源,及盘查碳排放热点,拟定减碳策略。目前太阳能、风能已在部分国家出现发电过剩状况,在创新储能技术的普及下,未来能源供给将愈来愈充裕。虽然2050净零目标充满挑战,但在快速精进的科技发展下,能源充足甚至过剩也并非不可能,社会应以乐观、创新态度,来面对严峻挑战。

座谈会主持人黄逸平最后总结论坛观点,他指出多数台湾科技电子业已逐渐迈入50周年,可开始思考如何成为百年企业。要达到永续经营,需从提升产品服务价值、扩大全球管理思维、推动数码与绿色转型等面向着手,这四大面向环环相扣,例如可透过数码化和绿化提升产品服务价值,或利用数码技术推动碳盘查和绿色转型,唯有四大面向并重,方有助于企业强化体质,迈向百年永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