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效能滤网标准!台湾康法携手北科大 引领洁净空气新时代
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影响全球数10亿人口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空气中的悬浮微粒(PM1、PM2.5、PM10)与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癌症风险息息相关。因此,空气滤网的效能标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为改善空气品质并确保空气滤网测试更科学、真实,欧盟正式推行ISO 16890标准,取代过时的EN 779标准。台湾CNS 16890标准不仅强化对细微颗粒的过滤评估,更贴近实际应用需求,并与全球标准接轨,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更具公信力的参考依据。
Camfil Taiwan台湾康法与北科大洁净技术研发中心、半导体厂务制程设备中心和创新前瞻科技研究学院,昨天合作举办研讨论坛,探讨「空气滤网最新标准CNS(ISO)16890&各国标准(标定)差异」与「空气滤网容尘量(寿命)议题」。
会中,产学互相分享研究成果,探讨应用于医疗、电子及半导体产业的高端滤网HEPA(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最佳应用策略,并提供业界选购与运行管理的实务建议。
透过全程直播,研讨会共计百余位业界专业人员盛情与会(含在线及实体),与会人员来自半导体、电子与空调设计单位等领域。
论坛中,北科大研发中心专家针对HEPA滤网提出技术讨论,对其容尘量、寿命、折高设计与材料结构进行深入探讨。北科大提出高端HEPA滤网所采用的测试技术,包含油雾PAO与盐粒KCl测试滤网的过滤效能。
其研究亦考量滤网采购成本与日常运行费用,以寻找兼具高效过滤与经济效益的最佳方案。结果显示,在相同材质与结构下,较厚的滤网容尘量较高,而选用初始压损较低的滤网则可有效降低FFU系统能耗。
台湾康法客户经理蔡睿爵在论坛中提出,由于先前的EN 779标准仅针对PM10(直径 ≤10µm)测试,忽略PM2.5和PM1等更细微的污染物。ISO 16890规范扩展至PM1、PM2.5和PM10,更能真实反映空气中的细悬浮微粒影响,因此以ISO 16890取代旧有滤网标准,对业界来说是促进产品品质的良性发展。
同时,ISO 16890标准的测试条件更贴近实际环境。不同于传统EN 779,ISO 16890采用更接近实际空气环境的测试方式,例如:测试不同颗粒尺寸范围内的过滤效率,而非仅针对单一特定颗粒;ISO 16890考量「静电衰减效应」,确保滤网长期性能更准确。
台科大洁净技术研发中心教授胡石政亦呼吁各界专家,ISO 16890为国际通用标准,适用于全球市场,台湾应同步适用,这能让消费者与企业更轻松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高效滤网,并鼓励企业研发更高效的空气滤网,提高过滤性能并减少能源消耗。
台湾康法公司致力于提供包含HEPA & ULPA的高效节能空气过滤系统与解决方案。滤网并依据ISO 16890标准进行产品测试与标示。此外,台湾康法亦提供滤网生命周期总营运成本分析,协助企业优化过滤效能、降低营运成本,达成更高效与永续的空气品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