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e AI扮演创新引擎角色 凌华智能边缘运算应用论坛聚焦智能转型与永续契机
AI运算正从云端逐步扩展至边缘,企业透过Edge AI加速决策效率、降低营运成本,同时推动半导体制造、车载应用、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与成长,成为数码与永续双轴转型的关键技术。凌华科技于4月15日举办「智能边缘运算应用论坛」,集结23家生态系夥伴,吸引逾270位科技产业菁英与技术领袖出席,并邀请多位产业专家分享边缘运算最新趋势与应用实例,协助业界掌握技术发展脉动。
凌华科技台湾总经理暨IoT策略解决方案事业处总经理黄怡家表示,此次论坛旨在发挥ADLINK EdgeOpen Consortium (EOC)平台精神,透过开放生态系转化为紧密夥伴关系,并强化价值链、共同行销与技术创新,发挥加乘效益。
凌华已建构全球化布局,采用High-Mix Low-Volume生产模式,并积极扩建车用电子产线。为推动成长,凌华聚焦四大策略:发展HAI(Hybrid AI)产品、推动Display + Computer整合应用、扩展DMS+设计制造服务、深耕垂直市场;技术面则拥有高速信号测试、多模块化平台与Edge AI整合等核心优势。AI结合演算法、数据、算力与产业Know-how,将成为智能时代的驱动动能。
专家剖析产业变革路径 生成式AI、智能机器与净零转型成焦点
趋势论坛邀请多位产业专家,从生成式AI、智能机器人、半导体设备到永续净零等多元面向,深入剖析最新趋势与应用实例。群联电子技术长林纬分享aiDAPTIV+存储器架构,协助企业以更低成本掌握大型模型训练与微调,加速生成式AI普及,推动AI主权化落地。
波士顿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暨全球合夥人陈美融指出,AI技术正从规则式演算法快速演进至生成式AI,并逐步迈向多重智能体协作的Agentic AI时代。她建议企业在推动AI转型初期,可聚焦效率提升、职能重塑与成本优化三大方向。
聚焦于智能机器与永续应用发展部分。台大机械系特聘教授林沛群指出,AI与自动化结合将推动机器人进入工业核心,成为产业转折点。RGB-D视觉技术成熟、马达效能提升,使机器人动态反应更强;但LiDAR 与触觉技术成本仍高,加工技术如金属3D打印仍待突破。未来应着重安全协作、绿色运作、完全自主与多场域应用,结合AI与高可靠性系统,才能实现自主机器人广泛落地。
工研院张雯琪指出,AI化将成为半导体设备的必备条件。她归纳AI的四大关键技术应用,包括机器视觉结合视觉语言模型、数码孪生结合AI预测维护、工业数据结合大语言模型分析,以及强化学习结合自主机械手臂控制。
勤业众信风险管理谘询执行副总经理李介文建议,企业可采五步骤推动净零转型,包含承诺愿景、发展策略、整合组织发展模型、强化执行能力,到定期监控与揭露,并搭配绿电采购、碳定价、绿色债券与永续贷款等资金工具,提升气候韧性与绿色竞争力。
除了趋势论坛,活动亦包括「产业 X 应用技术研讨会」,邀请联发科技、NXP恩智浦半导体、泰雅科技、宏碁智通、Hailo、锐能智能科技、法博智能移动、友达光电、友达数码、奎景运算、达明机器人、EGK佳骏科技、Tallgeese AI、慧稳科技、方块砖智能显示、Fortinet、致茂电子与国立阳明交通大学等业界专家与会,从「智能制造的驱动力」、「智能城市与车载」、「边缘AI平台创新及生成式AI应用」三大主轴切入,深入探讨Edge AI技术的最新发展现况,并分享实际应用案例与解决方案。
现场更有三惟科技、洆侑、 立普思、 世平兴业以及上述提到的多家演讲厂商设置摊位,展出各式智能化解决方案,协助与会者了解前瞻技术如何落实于实际产业场域,藉由技术创新与产业协作,共同掌握智能应用的庞大商机。
凌华擘划全方位Edge AI解决方案 携手生态系加速应用落地
全球数码转型加速,Edge AI已成为产业创新的核心动能。凌华科技边缘运算平台事业处总经理陈少华指出,Edge AI是推动50万亿美元产业转型的关键技术,凌华在多元产业应用中已建构强大合作生态,并与全球顶尖厂商密切合作,加速技术落地。
凌华提供涵盖AI模块与板卡、Edge系统至控制与运算平台的完整产品线,支持轻量至服务器等级的多元芯片平台,满足各类AI运算需求;软件整合方面,则提供AI Runtime Environment、Edge AI Software Hub与Device Management Software等模块,应用横跨制造、交通、能源、医疗等领域。
透过同时支持 x86与ARM架构、完善热管理、全球无线/5G 认证与模块化设计优势,凌华可为全球客户提供最先进、高效且具弹性的Edge AI解决方案,加速AI部署与智能转型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