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I/O后「谷底反弹」 携手台积电展望多年合作 智能应用 影音
Fusion worldwide
IBM

Google I/O后「谷底反弹」 携手台积电展望多年合作

  • 林佳楠评析

Google近年持续扩编台湾研发团队。李建梁摄(数据照)
Google近年持续扩编台湾研发团队。李建梁摄(数据照)

Google I/O开发者大会后佳评如潮,重新收复市场信心。

相较于前两年大会,Google团队费劲解释模型有多强、众多产品服务分散焦点,此次发表彰显了产品化能力(AI查找等),也提出具有吸引力的创新愿景(Android XR、世界模型等),可说是大会成功的两大要素。

相对成熟的产品如Pixel 9a手机、新款TPU芯片则于会前先发表,有效让整场大会聚焦在AI软件新服务。

另一方面,焦点拉远来看,Google与台湾供应链关系愈趋紧密。

据了解,Google美国总部高层近期访台时,曾拜访台积电,探讨Pixel手机改用台积代工的芯片事宜。双方合作已展望到「至少3~5年后」。

自OpenAI发表ChatGPT以来,Google可说是一路追赶。

几次发表新模型后,却又因为爆出使用者体验不佳,而数次翻车。近期一大挫败事件则是,苹果(Apple)高层在反垄断调查作证时,指出4月Google查找流量首现下滑,团队考虑使用其他业者的AI查找,导致市场对Google信心大挫。

外界质疑,查找引擎龙头Google是否地位不保,以及Google产品化速度慢,是否不敌OpenAI这类动作迅猛的新创。而外界之所以高度关注,是因为科技大厂的命运,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体现产品化能力 提出创新愿景

此次大会亮点包括AI查找创新(AI Overviews、AI Mode)、三大实验专案落地(Project Starline、Project Astra、Project Mariner),Android XR系统及AR眼镜皆有具体进展。

Alphabe暨GoogleCEOSundar Pichai数次提到「研究化为现实」(Research becomes reality),一语道破团队长期面临的挑战,也就是如何将先进技术化为实际产品。各种AI服务也有免费、不同费率机制。

Project Starline即为一典型案例。

该专案主打3D裸视显示屏幕,在2021年就已提出计划构想,近年在I/O大会场边,曾数次提供记者体验,但禁止录影拍照。酝酿多年后,终于化为实际产品Google Beam,并与惠普(HP)、Zoom等夥伴合推产品和企业服务。

而AI查找创新已进行超过2年,从2023年的查找生成体验(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 SGE)、2024年更名为AI Overviews,乃至于近期的AI Mode,都彰显出查找引擎不得不变的压力。并非如部分人士以为的,Google只有传统查找引擎。

AI Overviews推出以来曾传出不少恶评,近期AI回应品质似乎趋于稳定,也有广告变现机制。近期在台湾使用Google查找,已可看到「AI摘要」出现在页首。

创新愿景的部分,Android XR系统、Project Astra结合AR眼镜应用等,约莫是受到最多讨论的话题。近年Google购并Micro LED新创Raxium、宏达电XR部门后,新品进展受瞩。

影片生成模型Veo的效果愈趋完美,近期释出的影片已难用肉眼分辨是否AI生成。其他诸如3D环境生成影像Genie模型、Gemini Robotics机器人应用等,也持续进化。正如Google DeepMindCEODemis Hassabis所言,多模态模型已朝下一阶段,也就是世界模型迈进。

与台湾供应链合作 未来只增不减

硬件产品部分,Google传将在2025年下半推出的Pixel 10手机,其中Tensor G5将采台积电代工的3纳米芯片,业界已盛传多时。

近期更传出,Google美国总部高层前几个月访台时,曾拜访台积电,探讨手机SoC出货事宜。双方合作期程展望多年,至少到Pixel 14新机的阶段,也就是约3~5年后。

随Google续推云端TPU芯片,与IC设计、服务器、液冷散热业者的合作,估计也是只增不减。

先前DIGITIMES独家报导,Google取得富士康大专案,将协助推动Google Cloud应用、协助OEM客户部署Android Auto系统、车载AI助理等方面。

随Gemini模型即将导入车载系统,Google与汽车平台和相关业者的合作,可望进一步开展。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