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正式上路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1
英飞凌
PTC

大陆「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正式上路

  • 杨乃仁

在大陆早已炒得火热的「物联网」在2012年将会进入新的阶段。由于大陆工部已正式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未来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都将加大财税支持力道,增加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产业化专项等对物联网的投入比重,鼓励民资、外资投入物联网领域。

高端核心技术将是发展重点

以智能电网为例,大陆中科院院士卢强认为,虽然国家电网没有宣布智能电网的投资规模,但他预计总投资会超过人民币万亿元。另外,智能交通目前也正以每年超过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在成长,专家透露,十二五规划中预计,到2015年交通运输管理将达400亿元。

至于科技产业本身,势必也会因为大陆加快物联网建设而受惠。据工信部人士指出,由于大陆的物联网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端综合整合服务能力不强,缺乏骨干龙头企业,应用水平较低,且规模化应用少,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等。因此将要求到2015年时,大陆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为实现以上目标,属于产业链核心技术的超高频和微波RFID标签、智能传感器等领域为主的产业,势必将因此而受益。因为大陆企业的低频和高频技术相对成熟,超高频和微波相关应用则需要仰赖进口。但由于超高频波段成本更低,应用范围更广,已被明确列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相关产业未来只要能掌握大陆商机,势必有明显成长。

RFID产业链主要包括标签、终端设备、软件、系统整合四部分,目前系统整合商通常涵盖终端软件环节,标签生产商负责部分芯片系统软件COS,单独生产软件的企业很少。因而从产值规模来看,软件占比小于标签、终端和系统整合环节,据大陆RFID产业联盟统计,四者占比分别为11.5%、33.8%、25.7%和29%。

目前RFID在证照防伪、电子支付、出入控制领域应用最多,而物流、仓储是较新的应用领域。据工信部统计,2010年RFID在证照防伪、电子支付、出入控制、物流、仓储各领域中的市场占比分别为45.2%、24.9%、15.9%、7.6%和6.4%。

至于传感器方面,目前大陆传感器市场的进口占比80%,传感器芯片进口占比更高达90%,显示大陆国产缺口相当大,其中又以汽车、物流、煤矿安监、安防、RFID标签卡领域的传感器市场增长较快。汽车传感器市场潜在规模达57亿只,是目前的14倍以上;物流传感器市场潜在规模达100多亿,是目前的十几倍;煤矿安检传感器市场潜在规模达数百亿元;安防传感器市场的规模增速将和安防行业的产值增速同步,因此在「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安防行业产值年均增长20%;RFID标签卡进入市场开拓期,未来5年年均增长21%左右。

十二五规划出炉 加速发展速度

因此,在物联网战略下,大陆制的传感器需求迫切,传感器行业的领导者更受政府扶持;作为物联网发展瓶颈,传感器成为整个产业链的优势环节,也代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物联网虽然在大陆一度火热,但2011年却曾一度沉寂,主要原因在于张进程缓慢。尤其在条码普及时间长达30年的前车之监下,成本更高的RFID想要全面取代条码,较为悲观的说法认为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加上产业一直缺乏统一的体系标准,都是物联网无法进一步扩张发展的制约因素。

但上述疑虑都可能会因为「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正式发布,而暂时告一段落,而进入一段时间的成长期。据大陆西南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物联网产业体系市场规模为1,000亿美元,大陆物联网市场规模亦达到人民币2,000亿元,大陆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让物联网产业有不错的发展基础。

根据新华社「2010-2011年大陆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预计,未来5年全球物联网产业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5年将接近3,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接近25%。保守预计,到2015年大陆物联网产业将实现人民币5,000多亿元的规模,年均增长率达11%左右,更让物联网未来不只可能立足大陆市场,朝全球市场发展的可能性也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