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压制程成本、投资AI 目标用自驾颠覆交通
Tesla 2023年第3季的研发费用年增58.39%,达到11.61亿美元,其3Q23财报显示,Tesla研发布局主要分为三大策略:「电池和储充」、「新产品到制程」、「人工智能(AI)」。
Tesla在全球工厂的升级着重电池、储能设备的生产研发。望能在汽车与储能业务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效率与产能,储能业务因此成为Tesla第二大营收来源,其储能业务在3Q23总营收比3Q22成长77%,达到总营收的6%。在多数国家都增加储能需求与扩大激励政策下,Tesla也希望未来储能与汽车业务的营收相当。
同时,Tesla工程部门更专注于设计创新的制程,为了应对2.5万美元的新车款与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除了提升产能、压低电池成本,生产制程也需考量。Tesla因此研发了一体式压铸技术,甚至是把旧产品与制程重新设计,比如Model 3、Y。
CEOElon Musk更将AI视为Tesla研发核心,他在公司总体规划二曾提到,Tesla目标并非只是制造2.5万美元的小轿车,而是希望透过自动驾驶系统(Robotaxi)颠覆交通模式。
Musk相信自动驾驶真正的意义,在于创造一个完全自主的交通系统。Robotaxi将与2.5万美元的次时代汽车采用相同的生产制程。让用户不需要拥有自己的汽车,可随时叫到一辆自动驾驶车辆。
然而要有强大的自驾系统,就要有足够竞争力的AI运算架构,因此Tesla决定自建超级电脑「Dojo」, 目前已被使用来训练新一代AI模型FSD V12。而为了实现完全神经网络,而非代码控制, Tesla每天从全球近200万辆的车辆中,获取约1,600亿帧影片用于训练。
届时新一代FSD V12会采用最人性化思考模式来驾驶。马斯克2023年8月在直播中,展示新一代全自动驾驶FSD V12在非缺省道路上,能自行礼让行人、避开路障、路口转向。
Dojo与庞大的真实行车数据,可以说是Tesla AI发展的基石。Tesla表面上是个降价求售的车企,其背后硬实力(技术、数据)和软实力(品牌、创新力、多元业务)的领先优势与持续投入,各车厂想迎头赶上,恐怕要多花心力。
本系列文章为逢甲大学与DIGITIMES合开「台湾ICT产业链之连结与前瞻专题」课程,由各组同学就电动车生态系各环节主要公司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蔡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