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国产替代「化暗为明」 华为Mate 60 Pro是长期反攻起点?
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从全年不到3,000万支,重回近2亿支之路可行吗?与华为手机合作的供应链业者,恐怕心里也在揣测这个答案。Mate 60 Pro此番反其道而行,未发表、先开卖,这其间的行销操作,恐怕只是未来数年华为「长期反攻」的起点。
据DIGITIMES Research数据显示,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在2019年达到高峰,来到2.18亿支,随后即雪崩式下跌至2022年底的1,940万支。
而中媒引述业界人士透露,华为日前上修2023全年的手机出货量目标,已经从年初的3,000万支,上修至4,000万支规模,这个年增逾4成的目标,也考验着华为。
不过,从华为29日午间突袭式在线少量开卖,这款被誉为中国国产芯片代表的Mate 60 Pro手机伊始,由华为带头启动的中国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也正式「化暗为明」,只不过,华为尚未披露整机的国产化程度,这究竟是烟幕弹?还是要将必杀技放在9月发表会揭晓?届时可见分晓。
在某种程度上,这恐怕也是全球化已死、区域化「现在进行式」的缩影,Mate 60 Pro本身有着许多不太可能大规模量产的技术限制,华为本身也不会傻到要用一支手机救中国。
然而,从2020年9月台积电受限美方禁令、断供海思起,华为用了3年时间,把Mate机种内建关键芯片,一个个换成中国本土替代,中媒7月间传出,Mate 60 Pro可能出现产能不足,此外,在性能上恐怕也未能立刻媲美海外大厂2023-2024年旗舰规格。
量能不足、效能不够,或许对竞争对手冲击不够大,再加乘中国消费者的民族主义情绪性采购,只能形成蚕食效果。
但反面思之,倘若华为能在3年内达到完全替代,复制出能与海外对手比肩的产品,心惊的恐怕不仅仅是设限的美国政府,而是更多的全球供应链业者与品牌大厂了,在某种程度上,苹果(Apple)是否也成了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牺牲品?
中媒引述券商报告指出,「国产化替代」推进,一直是华为手机内部「不曾公开宣示」的主轴。此番华为Mate 60 Pro搭载了6.82寸的OLED屏幕和国产的麒麟芯片,新机的发布预计将替疲软的消费电子市场注入新的需求,吸引用户升级换机,进而拉动整体消费电子产业的增长。
另一方面,Mate 60 Pro搭载的海思麒麟芯片,反映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替代的大势所趋,在当前海外对中国半导体产业设限的脉络下,随着中国本土芯片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发展,半导体上下游厂商展开国产化替代,减少对进口技术的依赖,确保本土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自主可控性。
由此脉络观之,华为Mate 60 Pro的问世,姑且不论量产的规模与成本比例,但从替代方案的考量上,也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国产芯片的可行性和竞争力,华为此番出手,也激发进一步推动半导体材料和零组件国产替代进程。
在当前海外对中国半导体产业设限的背景下,「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可说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材料及零组件的长期主线,而华为Mate 60 Pro的发布,预计将进一步推动芯片国产替代,正面激励中国半导体供应链的国产化。
责任编辑:陈奭璁
- TechInsights:华为Mate 60 Pro高度中制化 半导体技术仅落后2个制程节点
- Research Insight:华为携手中芯 谁会是最大输家?
- Mate 60 Pro搭载SK海力士存储器? 官方:未曾与华为交易
- 华为新机SoC引热议 美国议员呼吁升级制裁
- Research Insight:
华为突破先进制程红线 美政府如何补漏洞? - 华为自研CPU架构初步达成 Mate 60 Pro任务不在重返手机荣耀?
- 华为、中芯携手突破美国半导体制裁 然欧美扩大管制恐接踵而来
- Mate 60系列销量上看2,000万支 传华为已追单逾1,500万支
- 华为Mate 60 Pro采中芯N+2 7纳米节点SoC 中媒称国产化程度高
- 华为扶植中系供应链生产新SoC?业界认为不太可能
- 两位队友神助攻 华为迎来转捩点
- 中芯咬牙助华为再起 获利能力恐将打回原形
- 华为卫星通讯对标苹果? 未来战场或在卫星营运商
- 华为备货足再开销售管道? 在线实体多代理开卖Mate 60 Pro
- 华为有望藉Mate 60 Pro 重返手机三大供应商
- 华为SoC出自何处? Mate 60 Pro规格「懂的都懂...」
- 华为Mate 60 Pro硬件不够力 靠LLM一搏消费者眼球
- 中国半导体国产替代「化暗为明」 华为Mate 60 Pro是长期反攻起点?
- 懒人包:华为Mate 60 Pro手机SoC释疑大全
- 中媒探路华为门市 网络民调称弃保效应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