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数码化利器 持续繁衍智能制造成果
随着近两年国际经贸情势剧变,对于制造产业而言,如何善用数码化利器迈向智能工厂以提升应变韧性,俨然成为现阶段最重要课题。鉴于此,位居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的联华电子,也立足于「提升特殊制程竞争力与营收」、「社会责任与环境永续发展」、「满足客户与市场强劲需求」等3R核心理念,铺排智能制造转型战略。
联华电子智能制造处副处长林京沛表示,综观联电的转型策略,系以数码化为起点,循序推向数码优化、再达到数码转型。演进过程中最主要的实践方法,就是利用工业AI推广智能制造应用。
「落实工业AI的关键为ABCDE五个英文字,依序是Analytics、Big Data、Cloud / Cyber Technology、Domain Knowledge,以及Evidence Driven。」林京沛说,其中最关键要素在于Domain Knowledge的参与,若缺乏这一块,做出来的IT系统也是死的、没办法活用。
但不可讳言,在利用工业AI推动智能制造应用的过程,往往会遭遇诸多考验,这里头有来自技术的挑战,譬如多样性IoT传感需求,难以解析细微问题,AI专案所需数据源愈来愈多等;也有来自思维的挑战,例如OT与IT跨部门沟通协调不易。
为解决这些难题,联电提出三大数码化利器做为解法。第一是「创造力」,着重以人为本的系统设计,取代从前以功能为本的设计惯性;将数码优化元素(如智能巡检、AI-CCTV等)融入联电的环境永续愿景;建立智能制造数码化生态系,与业界领导厂商合作推动AI研究、并落地为专案。
第二为「整合力」,先找示范厂区试行专案,过程中务求整合生产单位和功能部门、共同执行专案,等到有初步成效,就透过BKM分享暨推广平台进行跨厂推展,且由高端主管定期审视推广进度与成果。此外建立计算资源动态调度平台,并建构敏捷的DevOps平台,尽量在开发阶段发掘与解决问题、以降低维运成本。
至于第三道利器是「执行力」,透过自建AIoT解决方案,尽可能走无线传输、或简单的能量采撷模式,取代成本高昂的实体布线需求。运用Big Data剖析问题、找寻解答,并提高数据采集的细致度。另外采取「影像、数值、NLP、人机协同」混合式技术开发;利用「AI+Big Data+Cloud」建构简易高效的智能决策平台;打造晶圆厂线上设备连线的RPA,以降低人为操作疏失、提升产品稳定度,例如可运用RPA执行智能调机,自动运行Pattern识别、扫描、调整Focus、对比与定位等一连串流程。
联电南科示范厂区依循上述解法推动数码优化,展现优异成绩,包括生产效能、人均产值、能耗减废、异常处理方式,皆有所提升,可说转型成效十分卓着。
- 2022智造转型大调查(上)系统整合与人才成首要课题、ESG列升级目标
- 2022智造转型大调查(下)线上办公、备份备援为制造业首要云端应用
- 宏庭科技协助公部门发展与数码转型
- 经济逆风徒增客户压力 云端业者下调业绩展望
- F5 rSeries新平台实现基础设施的自动化与未来化
- 少子化趋势无可逆转 产业用人策略应全面检讨
- 企业最缺的DX人才 商模、策略和数据能力须兼备
- SEMICON Taiwan首度推出全球汽车芯片高峰论坛
携手经济部链结台湾及全球车用半导体与汽车产业生态圈 - 扶田资本携手FoodTech新创共同推动餐饮革命
- 勤业众信:迎向2023 七大关键助生命科技产业崭头角
- 远景科技与WPI世平兴业携手拓展亚太区物联网市场
- Google Cloud台湾双引擎 助攻净零及数码转型
- 加速药物开发 疫后生医数码化新浪潮袭来
- 迎接ESG趋势 打造安全永续 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
- 企业是新创生态系的必要角色!寻求第二成长曲线 外部创新为最上策
- 台湾牙e通发展AI辅助医疗系统有成 推动牙医诊断服务再进化
- 价格差更要进场 纬创创投瞄准3大方向
- 企业IT投资跃升 订阅制改变传统制造采购行为
- 数码浪潮来袭 有效运用统计软件让企业发展更快速
- 消费者如何获得所需的HDMI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