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月光e-Hub看供应管理整合成效 智能应用 影音
Event
EVmember

从日月光e-Hub看供应管理整合成效

日月光半导体采购管理处部经理 陈荣宏
日月光半导体采购管理处部经理 陈荣宏

日月光半导体为提升公司竞争力,从2008年开始评估e-Hub架构,并在2010年正式进行整合规划与实际执行,于2011年开始陆续见到成效。日月光半导体采购管理处部经理,同时也是供应管理联盟(SMA)执行秘书陈荣宏表示,由于日月光采取信息开放策略,并透过e-Hub供应链协同作业平台,直接把预测信息(Forecast)与采购需求传给上下游供应商,让供应商能事先进行规划与备料;不仅让日月光本身备料库存金额大幅降低,也让整体供应链库存同步减少,并在降低库存的情况下,上下游供应商仍能维持既有获利能力、供货速度与客户实时服务,完全不因库存减少而有所影响。

采购策略转型:整合与协同

传统半导体产业的用料采购,为了达到实时供货的目的,大多会要求供应商建立大量库存,并依送货指令进行配送。由于相关库存需要仓储空间、管理人员与资金成本,因此供应商会将额外的库存成本转嫁给制造商,进而确保厂商自己的获利。

由于景气变动快速,再加上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使得客户订单变动性越来越大,不仅封装厂要能随机应变,供应商在建立库存时,更也要考量到库存成本问题,避免发生备料过多但客户却不需要的窘况。

陈荣宏提到,「库存最小化、获利最大化」是e-Hub导入的最佳表现(Best Practice)。也就是透过e-Hub实时处理「采购作业e化」、「收料与货况追踪e作业」、「货款作业e化」、「CofC在线数据收集」,并建立「VMI(供应商管理库存)/Consignment(寄卖)作业」实时查询功能,便能让供应商在看得到订单相关信息的情况下,精确掌控物料需求,正确安排最佳库存需求量,进而降低库存备料成本,确保企业获利。

采用SMA协同架构 建立物流支持制造模式

为了确保e-Hub执行方向是正确的,日月光2008年就开启「半导体产业联盟Hub建置计划」,于2009年执行「加工出口区半导体产业物流支持制造计划」,并在2010年正式启动,规划以日月光需求为基础,发展物流支持半导体制造业的专业物流模式,并将日月光e-Hub成功模式推广到业界,建立半导体策略组织,进行整体供应链的整合与模式推广。

陈荣宏表示,在与供应商建立SMA协同架构的过程当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厂商表示说,只要有持续预测信息(Rolling Forecast),就能够安排最佳库存与供货时程,并且愿意将库存状况与库存数据与日月光分享,如此一来,即便是碰到订单急速变化(如金融海啸、日本311大地震),也能在最短时间做出因应,也不会发生库存囤积过多问题,进而降低公司营运成本。

当日月光渐渐透过e-Hub与上下游厂商建立SMA架构之后,整个采购流程就进入全面e化。举例来说,当日月光的客户透过e-procurement系统进行下单,供应商便能立刻得知有新订单产生,开始针对生产需求进行安排,并在最短时间内告知日月光最短交期,让日月光能够及时回覆客户。在此同时,供应链上的合作夥伴可以看到「实时货况」,并可透过系统控管进货情况,减少不必要的库存累积。

陈荣宏不讳言,在传统采购-生产架构上,厂商为了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经常会采取延迟策略(Postponement Strategy ),希望降低不确定与风险,且能快速回应顾客需求,然而这样的动作却会造成延迟效应,让供货时程与交期受到影响。但是在导入SMA协同架构之后,由于相关生产所需信息非常明确,供应商可依照订单进行预先规划,生产商也会直接执行,在不影响交期的前提下,反而是为厂商争取到更长的Lead time。

面对日本311地震影响 e-Hub实时完成上下游材料库存确认

2011年影响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的重大事件,应属日本311大地震,不仅是客户订单受到消费信心影响产生大幅波动,诸多半导体生产制程关键原料由于都在日本地震受灾区附近生产,供应中断造成半导体产业「断链」疑虑。

日月光为了快速得知日本311大地震对封装生产线的影响范围,透过e-Hub供应链协同作业平台将上下游材料库存与供货能力进行反查,在最短时间内便完成确认动作,立刻重新调整生产计划,并将相关变动立刻回覆客户,让客户能够在完整统计数据支持下,针对自家产品重要程度做重新排程。在此同时,日月光也启动生产备援方案,让客户能有其他生产计划的选择,将日本311大地震对客户出货的影响减到最低。

陈荣宏认为,以SMA进行采购供应流程与信息标准化架构,将全世界封测产业之供应链成员与台湾之中心制造厂链结在一起,让供应商的成本下降、制造商材料成本下降,不仅可提升台湾厂商接单竞争力,更能为物流业者与资服业者带来商机,可说是一举数得!


商情专辑-供应链管理与数码转型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