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讯监控成为智能城市安防要角 智能应用 影音
DForum0705
Event

视讯监控成为智能城市安防要角

  • DIGITIMES企划

视讯监控应用于智能安防,绝非只是安装摄影机这麽简单。除了捕获数据,还要从中充分挖掘新知,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多应用。DIGITIMES摄
视讯监控应用于智能安防,绝非只是安装摄影机这麽简单。除了捕获数据,还要从中充分挖掘新知,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多应用。DIGITIMES摄

DIGITIMES企划

由于视讯监控已全面数码化,再加上ICT技术导入,已经成为智能安防系统不可或缺的要角,大到智能城市警政应用,小至社区安全居家监控,都可以在智能城市安防领域中找到相关解决方案,尤其在移动应用普及化的今日,全面导入移动监控功能,让管理者只要用手机或平板就能马上得知影像现况,并且可读取监控系统主动推播通知,更是视讯监控应用于智能城市安防领域的重要应用。

事实上,根据IMS Research的研究指出,全球安控产品市场产值中,最主要的产品就是视讯监控产品。以2012年全球215亿美元的安控产品产值为例,视讯监控产品就占了119亿美元,比例高达55.5%。

根据Global Forecast & Analysis预测,2016年视讯监控市场产值将达250亿美元,IMS Research指出,2015年将有70%的市场会由百万像素摄影机所主导,且视讯监控市场未来的成长趋势,将不会受到经济不确定的影响,预估从2011年至2016年的全球市场年复合成长率可达24.3%,亚洲将是成长速度最快的市场,成长率高达28.5%。

以政府为主导使用者的智能城市安防市场,已成为视讯监控产业最大的市场,比例接近30%。以大陆市场为例,从公安部在2004年启动第一批「311」平安城市工程起至今,平安城市已在大陆477个城市和重点单位建立了试点,建设视讯监控系统29.8万余套,摄影机273.5万台,超过之前20年的总和,大陆三分之二的省分,更已将视讯系统进行联网和信息系统整合。

高画质、低带宽及智能分析

整体而言,视讯监控技术趋势的发展,将会以「高画质、低带宽」为主。在高画质方面,4K及8K的高分辨率将会成长快速,宽动态范围影响功能(WDR Technology)及低照?夜视功能(Supreme Night Visibility)将会成为重要应用。

在低带宽方面,包括智能串流(Smart Stream)、3D杂讯抑制(3D Noise Reduction)、H.265压缩技术等,都可以降低高画质的影像对传输带宽形成的负担,进而提供更稳定快速的视讯数据传输品质。

但最重要的技术趋势,莫过于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包括人脸识别、车牌识别、人数计算、防暴侦测、逗留侦测等,不但可以让智能安防运作更有效率,也变得更加可靠。

由于视讯监控技术主要是由侦测、追踪及识别所组成,主要的挑战包括如何对应物件自体变化,如角度、形状及外表的改变,以及克服环境外部影响,包括杂讯干扰、部分遮蔽、光线影响及天候变化。

为了有效克服视讯监控的技术障碍,可以透过大量收集样本,并以统计技巧,建立统计模型,抵抗杂讯,提高强健性;或是以软件演算法侦测与抽取有效特徵,以抵抗各种形变;也可将目标物切割数个领域,分区进行处理;更可利用特殊硬件传感视讯以外的特徵,取得更丰富的信息,作为处理与分析的基础。

前述方式其实都有不同的优缺点,就智能安防的需求而言,并没有一体适用的最佳解决方案,而是要取决于应用本身及设计诉求,必要时甚至要使用多套软硬件系统协同运作,各展所长,互补所短,才能克尽其功。

如台北市城市路口的网络摄影机数量,早已超过16,000个,如果没有做到全面数码元元化,影像调阅将会变得相当困难,而良好的分层集中管理设计,更是能否监管所有监控点的关键。

视讯监控应用于交通安全领域更是普遍,如墨西哥城与巴西圣保罗城的都市地铁系统,装置的车载专用网络摄影机和固定式网络摄影机,就超过1,950台,以确保车厢内外的人员与物件识别,能够达到清晰精确的目标,进而确保地铁站内及车厢乘客的安全。

以视频监控为核心的安防产业,已从原先较为单一的视讯撷取和存储,朝向更标准化的端到端系统解决方案转型,从芯片技术到整合式软件的创新转型,都在推动安防产业朝向智能化、数码化、高画质和网络化的方向加速发展。

团队合作强化应用才是竞争之道

随着大陆智能安控产业低价销售策略及技术上精进的强大威胁,台湾重要的智能安控厂商日前都指出,大家必须有效地形成产业聚落,系统整合解决方案、IP监控设备、后端智能影像分析等产业主要供应厂商,必须紧密建立一个智能安控的供应链合作关系,以团队作战的方式,才能共同面对来自市场的竞争变局。

友讯科技副总经理余忠麟即指出,目前在大陆的安控厂商已经在CCTV(回路监视器)等传统安控监视产业上取得优势,对于已具有规格可遵循或是量产性的产品,很难再与之匹敌;所以,台湾厂商要重新整队,建立产业聚落,垂直供应链的合作关系,以团队作战的方式,创造更高的智能安控解决方案的价值,才能真正改变当前的市场竞争危机。

淩群电脑总处长陈一阳也表示,大陆厂商在售价攻势及市场跟进策略上更是淩厉,几乎是台湾厂商的一半价格不到,且新产品推出时间仅落后不到数个月,所以,淩群电脑的作法是建立应用解决方案的平台,如消防安控与水资源管理等平台,进军特定市场,创造更高的附加价值,不仅仅在单品的销售,而在整体转钥解决方案的提供。

陈一阳并指出,根据淩群多年经营东亚市场的经验,东南亚国家对台湾智能安控厂商的品牌拥有较高的认知与评价,是可以考虑的市场范畴,但团队作战仍是最佳的策略。

智能安防不能只是安装摄影机

可以确定的是,善加利用智能视讯监控,将是建构主动式安防体系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目前虽然仍有很多技术瓶颈有待突破,但只要能够结合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从政策、技术、应用、市场同时并进,可望催化更为成熟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视讯监控应用于智能安防,绝非只是安装摄影机这麽简单。除了捕获数据,还要从中充分挖掘新知,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多应用。传统安防厂商和IT厂商合作,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安防厂商对业务的熟悉度,与IT公司的大数据检索和分析能力,将是绝佳的互补。

如将摄影设备中有关车流的数据和空气品质传感器中的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就可以透过调整信号灯的时间,优化车辆在路口等待的时间,减少排放和污染,又可确保车流的顺畅及安全。

因此,要让视讯监控应用于智能安防,必须要建立一个复杂而精致的系统,并考虑互联性、安全性和可管理性。有效利用有限的网络带宽资源、降低系统存储成本,并从前端摄影机获得的巨量数据中,进行智能搜索和分析,从浩瀚如海的数据中挖掘出对各行业有用的知识,并保证基础架构及设备与设备间的数据流动,同时降低数据对来自于不同使用者或者不同系统的存取障碍,使得智能分析可以在系统中的不同节点灵活部署,大大提高现场的实时性和数据中心的运算处理效率,才能为管理者提供更加直观、有效的信息,最终服务于智能城市安防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