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应用激增 触动机房设备革新需求 智能应用 影音
Event
EVmember

网络应用激增 触动机房设备革新需求

  • DIGITIMES企划

机房设备的重责大任,即在于确使电脑伺服主机、储存设备、网络设备及其他IT设施,能够在稳定环境中正常运行。来源:FatCow
机房设备的重责大任,即在于确使电脑伺服主机、储存设备、网络设备及其他IT设施,能够在稳定环境中正常运行。来源:FatCow

伴随云端运算、移动化、大数据、社群媒体、物联网(IoT)等科技应用浪潮来袭,多数企业皆已知悉,今后商场决战点,已从过往效率的高低,转至创意之多寡;欲使创意透过智能服务型式付诸实现,企业务须建构强韧的数据中心或机房,使之成为致胜滩头堡。

但今时今日,绝大多数的企业数据中心或机房,皆面临着前所未见的艰钜挑战。随着企业将核心营运命脉,托付于IT系统之上,也就意谓着,信息机房不再仅扮演了驱动办公室自动化功能的角色,而在某种程度上,已跃为攸关企业存亡续绝的关键场域。

信息机房的「可用度」,便成为企业亟需严加呵护的挑战之一。有业者援引国际研究机构报告指出,企业数据中心每分钟的停机时间,可能酿成多达4,000?6,000美元、甚至更高的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挑战之二,则是肇因于密集激增的网络应用程序,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带动了软件与服务升级需求,二方面则一并繁衍了大量的数据数据;在应用需求迅速爆增之下,企业信息机房尤需具备十足的「可扩展性」,始可妥善承载持续增生的大量数据与服务。

而在挑战之三,即是近几年来备受各界谈论的节能减碳议题。依照美国能源局数据显示,如果以相同面积作为基准,则信息机房的耗电量,往往是办公室的百倍之谱,称得上是用电最凶的大户;可以想见,企业如果不设法打造更具节能效率的信息机房,未来恐将面临不断飙高的能源成本,背负尾大不掉的财务负荷,终至导致竞争力流失,也让企业必须正视信息机房的电源性能与效率议题。

挑战纷至沓来  更新机房设备刻不容缓

有监于此,企业为求顺利克服上述种种挑战,尽速推动机房设备的汰旧换新,实为迫在眉睫的要务;否则,日后随着云端运算、移动化、社群媒体或物联网等科技趋力的不断演进,导致大数据飞快增生,机房负荷不力的窘态,唯恐频繁出现。

究竟,意欲确保企业信息机房或数据中心恒常在稳定且高效率的前提下运作,需要布建具备何等条件的基础设备?姑且撇开是否走在最新科技的前端,先行归纳整理若干企业或机构的机房设施需求,初步综观企业信息机房设备的大致样貌。

所谓机房设备的主要功能,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使电脑伺服主机、储存设备、网络设备及其他相关的信息设备,得以在稳定的环境中正常运作,而不会由于温度、湿度或电力不稳等因素,导致IT设备寿命减短或不稳定的现象发生。由此可见,机房设备堪称是维系企业业务推展,确使对内对外服务一路畅行的关键元件。

就广义的机房设备而论,可分为几个面向来逐一探究。首先即是至为关键的电力系统,先决条件是要针对台电电力供应,寻求建立双路由机制,也就是说,必须倚赖台电从不同的两个变电所提供高压电源,藉以提高供电之可靠度;接着有关不断电系统(UPS)部分,理应至少采取N+1高可用设计,以期在市电停电或基于任何缘故断电时,犹可供应全载达10分钟以上。

此外有关于机房电力系统的相关设施配置重点,尚包括了针对发电机组亦需采行N+1备援措施,以利备妥24小时全天候持续运转容量;针对机架电源部分,应当采取双回路电源供应设计;另值得关注的重点,即是针对伺服主机设备、网络通讯设备、空调设备之接地系统,需确保彼此能互为隔离,以便严加保障人员与设备的安全性。

布建高效稳定电力系统  奠立机房运作基盘

不可讳言的是,现今企业对于电力系统的期望,固然仍会追求稳定供应,但对于能源效率的重视程度,亦可谓与日俱增。

至于提高能能源效率的落实之道,不外是大致几项原则,一是采用模块化及高效率变压器(98%以上)与UPS系统(至少90%),二是尽可能让UPS在高负载率且高效率下运转,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功能,三是尽可能在邻近机柜之处安装PDU,藉以降低过长之电线传导造成无谓的效率损失,四是尽可能按所需安全等级,恰到好处地设置相对应的设施备载量,以避免过多之设施备载量,反倒造成系统效率因而降低。

其次谈到空调系统,早期多数机房普遍要求布建下吹式恒温恒湿之空调系统,以维持温度摄氏15~20度、湿度40?60%的机房环境,妥善满足各类设备的运作需求,同时需于高架地板之下装设保温层;惟按现今讲求节能减碳的标准,传统下吹式空调系统,恐有将过多能耗浪费在机房环境之虞,因此潮流已逐渐转向水平式空调系统、甚至是机柜式空调系统,以利将空调冷却真正运用在IT设备之上。

然而为防止空调主机因故发生停机,对IT系统产生不可逆料之重大伤害,因此必须采取相互备援设计。针对空调系统的冰水主机,实应采行HA高可用架构设计,平时维持一套主机运转,但倘若该套主机出现失效,另一套便可适时接手提供冷却服务。

除此之外,各区域的空调主机亦需采取备援设计,不仅如此,还需自动轮替运转,借此维持空调系统恒常运行,竭尽所能将中断制冷的危机降至最低。

再者,针对消防部分,必须优先配置极早烟雾侦测警报系统,希冀凭藉其优异的侦测效能,一旦察觉空气中的烟雾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便以最快速度发出警报,好让企业可游刃有余保护各项重要IT资产。

此外,举凡FM-200环保气体灭火系统、符合NFPA2001的无污染自动灭火系统,乃至于手提式二氧化碳(CO2)灭火钢瓶…等等相关配备,在在不可或缺。

而在环境监控方面,则务求环控系统能与机房内部各项安全系统整合,包括电力系统的用电信息、空调系统的温湿度信息、消防系统的消防警报信号或VESDA早期侦烟警报信号、入侵警铃系统的玻璃碎裂或入侵警铃侦测信息,乃至于溢漏侦测系统的溢漏点信息,以便藉由环控系统的网络与传感器,尽速将各安全系统的信息及警讯,传递到环控电脑系统,以利机房维运人员得善用集中监控机制,针对各系统进行线上监控管理,迅速排解各式疑难杂症。

发展至今,环境监控系统愈趋精良,管控范畴亦逐步扩大,不论是基本的温度、湿度、漏水与烟雾侦测,甚至是门磁感应与红外线感应等安全装置,藉以保机房门禁安全,抑或结合智能电表,量测与记录机房的电力使用效率,凡此种种,皆可透过环境监控系统加以落实执行,一方面让管理人员得以透过网络,持续于线上监控机房环境状态,二方面自动记录机房环境之变化,以作为后续追踪或趋势分析的凭据,驱使信息机房运作效率不断提升。

另外,基于充分保障信息机房的安全,企业可考虑于机房入口处设置专职保全人员,负责把关人员出入状态,并定时巡逻机房;除此之外,企业亦可考虑在机房前后入口处,配置指纹办识系统,以严格管制人员进出,再者可针对机房内部各个区域,分别配置电子卡片锁,更进一步管制人员进出,再佐以CCTV监控录影系统、入侵警铃系统的搭配运用,以期保障客户及机房设备、设施或数据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