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化社会带动移动医疗照护商机 智能应用 影音
DTR0626
ADI

老年化社会带动移动医疗照护商机

  • DIGITIMES企划

一般民众对于健康照护的态度,已从过去的「被动」转趋「积极」,促使这种变化的关键,就是结合通讯技术的3C装置及健康器材。DIGITIMES摄
一般民众对于健康照护的态度,已从过去的「被动」转趋「积极」,促使这种变化的关键,就是结合通讯技术的3C装置及健康器材。DIGITIMES摄

随着全球人口步入高龄化社会,医疗照护的需求也愈来愈高,以欧洲为例,预计65岁以上老人即达所有人口的20%,而且医疗照护费用可能超过GDP的10%。

台湾人口老化问题也一样日趋严重,根据经建会在2010年中的推估,台湾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可望在2020年达16.3%,2030年进一步推升至24.4%,医疗照护费用势必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医疗照护费用增加、人口老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慢性病病患人数增长,将是全球政府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在第66届世界卫生大会中,大会委员呼吁各国必须重视智能医疗的发展,并成为各国发展生医科技及产业的重要课题,其中又以家庭照护衍生的线上照护、居家安全监控等需求最受重视。

根据研究分析,若能持续监控病患生命徵象,有可能提升病患安全、节省成本并提高效率,也能减少回院次数。在某些状况下,对病患的早期侦测甚至可能扭转一场医疗危机。

此外,一般民众对于健康照护的态度,也已从过去的「被动」转趋「积极」,防患疾病于未然,其中促使这种变化的关键,就是结合通讯技术的3C装置及健康器材,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穿戴装置,不但迅速普及,使用也愈来愈方便,已可提供家庭健康管理、预防医疗等应用。

可以预期的是,海内外的医疗机关、相关组织和开发者会争相利用移动医疗装置及服务,开发个人化健康相关加值应用,提供民众更容易地使用自身健康信息的方式,医疗机关也能以更为便利的方式,照顾院内病人和不便到达医疗机关的慢性病患,也能扩大病人照护地区的范围。

根据韩媒每日经济的报导,美国市调机构Lux Research公布的全球移动医疗保健设备市场规模,将从2013年的51亿美元,在2023年迅速成长至418亿美元。联合国的报告也指出,全球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50年将达20亿人,在全球人口高龄化的趋势下,将更有利于移动医疗保健市场的拓展。

大陆移动医疗市场受瞩目

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cs)曾经做过一份调查,有70%的美国受访者认为,移动医疗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的将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持类似看法的印度受访者,则有60%。而大陆受访者,认同移动医疗将成趋势的比例更高达80%,也显示移动医疗在大陆发展商机无穷。

2011年开始,大陆的移动医疗市场就已开始快速成长,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报告引用艾媒谘询(iiMedia)研究数据指出,大陆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从2013年底人民币22.1亿元,一路扩张到2017年的人民币125.3亿元,成长预估将超过5倍。

许多网站公司也已开始积极经营,如医疗网络公司丁香园从初创时网络团队占70%,转变成现在医疗专业人员占有70%。另一家业者春雨医师则是锁定大陆超过95%在身体不适时,不愿意就医的病患,让他们能够透过M-health产品,询问医生问题。

春雨医师更打出前两年完全免费的策略,两年下来累积1,500万活跃用户提供的数据,未来可以做成查找系统。此外,透过调查他们也发现超过25%的用户愿意付谘询服务费用,在2014年1月就成功吸引到5万名付费会员。他们还引入500家民营医院,提供就诊并收取一定费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

事实上,由于大陆医师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过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10年大陆平均每千名人口拥有医师数为1.4人,加上区域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大陆卫生统计年报数据显示,都市地区所享受的医疗资源高于其他地区两倍,包括医师数、助理医师数、病床数、有照护士数皆然,对于移动医疗的需求更加殷切。

医疗设备市场代理切入不易

目前跨足医疗电子的业者愈来愈多,奇异(GE)、西门子(Siemens)、飞利浦(Philips)纷纷成立子公司,专门负责医材设备市场。台湾业者则有广达、奇美、台达电、明基、研华、联发科,以异业姿态,赶搭这班新兴市场列车,未来的竞争可望更加激烈。

由于医疗市场具备半封闭的性质,代理经营不易,加上尽管医疗设备所包含的电子技术及传感器、应用处理器、数据转换器等关键组件,虽然科技业者熟悉的领域,但移动医疗设备在研发、制造、行销等层面,都与传统3C产品以大量平价为主的特色,有显着的思维差异。

如医疗设备因为涉及人身安全,医电产品需依法经卫生机关查验管理,同时通过特定电性安全规范UL60601、EN60601,因此进入市场的时间、成本门槛比消费性产品高。

市场开发角度也有差别,消费型电子产品的市场汰换率约为1年左右,但医疗器材生命周期是前者的2?5倍。在技术面,电子产业着重良率、速度及大量生产的性价比;而医疗电子则需整合电机、光电和资通讯跨领域技术,讲究安全耐用,品质更胜价格考量。

因此异业厂商若想跨足移动医疗电子产业,不能沿袭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思维,而必须思考如何运用本身核心技术的独特优势,以组件供应商角色切入供应链。如拥有显示器核心技术的厂商,医疗显示器、床边监视器材便是可以投入的领域,若成功串联起医疗器材业者的合作模式,就有机会在医疗电子站稳脚步。

以工业电脑跨入医疗设备为例,目前床边型(Bedside)平板电脑逐渐成为市场商品主流。这类医疗平板不仅可应用在临床手术、医疗照护场域,对使用者而言,不仅辅助医师临床开刀、看诊,还能提供娱乐、商用等附加价值给住院病患。

医疗电子产业链关系的特色,就是高度仰赖上游零组件设备,一旦客户关系建立后便不易更动,形成半封闭式代理体系。国外业者如GE Healthcare或飞利浦,初期进入医疗市场的手段,通常都是以购并小型医疗设备商,补强自身产品线面向为主,台湾绝大多数业者规模不如国际大厂,想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医疗产业生态链,除要更加了解市场未来的需求及竞争态势外,更重要的是,如何经营医院代理及医疗照护领域的客户关系,透过异业结盟及合作模式,是切入市场的首要敲门砖。

由于医疗电子产业讲究行销及代理,与拥有品牌口碑的业者进行异业结盟,会是打进医疗市场的重要一步棋。在产品开发之前,了解医疗人员需求,再与其他异业厂商如信息服务公司、医疗物流业者、医材设备厂结盟,找到市场尚未提供的解决方案、售后服务,建立新的商业联盟模式,才是跨进医疗电子产业相对事半功倍的策略。

信息安全问题要特别注意

由于欧美日等其他国家、电信营运商和设备厂商,在医院内部推展临床医疗、健康照护等相关领域信息化的发展,已有一段时间。业者也可考虑,从医疗外围领域的个人健康档案出发,如症状用词的标准化及脉诊仪器信号的记录与接取等切入,但有一项需要在意的是,当移动医疗装置开始被运用在居家照护时,包括安排到府访视的行程、访视时的回报、联络、沟通等信息共有,不但要做到无障碍实时进行,更要注意数据保全的工作,以避免病患隐私受到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