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32位元MCU市场 64位元蓄势待发 智能应用 影音
Event
EVmember

站稳32位元MCU市场 64位元蓄势待发

  • DIGITIMES企划

32位元MCU具备处理器核心、低功耗、系统、连接元件、存储器、使用者界面。图?Atmel
32位元MCU具备处理器核心、低功耗、系统、连接元件、存储器、使用者界面。图?Atmel

微控制器(MCU)的架构,从早期的4或8位元,演进到近期逐渐流行的16、32位元架构,并应用在各式各样的中高端电子产品领域。然在移动设备追求更纤细的画质与更高执行效能之下,业界纷纷推出更先进的制程与处理器架构来因应,尤在苹果iPhone 5s率先搭载64位元处理器抢占世人目光之后,更加速移动处理器市场迈向下时代64位元的趋势,期与桌上型电脑处理器架构分庭抗礼,为下时代先进架构的处理器市场布局…

8位元应用广泛  32位元已成主流

采64位元Power或ARM核心的QorIQ处理器,分成消费性?工业?网络等市场。图?Freescale

采64位元Power或ARM核心的QorIQ处理器,分成消费性?工业?网络等市场。图?Freescale

STM32采ARM Cortex-M家族微架构,弹性化架构让客户英用在各种市场。图?ST

STM32采ARM Cortex-M家族微架构,弹性化架构让客户英用在各种市场。图?ST

MCU(微控制器)的产品种类繁多,从汇流排架构来区分,可以分成早期4或8位元,中期16位元,以及如今最广泛的32位元架构。在8位元架构部分,就有多达20几家MCU厂商,提供各种微架构(例如AVR、PIC、MCS-48/51、COP8、Z8/eZ8/eZ80、HC08/11/8、PSoC、TLCS-870、XC800)的处理器,以8位元运算、8/16位元的定址能力,7KHz至125MHz不等的运作时脉,来应付基本的运算与处理需求。

一般都是应用在基本的电子玩具、各式家电、家庭自动化、灯控、工控、简易式消费电子产品(如移动电源、遥控器、单一游戏机)、胎压监测系统、简易WSN等领域。8位元的MCU,价格便宜,程序写作简单(支持组合语言、C、Arduino等语言)。

虽说MCU应该维持精简架构,然而在一些电子产品应用中,其数据的处理已经是以16位元(Word;字组)来运作,若透过传统8位元(Byte;位元组)分批处理方式,就必须耗费2至3次Cycle Time(时钟周期),不仅会造成效能降低,连带降低系统功效。因此厂商纷纷推出16或32位元架构的MCU,处理Word型态数据只要1次Cycle Time即可解决,让系统设计人员在程序设计上能够更精简,数据处理上能够更快速,以发挥更佳的整体系统功效。

在16位元的MCU部分,目前有将近10几家供应商,提供16位元微架构(例如C166、H8S、PIC24/dsPIC、MSP430、R8C、XC2000),16位元运算、16/24位元定址能力。运作时脉从32KHz到125MHz不等,能够应用在数据处理量稍大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语音玩具、音乐玩具等。

由于16位元MCU的处理效能?成本未必有明显优势,因此后续超过10多家MCU厂商转向直接推32位元的MCU,以完整的32位元微架构(例如AVR32、CRX、H8SX、PIC32、TLCS-900、TriCore)、32位元运算与定址能力,运作时脉从400KHz至500MHz都有,直逼AP(Application Processor;应用处理器)的水准,能够应用在需要复杂运算的工业或嵌入式领域,包含消费性电子、电脑周边(电竞鼠标?键盘、路由器)、车载电子、穿戴式装置、环境监控、WSN、各式传感装置等等。

32位元MCU从多样化核心  朝单一平台聚合

MCU里面所包含的指令集架构,可区分为CISC(如8051家族)和RISC(如MIPS/SuperH/ARM)指令集,其厂商亦有提供完善的程序开发工具,依照不同的MCU等级,来开发不同的应用。

由于各家的MCU指令架构的不同,功耗表现也不一样,当开发者要替换不同指令集架构的MCU时,不仅要修改程序码,甚至得更换整合开发工具,造成研发成本与开发周期的增加,因此采用单一核心架构的MCU家族,逐渐成为系统开发者的趋势。

目前当红的ARM Cortex-M家族微架构,有依照不同市场区隔区分成M0至M4的等级,其中,Cortex-M0可用来做初阶8/16位元应用,Cortex-M3可做中端的16/32位元应用,而Cortex-M4则可拿来做高端的32位元与DSC(数码信号控制)应用。由于采用单一架构MCU,在指令集向下兼容、且用法变化不大之下,便可在单一的软硬件开发环境下开发,以享有平台一致化与降低整体开发成本的好处。

32位元实已足够  高端64位元抢先布局

当MCU跨入64位元领域,其运算效能与应用领域已经跟当今64位元CPU、AP相去不远,因此前几年虽然有厂商尝试推出64位元的MCU (例如Freescale和MIPS)来试水温,但由于应用太少,加上目前32位元的MCU足以满足各种市场需求,使得厂商退出64位元MCU的开发,转进特殊应用的MPU或SoC,来进攻移动设备以外的下时代高速应用市场,例如光纤网络、云端储存、Big Data(大数据)等领域。

Freescale (飞思卡尔)的QorIQ家族平台,即是针对虚拟网络、宽频网络、移动通讯、智能电网、自动化工厂、智能医院、航太、国防等高端应用领域,所推出的64位元CPU,采用ARM或Power微架构设计。

QorIQ共分成LS (采ARM Cortex A7/A15核心)、P (Power e500/e5500核心)、T (采Power e6500核心)系列,LS系列主打入门级网络处理器,内建单核至4核心的处理器,时脉高达1.4GHz,耗电量2~10瓦,效能达到10Gbps,适合拿来设计企业级Router(路由器)、Switch(交换机)、WLAN、储存设备、安全应用、打印与影像处理,以及工业级的单板电脑(SBC)、机器人、工厂自动化等应用。

中端产品则是在封包、I/O、混合式数据平面的处理效能有所提升,提供双至8核(Core)的单或双执行绪(Thread)的处理器,运作时脉达1.8GHz,耗电量7?25瓦,效能可达到20Gbps,适合设计成ISP(网络服务供应商)的Router或Switch、数据中心的CNA(聚合网络卡)?智能网络卡,以及工业用机械视觉与摄影机。

至于高端产品则在流量控制、处理等功能又更加强,搭配4至24核的单或双执行绪的处理器,运作时脉达2.4GHz,耗电量15?40瓦,效能可达到80Gbps,适合成为企业的保安应用产品、数据中心的应用交付控制器?服务器至储存设备的桥接芯片?64位元服务器、ISP业者的都会大型基站。

在MIPS部分,由于其早在1991年就发表第一颗64位元的MPU-R4000,搭配其MIPS64指令集架构,具备64位元定址空间与暂存器,可处理庞大的存储器数据量(当时只设计到40-bit,可以支持到1TB的记忆容量),能应用于宽频网络、办公自动化、网络?电信基础设施、新时代移动设备、服务器等市场。

使用MIPS64架构的厂商有Cavium(凯为)和Broadcom(博通)。Cavium的OCTEON MIPS64家族,包含4种等级的产品C3xxx(OCTEON)、C5xxx(OCTEON Plus)、CN6xxx(OCTEON II)、CN7xxx(OCTEON III),采用单核至高达48核的架构,运作时脉从700MHz到2.5GHz。

至于Broadcom的MIPS64架构处理器,则有BCM11xx(单核)、BCM12xx(双核)、BCM14xx(4核)等家族,以级XLP500系列(多核、多线绪架构)。以提供运营商、服务供应商、数据中心、企业、家庭或中小企业的不同等级网络传输设备来使用。

ARM 64位元来势汹汹  各厂商纷纷加入

然而上述的64位元的微处理器(MPU)碍于价格与功耗偏高,市场应用上并不普及。2011年ARM发表64位元架构指令集之后,挟其以在移动设备市场市占率与低功耗的绝佳优势,势如破竹地进军到高端应用市场。此举也让原先采用Power 64、MIPS64架构的处理器供应商,也顺势推出ARM 64位元的网络处理器。

例如前述的Freescale LS系列便是ARM 64架构。Cavium的ThunderX的ARM 64产品可提供高达48核、2.5GHz的顶级处理器,并依市场区格分成ThunderX_CP (运算)、ST (储存)、NT(网络)、SC(安全运算)等系列。

而Broadcom也发表4核ARMv8-A架构的64位元网络处理器Vulcan家族,高达3GHz的运作时脉,可应用到高端网络应用市场。另外Applied Micro的X-Gene家族,是一款Server-on-a-chip(芯片即服务器)产品,速度达2.4GHz,适合网页前端、记忆快取、大数据、云端储存等服务器应用市场。

其余厂商部分,例如Apple(苹果)的Cyclone、Qualcomm(高通)、Samsung(三星)、NVIDIA(辉达)的Denver、AMD(超微)的K12等大厂,皆采用ARM 64位元架构,主攻移动设备处理器市场。软件方面,除了Apple的iOS7、微软Windows RT支持64位元环境之外,采Google Android L系列也将完整支持64位元环境,以发挥新时代移动设备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