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EVmember
ADI
从硅谷看台湾奇蹟(6/10):有容乃大:善养浩然之气
此行在史丹佛大学的研讨会现场,有位被称为「Philip」的华人教授来跟我打招呼,看起来他是认识我的,我礼貌地掏出名片跟他交换。喔,原来是大名鼎鼎,就是台积电技术长孙元成卸任之后,一度短暂担任技术副总的黄汉森。
从硅谷看台湾奇蹟(5/10):台湾有事,岂止日本有事而已!
当安倍晋三提出「台湾有事,日本有事」的说法时,很多台湾人感激涕零,其实我认为不只日本有事,韩国也难幸免,源头就是台湾的半导体与ICT产业的供应链。
从硅谷看台湾奇蹟(4/10):国防投资只有GDP的2.4%,增加到5%可行吗?
多数人不认为未来2年内国内会攻击台湾,但很多人相信未来3~5年,习近平执政的第三任期将是高风险期,但台湾准备好了吗?台湾每年的国防支出是190亿美元,占GDP的2.4%,有人建议在未来5年之内增加到400亿美元,是GDP约5%的水平。
从硅谷看台湾奇蹟(3/10):竞争力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在其他国家看起来是极其自然的讨论,在台湾竟然是非黑即白,生死相搏的政策辩论。2024年会是最后一次台湾总统大选吗?如果国内经济成长率低到0,武力攻台的可能性更高。表面上看,台湾不仅难以左右逢源,甚至是处于进退失据的状态。但回想过去半世纪,台湾不也都是这样活过来的吗?越困难的时代,越是有丰富多元的发展契机。
从硅谷看台湾奇蹟(2/10):没有国家安全战略,台湾也活了70多年
由于主权定义的争论,台湾没有明确的国家战略,这到底是谁的错?带领英国走过二战的邱吉尔曾说:过去400年的英国国家战略,是避免低地国家被欧陆大国占领;美国的国家战略则是以知识、技术、专利为利器,以军事为后盾维持国际霸权的国家。
与诺贝尔奖擦身而过的Nick Holonyak
任教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Champion)校区电机系的Nick Holonyak Jr.教授,于2022年9月过世,享寿93岁。Holonyak在半导体光电领域,有着超过半个世纪的杰出贡献。在LED以及雷射二极管的原创上,更两度与诺贝尔物理奖插身而过。
从硅谷看台湾奇蹟(1/10):导言
2022年,台湾800家上市柜电子公司的总营业额将首度超越1万亿美元,半导体依然是中流砥柱,面对未来两年可能下行的景气,台湾因为强大的半导体业与ICT供应链而维持无可替代的地位。但歌功颂德容易,如何在顺风顺水时「杞人忧天」理解台湾的能与不能,一趟硅谷之行,在正面的心得背后也有一些隐忧,或者应该被深入探索的问题。
算得出天体运行的轨道,但算不出人类的贪赧
常有人问我明牌,但我不进出股市,无从说起。有人不死心去问我太太,太太总是说:「问我老公,不如去问神」。拙荆聪明睿智,无须让我多费口舌,我把多数的时间用在分析产业趋势与本业的经营上,这是「庸才」比较容易做到的事!
媒体人也可以成为媒体宠儿吗?
媒体人又能成为媒体宠儿的人,非《财讯》社长谢金河莫属。谢金河引经据典,从国家财政谈到个别企业的财务数据,如数家珍,进出自如,令人佩服。大家别小看这些事,每天「玩弄」数据,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他能历久不衰,绝非偶然。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他做了多少功课才有今天的地位。
「喜悦不在目的地,而在过程」
这句话是苹果(Apple)CEOTim Cook说的,微软(Microsoft)创始人Bill Gates也说,「我们经常高估两年的进展,低估十年的变化。」类似的说法我听过不只十次,从名人口中不断地出现,就显示出大家对于「成功」的方法是有一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