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Champion)校区电机系的Nick Holonyak Jr.教授,于2022年9月过世,享寿93岁。Holonyak在半导体光电领域,有着超过半个世纪的杰出贡献。在LED以及雷射二极管的原创上,更两度与诺贝尔物理奖插身而过。
诺贝尔委员会于2000年将其中一个物理奖颁给俄罗斯的科学家Zhores Alferov,表彰其在半导体雷射上的发明与贡献。
Alferov于1960年代末期,第一位利用化合物半导体的异质结构,制作出能在室温下连续操作的半导体雷射。但是Alferov所使用的是砷化铝镓(AlGaAs)材料系统,由电转换为光的效率不佳,得要注入极高的电流密度才能让光起振,所以只能维持极短的时间,不具有实用价值。
Holonyak团队于1970年代做了很大的改良。首先使用量子井(quantum well)结构将电能转换为光,同时在磊晶上采用四元InGaAsP化合物半导体,大幅地下降雷射光起振的电流,使得半导体雷射能够长时间连续的操作,完成商品化的最重要一里路。
由于Holonyak的贡献,光纤通讯、海底光缆、光信息储存,乃至于网际网络才得以蓬勃的发展。当然诺贝尔委员会重视原创的发明,学术界虽对人选有不同的看法,但也只能尊重。
到了2014年诺贝尔委员会将物理奖颁给3位日本科学家,表彰其在蓝光LED的发明及贡献。
蓝光LED最大的贡献在于,是与黄色的萤光粉结合产生白光,取代自爱迪生以来的白炽灯泡,成就现在主流的固态照明。但是LED的原创,却是Holonyak在1962年于通用电器(GE)所发明的红光LED。此奖项一宣布,各方不同的意见蜂拥而至,诺贝尔委员会也被迫做公开的说明。
Holonyak于伊利诺伊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先在通用电器工作。当时只有利用GaAs材料的红外线二极管,以及利用磷化镓(GaP)材料但效率极低的可见光二极管。Holonyak却思考将这2种材料结合成磷砷化镓(GaAsP),尝试做出可见光的高效率二极管,也就是LED。
同仁皆认为Holonyak疯了,尤其是化学家更不相信一位物理学家,有能力合成出此三元的GaAsP化合物,但是Holonyak做到了,而红光LED至今仍在使用这个材料系统。
Holonyak还有很多的发明,至今都还被广泛使用在光电元件的制作上,比如说利用铝的湿式氧化所形成埋入绝缘层,至今仍是制作面射型雷射(VCSEL)的重要步骤。
Holonyak所服务的伊利诺伊大学,这几十年在半导体领域的研究,一直是执学术界的牛耳,一个在美国中西部一望无际玉米田中的学校是如何做到的?这一切得从Holonyak的指导教授John Bardeen说起。
Bardeen于1947年,与另外2位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科学家共同发明晶体管,在1951年受聘于伊利诺伊大学的物理系及电机系,而Holonyak是其在电机系所收的第一位学生。Bardeen在伊利诺伊大学发展出超导体的BCS理论,是目前唯一得过2次诺贝尔物理奖的学者,分别是1956年的晶体管及1972年得超导理论。Holonyak因为在通用电气有杰出的表现,被Bardeen教授延揽回电机系任教。
Holonyak所收的第一个研究生是Greg Stillman,毕业后也是因为在外研究机构的杰出表现,延揽回母系任教。更有趣的是,Stillman教授的第一个研究生冯明(Milton Feng),同样因为优异的表现,回到母校任教。这是个严谨且能融入团队合作的选才方式,每位加入的新成员都至少在外超过10年历练,可带回母系新的研究领域,并与原有的基础相结合。
冯明与Holonyak这2位教授共同发明的高速晶体管雷射,乃这类结合的最佳典范。此外再加上其他学术机构所训练出来的学者,包括在台湾完成大学学业的的郑克勇及谢光前等2位教授,共同造就伊利诺伊大学在半导体领域不朽的基业。
我因为与冯明教授熟识,于十多年前访问过伊利诺伊大学,冯教授亦来自于台湾,于高中时期就出国了。
在那次的行程,冯教授特别带我去拜会Holonyak,并一起喝咖啡。Holonyak一如所传说的,很少待在自己的研究室而是与学生们在研究室比邻而坐,因为Holonyak需要随时知道在实验室所发生的事。Holonyak每天都是搭最早的一班公车,拎着午餐盒到实验室。在交谈过程中,因为Stillman已先过世,Holonyak还提到每天仍会想念Stillman,可见其师徒感情之深。
在离开香槟城的飞机上,往下看是绵延不绝的玉米田。Bardeen、Holonyak及Stillman这3位教授都出生及成长于美国中西部,也可能是这片玉米田,得以让这3位杰出的学者,一脉相承,薪火相传。
曾任中央大学电机系教授及系主任,后担任工研院电子光电所副所长及所长,2013年起投身产业界,曾担任汉民科技策略长、汉磊科技总经理及汉磊投资控股公司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