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才建构完善环境 探索无限可能的台湾AI未来 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ST Microsite

培养人才建构完善环境 探索无限可能的台湾AI未来

  • 郑斐文DIGITIMES企划

1950年代就已问世的AI,70年来历经三次浪潮,终于在硬件算力提升、演算法完备、数据数量充足的今天有了立足之地,然而对产业与社会来说,AI要顺利落地并普及于生活中,仍须有完善环境作为应用发展支撑,因此在Taiwan AI EXPO 2022第三天不知讲堂,从AI的发展方向、技术现况、应用实例与人才养成等面向,发表精采演说。

以技术为基础 建构AI未来愿景

广达电脑公司技术长暨副总经理张嘉渊在「AI的未来想像与蓝图」演讲中表示,AI已成为此一时代的显学,多数人将之视为迈向未来的关键,对此他认为AI仅是实现计划的工具之一,企业应先进一步了解未来社会动态与人类行为,从而找到可行的商业模式,最后一步才是选择合适工具。他接着以广达电脑历年来的转型为例,该公司的营运策略围绕着V.I.P三个字,意即Vision、Integration、Position,每隔10年就会重新规划产业愿景,并整合企业内外资源、找出市场新定位,广达成立初期以代工制造为主,依照客户设计完成产品,但此阶段该公司也持续探索市场的更多可能性,为第三世界孩童研发出的百元电脑就是其一,之后公司不断以破坏性创新一路前进,如今广达集团已有移动设备、云端服务、高效能运算平台、机器手臂等多种产品。如今AI时代来临,广达不仅成立研究院强化研发,同时也与各领域专家合作,集结众人之智,让AI在真实世界顺利落地,化身为未来生活的一部分。

广达电脑公司技术长暨副总经理张嘉渊。DIGITIMES摄

广达电脑公司技术长暨副总经理张嘉渊。DIGITIMES

AI的各种想像应用要成真,背后必须有紮实的技术基础,半导体技术居全球领先地位的台湾,近年也大力投入AI芯片,台湾人工智能芯片联盟副会长张世杰指出,近年来产业的AI发展趋势已从云端走向装置端,且对实时性、可靠性与隐私性有更高要求。他分析过去的AI芯片以通用型架构居多,应用层面虽广,但芯片效能有限,近期则逐渐转往专用型的装置端发展,此类芯片是专为特殊应用打造,效能可满足使用端需求。对于装置端AI芯片的发展,台湾有完整半导体产业能量、具信息安全正面形象、IoT 装置丰富制造经验等三大优势,为了进一步深化优势,在行政院科技会报办公室与经济部指导下,产学研界携手成立「台湾人工智能芯片联盟」,并推动「AI on Chip」计划,从弹性设计、降低NRE、加速开发、超低功耗等四大核心技术着手,协助台湾落实「AI产业化」、「产业AI化」愿景。

台湾人工智能芯片联盟副会长张世杰。DIGITIMES摄

台湾人工智能芯片联盟副会长张世杰。DIGITIMES

善用AI力量 推动数码转型

除了愿景勾勒与技术规划,应用实例与数码转型典范也是产业发展AI的重要参考,在「产业聚焦」议程中,台湾微软专家技术部总经理许志胜提到,微软投入AI发展已有多年,早期必须透过众多专家的长期协作,才能研发出具可行性的成果,但经过多年发展,如今AI工具以变得简单易用,以微软为例,现在Azure Machine Learning平台就能让不具信息背景者轻松使用AI,透过AutoML与MLOps功能打造友善的AI开发协做环境;而Azure Applied AI更结合商业逻辑为企业用户打造开箱即用的AI服务,如Form Recognizer表单识别器、Video Analyzer影片分析、Metrics Advisor异常侦测等,协助企业大幅缩短AI导入时程。微软近来年亦深耕台湾市场,协助许多在地企业导入AI解决方案迈向数码转型,友达光电便是其一。

台湾微软专家技术部总经理许志胜。DIGITIMES摄

台湾微软专家技术部总经理许志胜。DIGITIMES

友达光电副总经理暨友达数码董事长杨本豫以自家公司的转型为例,友达光电的AI转型是由内而外逐步启动,他回忆当时面板产业的价格竞争日益激烈,友达决定转往少量多样生产的高附加价值方向发展,藉由合作夥伴微软的协助,善用Azure积极导入AI系统提升产线效率。转型有成后,友达透过子公司友达数码将自身的经验与技术转化为SPIIDER智助机顶盒系列产品 ,搭配友达数码 nocode AI平台解决方案,协助各领域的制造业者无痛导入AI,目前此系统已协助多家台湾不同领域的业者打造智能制造系统,某大型半导体厂就透过友达的AI解决方案撷取设备运作数据,降低产线无预警停摆的机率,并以此踏出转型的第一步,为之后的产线升级立下基础。

友达光电副总经理暨友达数码董事长杨本豫。DIGITIMES摄

友达光电副总经理暨友达数码董事长杨本豫。DIGITIMES

微软亚太区物联网专家张益邦也以制造业为例,分享台湾产业如何快速实现AI数码转型。他表示数码转型可依时间与价值分为五大步骤,第一是建构单一数据模型与遥测格式的连接性,第二是让数据透明化的可视性,第三可侦测异常状态提升OEE的通透性,第四是透过AI分析数据掌握未来的预测性,第五是实现系统自主回应自我优化的适应性。在这五大步骤中,微软的Azure都提供了对应工具,业者可因应本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功能产品,以华硕AICS为例,该公司的AI研发中心就选用了Azure Machine Learning、IoT Hub和分析技术,提升制程环境的安全性。

微软亚太区物联网专家张益邦。DIGITIMES摄

微软亚太区物联网专家张益邦。DIGITIMES

建立充足素养AI人才 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人才是产业成长动能,而AI人才的养成除了专业技能外,还需有相对应的素养,对此中央大学资工系教授/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信息研究专题中心CEO蔡宗翰先定义「素养」二字,他认为素养是指一个人为了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时,所、应刚具备的态度、能力与知识,目前多数学生仍只重视考试相关的素养,学生与家长应跳脱学校范围,将学习的关注点扩大到社团及生活面。至于AI素养的建立,他建议可先从监督式、非监督式、强化式等三种学习方式先让自己有基本认知,第二步是将学习触角扩大到书本以外的其他资源,现在多所大专院校都有相关课程,最后则是养成观察习惯,将现实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转为AI模型可解决的问题,此外他还表示,无论是学生或上班族,在学习写程序之前,都应先反覆确认是否有自行建构模型的热情,如此AI之路才能走得长久。

中央大学资工系教授/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信息研究专题中心CEO蔡宗翰。DIGITIMES摄

中央大学资工系教授/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信息研究专题中心CEO蔡宗翰。DIGITIMES

在随后的座谈会中,蔡宗翰接着指出,在各界努力下,AI工具已越来越简单易用,只要稍微培训就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快速建立训练模型,因此对使用者来说,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AI应用到现实场域中,要解决此问题,就必须具备场域专业知识,就整体发展态势来看,资工背景工程师与场域专家会是未来AI人才的两大培育方向。

座谈会的另一专家咏鋐智能CEO谢宗震则与现场来宾讨论「何谓AI人才?」他认为在决定使用AI前,必须有足够的理解,而所谓的理解不仅是AI知识,还包括对问题的认知,并将所有问题都转化为AI的问题,尝试以此思维找出解答。此外他也提醒AI研发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可测的状况,投入者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与热情,方能顺利走下去。

座谈会主持人AIFCEO温怡玲总结两位来宾的看法,她指出台湾许多企业内部的系统都是信息孤岛,必须透过AI的串联赋予这些系统更多价值,不过AI导入往往是破坏性创新,因此空降的外部AI人才很容易被既有员工抵制,因此她建议企业的AI观念必须由上而下贯彻,方能让AI人才持续为公司做出贡献。

AIFCEO温怡玲(左)、中央大学资工系教授/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信息研究专题中心CEO蔡宗翰(中)、咏鋐智能CEO谢宗震(右)。DIGITIMES摄

AIFCEO温怡玲(左)、中央大学资工系教授/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信息研究专题中心CEO蔡宗翰(中)、咏鋐智能CEO谢宗震(右)。DIGITIMES

AI浪潮袭来 2023发展大预测、

DIGITIMES Research总监黄建智与黄耀汉、林欣姿两位分析师,分析AI的近期走向。黄建智表示,产业环境快速变化,AI化成为企业因应变革的关键技术,此技术可为企业赋能推动数码转型、洞察新市场找到新客户、并且提升组织的韧性与敏捷性,目前已有多数产业导入,像是零售业者打造非接触式实体购物体验、机场将之用于安防检测与设备维护等,未来各类智能应用将陆续浮现,从而产生庞大效益。

DIGITIMES Research总监黄建智。DIGITIMES摄

DIGITIMES Research总监黄建智。DIGITIMES

黄耀汉从制造业角度,点出AI将带来的改变。他认为现在制造业者已开始于场域中导入各式传感测器建构IoT网络架构,AI可藉由数据的分析提升设备稼动率。此外AI也有助于制造业者降低人力与制造成本,并快速整合企业资源,依据不同条件制定出最佳生产策略,让产能最佳化。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师黄耀汉。DIGITIMES摄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师黄耀汉。DIGITIMES

林欣姿则观察疫后时代的智能健康应用趋势,她指出在AI的导入下,数据网安管理议题将在医疗产业更受重视,自然语言处理(NLP)的应用也会逐渐普及,出现在心理健康聊天机器人、医学文献研究、病历查找建立等场域,此外AI也有助于成本效益观念的强化,未来AI医疗将被纳入保险给付项目中,应用层面会渐深渐广。

AI已是社会与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发展的面向是否完整?步伐是否稳健?取决于整体环境的完善程度,台湾在科技领域的技术能量已居全球领先地位,未来若能强化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多元实验场域,将可让台湾的AI发展更具优势,顺利掌握智能商机。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