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癌医中心医院让人回到专业有价值的工作
「ICT」与「医疗」是台湾位居全球技术领先群的两大产业,近年来医疗产业的智能化脚步更趋积极,这两大领域的专业技术开始结合,从一开始以医院营运为主体的智能医院,到近期逐渐将应用触角延伸到医护端与居家照护端的智能医疗与照护。不过无论是医疗或照护,都是身体已有状况后的处置,因此台大癌医中心医院副院长谭庆鼎认为,医疗产业的下一步走向应该是扩大到「i智能i健康」,透过ICT与医疗院所的专业,不仅让已病者恢复健康,更让未病者维持健康及关注自己健康,这对国家社会与个人,将会是双赢的局面。
谭庆鼎进一步表示,智能医疗系统发展初期以医院营运为主要设计,但是医疗行为始终以人为本,无论多复杂、多高深的医疗技术与ICT系统,最后都仍会回归到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的互动,如关怀、医疗诊察及治疗照护;因此近年来智能医疗系统的设计已逐渐以「人」为核心元素,而其中的「人」不仅是病人,还包括医疗空间中的医师、护理师、各职类医事人员及病人的家人等等使用者,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中的台大癌医中心医院就是以人为核心而设计。
ICT与医疗两大技术结合的目的,是透过科技的协助,让医护人员对每位病人的医疗与照护可以更精准、完善且有效率。谭庆鼎以癌医中心医院的个案管理师为例,台湾医疗领域的人力不足问题已久,个管师必须同时照护多位病人,每位病人的病情、就诊方式都不同,加上本就繁复的医疗流程,让每位个管师的工作负担都相当沉重,此时ICT技术就可提供相关协助,自动执行部分制式化、危险或耗费体力的流程;而必须由个管师亲为的工作,系统也会主动提醒,从而降低其工作负担,让人回到最专业、最不可或缺的位置。
像是癌医中心医院导入的ADC(Automated Dispensing Cabinet;自动调配药柜)与化疗机器手臂,就是让医疗品质提升的案例。ADC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提升护理师给药的实时与准确性,避免太多人为因素介入。谭庆鼎表示,药物的使用与病情密切相关,病情较稳定的疾病,病人更换处方频率不高,病症越严重者更换药品频率越高。目前多数医院的给药流程为前一天将病人的药先以药车送至病房,因此当处方异动时,必须等待药局将更新的药品送来,同时将不用的药挑掉,对于处理病情较单纯的科别或收治一般疾病病人的医院,因为临时换药的频率不高,这样的作业流程并不会有问题。
但癌医中心医院在医师巡诊后,估计每天处方异动比率将近20%,因此前一天由药局配好的药常需更动,现行的给药流程不仅存在着因药品运送导致时间拖长、效率不彰的问题,人为动作也会增加给药的复杂性。台大癌医中心医院病房中建置的ADC则与医师的医嘱系统整合,医师开立医嘱后经由药师覆核,再由系统下指令给ADC,医护人员取药时,药柜即会依每一病人该时间须使用的药物分别逐次开启药盒,如此可以适时取得每位病人正确的药品。
除了一般药品外,化疗也是癌症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过去化疗药品配制工作都由人力亲为,虽然有安全卫生操作箱等设备和种种防护,但无论防护如何紧密,药师仍然必须身处化学药品暴露的风险中。台大癌医与台大医院总院一起尝试以机器手臂代替部分人力,减少同仁暴露风险,不但更安全,而且药品调制剂量也更精准完善。
机器手臂之外,谭庆鼎也分享服务型机器人在照护和健康促进方面也颇有成效。她以过去在台大金山分院为例,该分院使用人型机器人Pepper为当地老人带动健康操,以及吸引幼稚园小朋友注意口腔健康及改变刷牙习惯,其新鲜有趣的造型与动作,让老人和小朋友的接受度大增,这也是智能医疗产业的另一种科技应用效益。
至于科技对医疗产业的影响,之前有人指出,随着技术与应用的逐渐加深,科技之后将会取代人的工作,谭庆鼎则认为在医疗照护和健康产业中,信息科技将会优先协助完成繁琐、制式、危险或耗费体力的工作,让医护人员回到最有价值、最无法取代的位置,也就是与「人」的沟通、互动,以及更多创意的诱导与发想。而以人为本的智能化系统,将从医院、医疗、照护进化到最根本处的个人健康管理,让台湾的医疗体系往正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