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厂房最新微污染监测技术探讨
随着不同时代的制程持续演进,微污染的侦测重点也随之发生变化,也因此催生出不同的侦测技术。志尚仪器总经理杨玉山指出,当晶圆厂的制程由以往的I-line及G-line进入深紫外光(DUV)制程后,由于线宽下降到0.25μm以下,除了原本对微颗粒污染物(Particle)的侦测外,对于一些化学成分的影响(AMC)也变得更加重视。
而以目前的制程,已经发展到20甚至下探16或14纳米时,除了对一般NH3及NMP气体依旧需要注意外,越来越多的报告也指出,挥发性有机气体(HMDS/HMDSO/TMS)及酸性气体(SO2/NO2)将是必须重视的侦测重点。尤其在纳米制程非常小时,可以容忍的气体颗粒大小范围也会跟着变小,因而量测机台内部的微量挥发性有机气体及酸性气体,也就成为下一代制程的重要检测要点。
杨玉山表示,挥发性有机气体及酸性气体会成为侦测重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193nm制程采用氩氟(ArF)雷射,以及157nm制程上所采用氟分子(F2)雷射。由于在此波段上的光波频率,极易被微量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所吸收,造成雷射光束穿越光径时强度的减少。此外,由于酸性气体会因为臭氧的强大氧化力,变成硫酸盐或是硝酸盐类而沉积于步进机(Stepper/Scanner)的Lens表面,因而造成Lens Haze(镜面雾化)。另外由于制程中所常常使用的HMDS会因为水解反应形成HMDSO及TMS而造成步进机光学系统产生结晶,导致光学系统必须更换造成灯管及停机等重大的损失。
根据 SEMI 的相关规定,目前针对MA、MB类污染物常用的仪器类型,包括:
1.酸硷气体自动采样系统(Parallel Plate Wet Denuder;PPWD)及AMC酸硷监测系统(PPWD+On-Line I.C.)。此技术的运作原理,是利用湿式吸收,将污染气体利用DI水连续流经纳米TiO2涂布之表面,吸收其酸硷气体,然后结合离子层析仪分析酸硷气体浓度,采样及分析的速度都相当快,也是PPWD最主要的特色。由于传统的采样时间可能需要好几个小时、甚至到24小时之后才能开始做分析,但PPWD可以连续采样、马上分析,也因此能够提高分析的效率。
2.离子电泳分析仪(Ion Mobility Spectrometer;IMS)。至于IMS,目前已经进步到全新第三代,主要特色是在DMS技术前面加上FAIMS,突破以往只能侦测单一物种的限制,变成可以同时侦测酸性及硷性气体,对于客户而言可以有效的Cost Down。
而在凝缩性物质(MC)方面的侦测,用到的仪器则有气相层析仪(GC-PID,又可称为光离子化侦测器)、火焰离子侦测器(FID/GC-FID),由于是比较传统的分析方式,因此侦测时间至少要有15至30分钟。而目前较新的方式则是可以采用质谱分析仪量测,速度上不仅更快也能对一些未知物做定性的工作,而目前可行的方式则有传统的四极柱、新一代的离子捕集式(Ion Trap)或飞行时间(TOF)的质谱仪可供选用参考。
在掺杂物质(MD)的侦测方面,则是目前最头痛的,因为大多数Dopant的前趋型态多为气态,以目前相关仪器类型包括可以利用重金属气体微粒化的技术,将Dopant Gas导入再进行分析,而另一种仪器则是采用半乾式静电旋风集尘器(SDEC)以静电方式蒐集空气中悬浮的气胶,再利用水洗方式将气胶洗下用ICP Mass作相关重金属成分的分析。
杨玉山最后指出,以目前40纳米以下的制程中,有关微污染监测除了要考虑上述空气的控制外,另外对于最大宗使用的超纯水(UPW)更是需要连续的监控。而以往针对水中颗粒的量测仪器最小就是可以达20nm,但是目前KANOMAX FMT以独特的专利技术,得以突破20纳米极限,不仅最小侦测感度可达10纳米,结合某些技术甚至可以低到3到5纳米,可以连续长期的有效监控UPW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