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推动绿色工厂有成 建立工厂绿色新标准
经济部工业局自2012年4月起推行推动整合「绿建筑」与「清洁生产」评估的「绿色工厂标章制度」,这项全球首创的工厂管理标准,是希望能透过绿色工厂框架的建置及清洁生产评估系统指标的拟定,用来评估工厂进行绿色永续发展的程度,让决策者得以研拟绿色永续管理策略,降低工厂厂房于建造、运作及产品生命周期中各阶段之能资源消耗与环境冲击,提升企业绿色形象与绿色竞争力,亦符合产业低碳化的目标。
如此一来,台湾各产业的工厂不但能顺利接轨国际环保规范与永续发展趋势,提升国家永续竞争优势,更可使台湾有机会藉由发展绿色工厂,跃身为国际环保标准制定的领先者。
台湾绿色工厂推动成果斐然
绿色工厂规范涵盖广泛,除需考量建筑物本体之环境效益外,尚包括工厂营运过程的清洁生产程度,因此不但工厂厂房建筑物需取得内政部「绿建筑标章」,工厂生产营运管理也需通过工业局的清洁生产符合性判定,才能取得绿色工厂标章。
绿色工厂标章虽然俨然已成为工厂推动绿色与永续议题的最高肯定与荣誉,但由于绿色工厂的涵盖范围广度及评估标准难度较高,因此许多企业仍选择先取得清洁生产合格证明。至2015年12月,已有国瑞汽车中坜工厂等35家工厂取得绿色工厂标章,祥仪企业等70家工厂通过清洁生产合格证书。
目前的清洁生产评估系统分为「一般行业清洁生产评估系统」及「特定行业清洁生产评估系统」。一般行业评估系统适用于所有行业之评定,目的在于评估工厂是否持续进行清洁生产活动,将有助于推动台湾产业绿化工作;特定行业生产评估系统则是经济部工业局依据产业之政策与重点发展项目,契合不同行业之特性、建立的行业别绿色产业基准。
绿色工厂的推动效益也已逐渐浮现,据经济部工业局表示,绿色工厂推动至今,节电达6.2亿度,节水4.4千万吨,废弃物减量3.2万吨,二氧化碳减量67万吨,节省成本达新台币33.5亿元。
虽然绿色工厂标章的取得较难,但对于工厂而言,在争取绿色工厂标章的过程中,等于也是一个全面检视工厂体质、改善厂房建筑能源效率的机会,不但可借此促进厂内推动洁净制程、原物料减量与回收再利用等相关管理工作,以提升能资源使用效率及经济可行性等实质效益,更可能借此熟悉国际绿色管理与绿能经济的趋势理念,作为企业未来提升竞争力的参考。
台湾绿色生产力扩及东南亚
但对许多以全球市场为重心的制造业而言,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寻求更低廉的人力、土地,以及设法降低制造成本的压力,总是如影随形,如许多过去以大陆为制造基地的台商,有不少业者已经转进至东协国家,但面对全球对于绿色生产的要求,即使是转进东协国家的制造商,仍是要努力面对工厂的永续经营与设备管理的绿色趋势。
经济部工业局为提升台湾产业国际化发展,并与亚洲国家共享愿景与共荣目标,自2013年起便结合各部会资源,以亚洲生产力组织(APO)作为合作平台,推动「绿色生产力卓越中心计划(COE GP)」。计划成立主旨便在以台湾优质绿色议题如绿色工厂、绿色能源、资源再生与生态农业等,透过派遣绿耕队进行技术服务之方式,与19个APO会员国合作交流,并借此提升台湾国际绿色能见度并发展实质外交。
如绿色工厂绿耕队在过去几年便与印尼官方于印尼首都雅加达合作办理国际研讨会,并就两国绿色工厂与绿色产业相关政策进行意见交流,成功搭建双方绿色产业未来合作之桥梁。
除双方官方合作外,绿色工厂绿耕队的执行团队台湾产业服务基金会(FTIS),为强化印尼当地之连络与合作窗口,已与驻台北印尼经济贸易代表处、印尼工业部、印尼台商会与印尼环境管理顾问公司SIEN Consultants合作,在印尼纺织大城万隆(Bandung)共同提供当地染整、纺织及造纸业共3家工厂,提供绿色工厂周边技术现场诊断服务,有效推广台湾绿色优势技术,及提升印尼产业绿色概念。
除了印尼外,台湾绿色工厂的影响力也开始延伸至马来西亚,如FTIS与马来西亚生产力公司(MPC)合作在吉隆坡办理绿色生产力暨绿色工厂研习会(Green Productivity and Green Factory Seminar)时,已在会中签署合作协议书(MOU),做为未来双方持续针对绿色生产力相关议题进行交流合作的依据,期望可以有更多的绿色友好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