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发 打造服务型制造业策略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所专任教授叶继豪指出,所谓精实创新研发,通常涵盖5大重要面向,分别是「创新必须「叫好又叫座」」、「创新商机识别-好创新商机哪儿?」、「创新DNA-好创新团队夥伴在哪儿?」、「创新组合管理-创新必须审慎「挑肥拣瘦」搭配」,及「创新五阶段-以「前端预防」为核心的创新管理流程」。
他并认为,萃智(TRIZ)工程创新技法,是满足精实创新研发的可行方案之一,因此企业不妨针对TRIZ 39工程参数、TRIZ 40创新原则等法则加以研习。
叶继豪指出,常见的「创新流程」困境,包括无法探知客户与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努力创新数月之久,才惊觉过去早已做过高相似度的研发案;难以掌握创新研发专案的重点-「关键品质特性(CTQ)」;即使加班救火改善、始终无法满足品质需求;本想赚大钱、出货时却惨赔;不知如何进行主要问题分析与冲突矛盾侦测,难以抓到创新机会点。
叶继豪重申,上述五项精实创新研发流程,正是为了化解这些困境。首先谈到「叫好又叫座」,其重点在于必须切中客户的真正需求(包含「明确需求」与「隐藏需求」),以及具备超越期待之惊喜(或附带好处),另需符合「经济」成本,且无任何严重的「负面效益」(例如伤害人体)。
苹果的iPhone,无疑就是叫好又叫座的典范,但该公司前总裁Steve Jobs曾说,自己其实不是创新天才,只是善于「排列组合」而已。叶继豪认为,苹果引燃创新火花的秘诀,说穿了只是两个招数,一是从充分且多元的角度,描述与质疑「现况」(Who、What、When、Where与How),另一则则是抛出建议性(Why或Why Not)与假设性(What-if)议题,让每一位创新专案成员触发破坏性或革命性的初步想法。
至于好创新商机何在?则不妨按下列方法或步骤挖掘创新商机,它们分别是「质疑」、「观察与洞悉」、「串联不同社群、族群、背景、职业或专业领域的观点与想法」、「持续验证之前的假设,进行实验与试验」、「任意关联(乱点鸳鸯谱)与整合试验」、「从质疑-观察与洞悉-串联-实验与试验各阶段,得到的创新想法,再任意加以关联与整合」,以及「莫浪费奇异或极端的关联组合(矛盾组合),应将之放入「好主意百宝箱」,以备日后检视」。
找到好的创新商机后的下一重要步骤,便是集结好的创新团队夥伴,叶继豪建议,企业不妨透过问卷设计,以确认其意属的成员,究竟可被归类为「执行者」或「天马行空者」,尔后采取一定比例,让创新团队能够同时兼具两类人才,避免失衡。
选好团队后,更重要的工作便是「挑肥拣瘦」,慎选好的创新商机构思,使之成为正式的研发专案。至于如何评估与筛选创新商机,一种方法是「定性」,由公司高层关起门来讨论,可运用SWOT分析定位企业长期策略愿景与任务目标,亦可利用PEST分析,再辅以管理、融资、环境、市场、安全与文化等可行性评估与筛选之。另一种方法是「定量」,预先设计好一些指标(例如「毛利率>25%」、「回收年数<1.5年」等),再依不同指标的轻重缓急给予权重,最终由总分较高者出线。
叶继豪表示,不可讳言,假使企业执行创新研发,是一边做、一边找问题,极可能导致专案失败,因此他建议必须做好事前预防,并将预防措施先行植入到创新五阶段(包含定义、分析、开发、设计、启动),至于比较重要的预防措施,则包括了分析阶段的「将创新商机融入创新竞争展开(第一阶段创新竞争展开)」、开发阶段的「最佳可行创新概念的结构展开与外包(第二、三阶段创新竞争展开)」,以及设计阶段的「流程设计与展开(第四阶段创新竞争展开)」、设计阶段的「现场监督设计(第五阶段创新竞争展开)」。
在许多情况下,创新旧思维是一条不太好走的道路,参与者可能鲜少挖掘及分析问题,因而不知核心问题为何,陷入「乱枪打鸟」迷思;可能隐藏「致命」矛盾,陷入「以后再说」迷思;可能用错了试误法,陷入「天马行空、耗时苦思」迷思;可能无奈地与现实妥协,也不能预见问题和解法之未来演化;可能无法正确和严谨选择「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更可能增加资源、耗掷成本。
如何化解上述盲点?叶继豪表示,擅长挖掘技术矛盾、本质矛盾的萃智工程创新技法,将有助于企业促使经济且高功能「创新产品?技术」的快速具体落实,值得深究与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