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待工待料问题 简化生产流程
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往往会随着制造规模大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考量。以台湾绝大多数制造业为例,规模多半以中小型为主,主要是以混合订货型生产 (Make To Order;MTO)及备货型生产(Make To Stock;MTS)两种生产活动为主的加工装配式生产的方式营运。
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徵,多半都需要备有半成品,才能在接单后的最短期限内组装出货,加速交货时间。半成品如果备料太多,就会造成库存压力,如果备料不足,又可能无法准时交货,如何同时兼顾备货及订货的需求,生产管理及原物料库存管理作业,都需要注意,才能防止待工或待料的问题发生。
整合生产流程 克服待工及待料问题
不论是待工或待料,都会影响现场产能的调度,以及订单完成的时间。要克服待工问题,关键点在产能预估要正确,才能在将订单排入现场生产时,及时准备好原物料后,有足够的人力来处理,避免加班生产;要克服待料问题,则是要正确预估备料前置期,让现场人力可以进行生产活动。
但加工装配式生产,接单、插单与砍单的次数都会相当频繁,容易引发系统在生产排程作业处理方面的困扰,从而造成物料需求计划的失真。一旦整个作业流程不连贯,当前端需求面变化时,后端生产面没有跟着互动,就容易出现待料或待工的现象。
但另一方面,现在的市场瞬息万变,大单数量愈来愈少,急单、短单充斥,保持接单的弹性,仍是许多中小企业必须坚持的生产模式。因此,制造业要特别注意生产流程与订单流程、采购流程和库管流程的整合,才能改善因为需求面的变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微软指出,整合的生产流程,必须要能大幅减少各式单据输入的次数与时间。如接单后,销售订单转变为工单,或是工单在完工后,转变为成品库存或出货单时,这些转单的作业,都应该能够直接在系统中自动完成,才能够节省单据处理时间,提升人员工作效率,并减少人工处理单据的可能错误。
另一个整合生产流程的观察指标,则是各式单据是否能够相互勾稽。微软指出,单据间的勾稽作用,可以减少因为人为疏失所造成的流程中断。如进行销货订单的砍单动作时,系统会检查是否已有相关生产工单已投产,如果有,砍单动作将无法单方面完成,必须要由生管部门确认工单的动作后,才能取消相关的订单。
整合生产流程需要兼顾简化及自动化
一旦需求面与生产面的流程加以整合,销货订单和生产工单之间产生连动关系,才能减少现场作业待工或待料的问题发生,从而改善生产流程。
生产工单与采购补货作业,也可借此产生连动关系。透过设计适当的IT生产管理系统,可以充分考虑到采购作业时所需要的供应商、前置期与报价处理流程,自动完成采购单相关的交货厂商、交货时间及交货单价等处理流程,不但大幅节省采购人员的例行作业时间,更可防止待料问题的发生。
为了让生产流程能够顺利进行,微软认为,流程必须要兼顾最佳化及自动化两项目的。最佳化是指企业应该能最简洁的作业方式,完成诸如销售作业、采购进货作业等等业务,降低人工作业成本,提升企业运作效率;自动化则是指流程中的数据,可以依据需要自动转变不同的形式,如销售订单可以转变为工单,或是工单完工后转变为成品库存或出货单,不但可以节省单据处理时间,提升人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工处理单据的可能错误。
透过生产管理系统 迅速回应市场需求
Aberdeen Research在 2011 年 3 月「复杂的制造业ERP」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制造业者会寻求ERP系统,来进行业务流程的简化与自动化,其中「利用ERP简化和加速生产流程,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占了80%、「业务流程标准化」占 64%、「洞悉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占 38%、「整合不同的ERP系统」占 24%。
微软认为,良好的ERP制造业解决方案,应该要从营运管理,包括生产、库存、供应链、物料管理、采购、物流,到财务以及会计管理,都能适合让有复杂业务流程的企业使用。并透过合作夥伴的专业知识,帮助企业实现操作一致且透明化的管理,并满足不同产业客户的需求。
总而言之,企业要面临现今的生产作业挑战,除了要设法向Best Practice(最佳实务典范)和各部门的专家学习外,还需要积极投资高效能的业务流程与技术,透过合适的ERP制造业解决方案,与专业的顾问公司共同执行导入专案,照着既定时程规划实行,制造业者才能透过ERP系统,迅速回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状态,预测营运成本或生产量变更带来的冲击,迅速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