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移动及巨量数据 形塑企业创新思维 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member

云端、移动及巨量数据 形塑企业创新思维

  • DigiTimes企划

思爱普(SAP)合作夥伴与代理 业务副总经理 林哲莹
思爱普(SAP)合作夥伴与代理 业务副总经理 林哲莹

企业汲汲营营推动云端化,终极目标无非就是提升竞争力,但思爱普(SAP)合作夥伴与代理业务副总经理林哲莹认为,企业要想追求创新变革,绝不是将原本很多事物设法放上云端即可,一定得找出一些应用模式,否则云是不会下雨的。

就在数周之前,SAP才刚与华为缔造策略合作关系,联手推出SAP HANA一体机解方案。藉由此例,不难看出现今IT市场的微妙趋势,软件业者亟思推出硬件产品,而硬件厂商也积极朝软件移动,而已逾不惑之年的SAP,除顺应此潮流,与策略夥伴展开软硬合一之布局外,也从2010年起积极推动购并,从原本ERP扩展至多元化领域,如2012年即合并了擅长人力资源管理的SuccessFactors,以及协同商务方案领导厂商Ariba。

一路发展至今,SAP已从过去侧重应用系统的格局,另外辟出商业分析、移动化等两大主轴,三者俱为云端组成的重要支柱,可据以撑持不同云端营运模式。

林哲莹说,事实上,综观现今企业创新变革的三大主轴-移动化、云端运算、巨量数据,三者看似不尽相同,实则殊途同归,必须相辅相成。所谓云端运算,除了「云」还有「端」,一旦将云端应用与移动设备相结合,使用者势将巨量增加,因此SAP预估2015年全球用户将突破10亿(注:2010年用户数为3,200万),短短5年增幅如此惊人,实与移动应用的快速普及息息相关。

一般而言,谈论企业应用不外三种角度,第一是传统「On-premise」模式,企业欲启动某一应用服务,则该服务所涉及的软件授权,乃至于包括服务器、网络、储存等运行环境之建立,全都一手包办;第二是「On Demand」模式,系以订阅模式为基础,适用于诸如ERP、HR或BI等各类型商用软件。

至于未来崭新的「On Device」模式,则是将诸多使用者情境直接嵌入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电脑甚至自动贩卖机,形形色色的装置皆有可能,其所繁衍的数据量之大,肯定超乎人们想像,所以林哲莹始终认为,企业一定要把云端运算、巨资数据思考为同一事。

而SAP的云端策略,则可区分为两种模式,首先是「SAP Owned」,例如SuccessFactors、Ariba或Business One等公有云服务皆属此类,服务对象涵盖所有企业或政府机构;其次是「夥伴或企业用户Owned」,SAP可依据垂直产业属性、商业流程需求之不同,协助定义与设计不同的云端营运模式,比方说医疗云等等。

在2012年期间,北京神州租车寻求SAP之援助,目的并非引进SAP 最广为周知的ERP产品,而是亟思针对旗下25,000辆出租车,建立车队管理云。林哲莹透露,该公司之所以积极迈向云端,主要是有感于过去各区域承载量严重不均,有的区域乘客连叫一台车都很困难,有的区域驾驶却闲得发慌,此现象确实急需化解,透过车机与云端服务之结合,无疑正是提升派遣效率的理想途径。

另外,以往民众进行健检,一旦出现疑似罹患癌症或白血球现象,就必须进行切片、或血液样本配对等进阶检查。以日本医院为例,这部分的检查过去均与生技公司合作,但往往得耗时3天才能产出检验结果,与消费者期望落差甚大。有监于此,由医院、生技公司、SAP三方合作建立健检云,透过云端服务将生技基因数据库、床边照护系统、移动医疗系统等不同标的加以整合,因而大幅提升比对效率,只要样本上传至云端,20分钟后即知检验结果。

林哲莹另举一例,在国内,诸如食品等民生产业堪称火红,面对包括便利超商、超市、杂货店、餐厅、夜店等为数众多且分布辽阔的代理据点,使得业者经由日常巡点所产出的数据量非常庞大,以一家拥有8,000名业务员的公司为例,只要每人一天巡查5点,合计即有4万笔数据,足以汇聚为巨量数据洪流,此时便需透过云端平台实时而有效地汇集数据,才能据此驱动后续的生产、库存、物流等管理流程。

着眼于林林总总的需求,SAP秉持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针对一些想推云端应用,但不太清楚方向的用户,提供一套涵盖旅程分析的方法论,把客户、夥伴、特定产业专家等三股力量结合起来,共同产生最合宜的云端营运模型。

受此影响,也连带触动了SAP的转型,使其不再是过去仅懂得「军火展示」,等着客户上门了解并采购ERP产品的公司,一方面将商品拓展至CRM、财务管理、商业智能分析等更多元领域,二方面则以此作为必要工具,协助夥伴建构各式各样的Turnkey解决方案,切中不同垂直产业领域之实际需求,顺势让一些亟欲挣脱低毛利困境的设备供应商,繁衍新的附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