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2026年产能售罄! CSP提前掀起存储器「两年长约」大战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1
AI与ESG智能永续跨域整合 商机媒合会
TechForum1203

(独家)2026年产能售罄! CSP提前掀起存储器「两年长约」大战

  • 韩青秀台北

AI需求爆发,传出美系及中系CSP大厂提前抢购产能,要求存储器业者签订LTA长约。李建梁摄
AI需求爆发,传出美系及中系CSP大厂提前抢购产能,要求存储器业者签订LTA长约。李建梁摄

AI爆发性需求增长,加速全球存储器市场进入史无前例的缺货狂潮。业界指出,随着2026年存储器大厂产能几乎已被预订完毕,全年缺货确定无法转圜,多家超大规模云端服务大厂(CSP)正提出1年或更长的长约(LTA)谈判,战线将拉长至2027~2028年,提前锁定未来2年的产能需求。

存储器缺货严峻呈现前所未见的「疯狂」,AI成为主要驱动力,让服务器成为最大应用出海口,而CSP大厂手握庞大采购资金,在2025年下半陷入抢购后,各家对于2026年~2027年倾向建立更高的库存,导致购买量远超过实际消耗量。

业界透露,存储器原厂2026年的扩产计划缓不济急,导致全年度的产能供给几乎被预定完毕,促使CSP大厂提前寻求存储器业者讨论2027年的供货产能,包括美系及中国等各大CSP业者纷纷加快脚步,透过将2026年的采购量及价格、以及后续的采购目标一并进行「捆绑谈判」。

这也意味着,存储器的卖方议价能力大幅提升,将确保推升2026年价格持续调涨,即使在下半年也不会出现跌价的机会,将重塑存储器产业的定价模式。

服务器业者为了不在AI军备竞赛中落后,愿意提供更高的溢价确保产能,作为原厂获利的主要来源,势必成为供货优先排序的客户群。但为了要取得长约的资格,部分CSP巨头可能提出更优渥的条件,来说服原厂,例如预先付款或资助设备采购等,借此提前锁定2027年~2028年的产能,据悉,2026年第1季将可能敲定2027年供货长约。

不只是DRAM大缺货,群联CEO潘建成日前指出,NAND Flash价格快速飙涨,甚至会有供应商已提出涨价,但最后依然无货可卖。他认为,「客户拿着现金要客户投产」的状况很快会发生。

服务器OEM业者也私下指出,目前AI GPU供货或生产良率已经顺畅稳定产出,但存储器短缺却成为整个供应链的出货瓶颈,甚至传出业界不惜拿着现金到处找货的情况,将让存储器产业将从过去景气周期循环模式,进入至「先接单,再扩产」的体质转变。

存储器模块厂威刚董事长陈立白也证实:「现在每一家CSP大厂都带头想签超过1年的合约。」

但只有1~2家CSP大厂有可能签到比较长的供货合约,其他CSP业者顶多拿到1年的合约,而CSP业者以外的买家基本上是签不到约。

据悉,目前少数签下长约的CSP大厂多半取决于2025年下半年决策速度较快,提早发现存储器供货无法满足,快速应变要求签订1年或者1年以上的合约,但仍仅有3成左右的CSP业者抢到长约资格。

毕竟存储器供应商也无法过度承诺(overcommit)产能,陈立白坦言,LTA就是一个梦想,但90%厂商无法签到长约的,部分关系较好的业者可能一季谈一次,但大部分的只能每个月谈,或连1个月后的供货状况也无法确定。

从存储器原厂的角度来看,近期现货价已经处于「异常偏高」的水准,不排除未来可能出现修正,但合约价仍远低于现货价,预期未来6~9个月仍可能出现50%调涨空间。

根据目前存储器原厂的规划,SK海力士(SK Hynix)2026年并无扩大NAND晶圆产能的计划,集中火力在高带宽存储器(HBM)及DRAM资本投入,包括位于清州M15X新厂,将规划作为生产HBM的专用厂,最快可望于2026年初开始投产。

但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美光(Micron)在短期内难有显着产能投入的贡献,新厂建置可能要等到2027年下半陆续完成,加上设备安装及投片生产周期,不仅2026年缺乏新增产能,甚至2027年产出贡献也相对有限。

责任编辑:何致中